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之——出塞》教案
(2011-11-11 10:59:53)
标签:
王昌龄阴山边塞诗诗人授导型教案杂谈 |
分类: 教育 |
《古诗三首之——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借助注释、了解大意,并能感情朗读;
教学重难点: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2、
“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关去守卫边疆。这是唐代代诗人写边塞生活诗常用的题目。
3、
二、理解诗意:
1、
2、
3、
4、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何时能回到家乡。
——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一)学习第1、2句诗:
1、
2、
大家想一想:诗人为何要提到“明月”、“边关”呢?
(小结:大概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夜深人静时,面对这苍凉的边关,举头望见那明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和亲人来。)
(小结:这明亮的月光仍然像秦汉时期那样照着边关,边关的战争从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过,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关守卫边疆,一直不能回到家乡。有的老死边关,有的战死沙场,还有的葬身与沙漠戈壁上,没死的还要继续镇守边关……)
3、
4、
(二)学习第3、4句诗:
1、
——引导学生答:恨敌人入侵、很想早日打败敌人,与家人团圆、怨朝廷腐败……
2、
小结:因为只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在,才能使(让学生答:
——边关的敌人就不敢入侵
——就能早日平息战争,早日与家人团圆
——边关就会安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
3、师:只所以会特别希望有李广这样的大将,是因为什么?
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结:当时的将帅不爱护士兵,贪图享乐,贪生怕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4、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表达了怎样一种愿望?
小结:——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5、指导有感情朗读3、4句。(激昂、感慨地)
(三)小结:
(指名读——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
1、学习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2、像王昌龄这样的边塞诗还有很多,你在课外还搜集到哪些呢?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边塞诗)
结束语: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