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美食之旅 法国餐饮文化
(2009-01-27 20:11:20)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饮食杂谈 |
到了亨利四世后期,宫廷乃至各地领主们都纷纷从意大利重金聘请厨师操办宴会。当日所谓的这种贵族宴会,常常是吃喝和玩乐同时进行,美食和演出都鱼与熊掌兼得。云游诗人和杂耍艺人必不可少地在席间表演,而菜肴由仆人们依次端上来共主客们品尝,直到宴会结束,上菜本也就成了演出的一部分。乘着文艺复兴的东风,法国菜也跟着开始繁荣起来,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落后。不过离真正的法国美食还是有一段差距。
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菜又获得了一次飞跃的机缘。随着期间法国国力的上升,也因为路易十四自己也爱好奢华,法国宫廷的餐宴的豪华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之冠。当年由于“光荣的革命”而被赶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做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为了欢迎他大摆宴席,豪华的餐宴连续三天三夜,到了晚上也是挑灯夜食。以至于事后,詹姆士二世为此吃惊不已,大感诧异,回想自己过去的“苦日子”,连连感叹之前的菜肴是白吃了。
同时,路易十四还开始努力培养法国自己的本土厨师以摆脱对于意大利人的依赖。他的做法就是举办全国性的厨艺大赛,获胜者会被招入凡尔赛宫授予“全法国第一食神”的功勋奖也就是所谓的泉蓝带奖(CORDO NBLEU),这成为了全法国厨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这一大奖更是保留至今。
之后的路易十五更是在此之上将法国菜进一步发扬光大。厨师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大为提高,其成为了一项既高尚又富于艺术性的职业。一时间法国食坛百家争鸣,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宗教界,天主教主张使用食糖,新教提倡使用黄油,而在思想界伏尔泰率先提出在火鸡中放入菇类可以增加鲜味,卢梭也成为了西方最早的素食主义者反对吃肉,狄德罗则更是说了如下妙语“没有诗歌,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良心,没有感情,没有朋友,没有书籍,我都可以活下去,但是作为文明人的我离不开美食。”期间法国名厨拉瓦莱特首先出版了法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美食著作《法国厨师》。
法国料理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法国,所有跟吃饭有关的事,都被当成圣礼一样备受重视,因为它同
时提供了两种最受赞赏的美学享受--美食与交谈。除了口感精致之外,用餐时酒、菜的搭配,优雅的用
餐礼仪,都是进入法国美食的先修课。到法国不能不点松露、鹅肝酱等著名菜式,虽然份量很小,却很 精致,值得慢慢品尝。
建议在点菜时不须点所有菜色,可以量力而为、视预算而定。一般法国餐厅有几种等级:Bistrot(家常
菜餐馆)、Brasserie(小型餐厅)、Gastronomie, 消费额度也因等级不同而攀升。要注意的是,要去高级
餐厅时,要事先预约,穿著上男士应着西装外套、领带,女士应着洋服或套装等。
有好菜必得佐以好酒,或说对的酒。法国人吃饭时习惯以红酒配红肉或口味重的菜肴,白酒则配鸡肉和
海鲜。午、晚餐的餐桌上出现的红、白酒,一般称餐中酒,是很普通的现象。而法国菜在上菜时的顺序 则为:1 开胃盘;2汤或沙拉(海鲜类);3
冰沙;4主菜;5沙拉(菜叶类);6 乳酪盘;7 甜点;8 咖啡或 茶,下次若有机会品尝法国菜时,别忘了留意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