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 香 子      (苏 轼)

(2009-02-18 23:52:24)
标签:

心情摘录

杂谈

分类: 转载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双调,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②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③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石中火,语出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而过。”梦中身,《关尹子·四符》:“知此身如梦中身。”④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⑤陶陶: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

【点评】苏轼这首词大约作于晚年。词中抒发了人生短促的忧伤、知音难遇的悲慨,表达了对虚名浮利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开篇以优美洁净的月色起兴,接着写对月把酒,沉思反省人生。词中集中了古人有关人生的言论和比喻,充分表达了名利虚无、人生如梦的感喟。既然人生短促,名利无凭,知音难遇,事与愿违,词人只好“且陶陶、乐尽天真”,并进而产生弃官归隐之心,希望从官场纷争困扰中解脱出来,去过那“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生活。这种归隐之想,其实早就萌生,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归隐。尽管苏轼一生沉浮不定,受贬、入狱,迭受打击,但他都挺住了。这大约得益于他思想的多元化和个性的旷达。他得意时,兼济天下,颇有政绩;失意时则用老庄思想来排遣胸中块垒,不为虚名浮利所羁绊。这首词实际就是他失意时的自我排遣和思想调整,也是他个性和人生观的具体展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何谓缘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