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2015-06-08 05:40:48)
标签:

牙齿精灵

分类: 嘟嘟成长点滴

嘟嘟长牙是在四个多月,因此他掉牙算是比较早的,在520日下午,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嘟嘟掉牙那天,是在放学路上,边跟我聊天边走路,突然就发觉自己的牙齿掉了,但却不知掉到哪里去了。当时,我们娘俩蹲在马路边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在这之前,我就跟他讲过《牙齿仙女的故事》,那晚我对他说“牙齿掉了,没找到,但你怎么才能让牙齿仙女知道你掉牙的事情呢?”他回答说“妈妈,我画一颗就行了!”我在这期间不断的想着怎么跟他准备礼物,后来在网上跟他买了个足球,到六一节前一天,快递才把球送到家里。

前天刚好是周日,我们哪里也没去,因为第二天要让牙齿仙女变出礼物来,所以我鼓励他,要不你今天在家里画一幅画,给牙齿仙女写一封信,看看晚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于是,整个一下午,我们两个都在画画,都承诺不看对方画的画是什么。我得悄悄的准备“牙齿仙女”给他的信和画!我没有艺术细胞,从小到大画画都很差,文笔也不是很好,只能记流水帐。所以这封信和画,我足足准备了三个早晨,画得不好再重来,不断的重复,到前天下午才最后完成。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五岁多的儿子虽然认识一部分字,但却不会写字。他画完给牙齿仙女的画后,让我写信,他念我写,我没有加自己的想法,全是他口述的:

“亲爱的牙齿精灵:我掉牙了!你还不给我礼物吗?我都等不及了,我等待好多天了。嘟嘟”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因为牙齿掉了找不到,他用另外一张纸画了一颗牙齿,当作自己掉了的牙齿,在晚上睡觉前,把“牙齿”和信压在了枕头底下。睡觉前,他对我讲“妈妈,我好期待哦!牙齿仙女会送什么礼物给我呢?”我回答他“我们看看,晚上会发生什么事呢?“”要不,你猜猜牙齿仙女会送给你什么礼物呢?“”或者没有礼物哦!“儿子不断的猜说”是遥控车?遥控飞机?高尔夫球?玩具?皮球?……“他在自己期待中美美的睡着了,或许晚上他真的做了一个美美的梦!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前晚,重庆下起了大雨,嘟嘟半夜起来上厕所时,还对我说“妈妈,下雨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昨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五点多就起来,把给他准备好的画、”牙齿仙女“送给他的信和足球、硬币悄悄的放在了他的枕头边,同时把嘟嘟给牙齿仙女画的画和信收起来,放在了我保存他很多第一次的柜子里(千万不能让他看到哦,否则就会穿帮了)。

早上,嘟嘟起床第一时间就叫我“妈妈,妈妈,牙齿仙女真的送给我礼物了,是皮球!“我好”惊讶“的跑到卧室,“哇,牙齿仙女真的跟你送礼物了也!她一定是收到你的信了!”于是,嘟嘟拉着我跟他一起读”牙齿仙女“写给他的信,信中大部分他能读,个别字还是需要我连贯起来读。牙齿仙女信中最后一句”保护自己的牙齿,要坚持刷牙哦!”这孩子虽然平时刷牙,但都只刷晚上那一次,早上都是漱口,看完信后第一时间去刷牙了,说要保护自己的牙齿!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起床后,嘟嘟一直都很开心,不断的跟我想象,昨晚“牙齿仙女”怎么来的我们家里,怎么离开的?昨晚下雨了,她会不会感冒、发烧之类的?他完全看懂了我给他画的那幅画中的意思,他拿着画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牙齿仙女没有离开哦,她在这幅画中,他在空中看着我在草坪上玩皮球呢!”看着儿子梦幻般的样子,我好开心,五岁三个月的儿子掉牙,虽然知道在华德福,掉牙只是上小学的其中一个指标,但我承认自己还是有很多焦虑!这样的一个孩子,因为环境,过早的懂事,过早的被唤醒,但他的情感,他的自我,他的内在力量还很弱,喜欢照顾别人的感受,喜欢求别人的关注,这所有的一切,虽然作为陪伴他的母亲,可能已经做到了现目前认为最好的,但我知道,作为五岁到七岁这个关键转换期,我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应该还有妈妈值得去学习、去探索的地方!

牙齿仙女来我家---嘟嘟掉了第一颗乳牙     儿子相信了写信和画画的力量,昨天他不小心拍死了一只蜉蝣,所以他跟“大地妈妈”写了一封信,并画了画,然后把这封信丢在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感谢孩子一路带着我不断的成长!教育不是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孩子发展的状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走心的教育!这一个关键期,作为妈妈,我得继续寻找成长的力量!

201561

 

链接:《华德福关于“换牙”的意义内容资料整理 

(内容来自huadefu微信)

换牙,在华德福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到底是何意义呢?今天通过看书和网络整理,总结摘引一番。小编总结了几句话:第一,换牙,意味着儿童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深入地进入尘世之中,更"接地气了",举个例子曾经特别梦幻,指着木块说,这是汽车。再看如此现象,认为超幼稚。第二,可作为入学的一个参考标准,换牙意味着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进行智性化教育;第三,内在器官塑形的完成。为何会提到这个,器官的塑形与构建,与人体的内在力量有关。中医提及“心肝脾胃肾,喜怒悲恐惊”,至少与情绪是有关的”,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地呢,我也表达不清。

下面是我通过记忆中的书籍和博客检索出来的,有具体的引用地址,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助益。

--------------------------------------------

摘自萧望野《灵性教育》:


我们要深深的理解在7岁左右,他们最原始还在胚胎时期属于先天的生命构造的力量伴随着他们成长到7岁,随后就开始运用他们自己蓄积的生命构造的能量,这是真正后天的能量。换牙就是这个力量交换的象征。

这个能量的运动受他在0-7岁所吸收的是什么来决定。就好像一朵具有先天生命构造力注定开红色的玫瑰花,而后在没有太阳能量的环境里长大,结果他的花呈现的颜色是粉白色。在0—7岁他是如何获得蓄积后天的能量的,那么这时期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像”。所以你们真正要来了解的是他7岁以前。

在先天的能量与后天的能量的行使权进行交替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这个时期出现亢奋,因此他们的行为有时让大人觉得啼笑皆非。他们开始表现自己,希望能得到老师及家长的肯定。为了这个被认同的感受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换牙,开启了大脑智性学习阶段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感官基本发育完成;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纪,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开始进入大脑的学习阶段。当孩子掉第一颗牙的时候,这颗牙的生命力就进入孩子的脑部,为大脑增长智力,也开始有记忆力。这时候正是孩子进入小学的年纪。

我们可以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看到有些孩子已经开始换牙,有些则还留着乳牙。孩子换牙与否,对老师的教学是有差别的。还没有换牙的孩子不长智力,所以他们喜欢重复的事情,同样的故事讲三百遍,他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换牙以后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蓄势待发,对学习充满强烈欲望,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老师重复讲过的故事,还没有换牙的孩子会兴高采烈的说:“好啊,再听一遍!”。可是换了牙的孩子会抗议:好无聊,不要再讲一样的了,换个新的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七岁前做记忆性和思考性的学习是不恰当的,因为孩子根本还没准备好。等到换牙以后,孩子一半的生命力提升到感知体,才是真正开始记忆与思考的学习时机。

--------------------------------------------

摘自许姿妙《病是教养出来的-孩子的四种气质》第40页


《黄帝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又说“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这两句话都是在告诉我们,当孩子掉第一颗牙的时候,就是脑部开始进入认知学习的时候。中医学说“肾通于脑”,孩子肾气充盛,脑部能量充足,才是真正进入学习的适当时机。

牙齿是人体唯一换过一次就完全不会再生的器官,因此,当学龄孩童掉第一颗牙的时候,这一颗牙释放的生命力就会进入脑部,成为发展智力的能量。至于其他器官的生命力,则主要用来进行各自的器官细胞再生,有剩余的能量时,才会转化为智力的能量。因此,孩子掉第一颗门牙与否,就成为他是否准备好进入学习的指标。

-----------------------------------------

Marjorie老师认为关于开始换牙齿就可以上学的问题:孩子的第一副牙齿是得自于遗传,有的孩子出生时就有1-2颗牙。第二副牙齿才是自己的。换牙时,第二副牙齿剔除去第一副牙齿,只是表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更远一些了,可以有自己的牙齿了。换牙可以持续4、5、6、7、8岁,开始换牙,并不是说就可以上学了,还要看许多别的方面的事情。

此内容来自:澜扣儿博客,Marjorie老师5-7岁儿童发展

-----------------------------------------

<人智学启迪下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到,七岁换牙前,个体有一个完成他自己物质体成长的任务,这与生命的其他阶段的建构,在本质上有所差异。在换牙前阶段,身体内的器官必须塑造成为确定的形状。它们整体结构的本性,必须获得确切的引导与协调。换牙以后的阶段,成长同样发生,但是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成长关注焦点仍是建立在换牙前的第一个生命阶段所发展的基础上。如果第一阶段真正的形态被发展了,那么它将会顺势地成长;如果不正确的形态被发展了,畸形就会出现。而后我们便没有办法再修缮我们身为教育者在换牙前的头七年间所疏忽掉的事物。正如同大自然在人类的物质体诞生前,就已经提供了适切的生活环境,同样在物质体出世后,教育者也必须提供适切的物质环境。只有适切的外在物质环境,才能协助身体器官适切地塑造它们自身最好的状态,来支持儿童的心智。

【此段内容来自:阳光三月博客,《7岁前孩子为什么不适合上特长班》】

------------------------------ 

新西兰北哈维诺镇霍克海湾Taruna学院,罗宾·贝克胡思博士提出:

对于七岁前的幼儿(没有换牙前),他们的内在器官仍然在发展和成熟过程中。这时的孩子整个就象一个感觉器官,不断吸收着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所以从事幼教工作的人需要成为学生的典范,一个无论在思想、语言、行动以及道德上的正直方面的榜样: 成为一个孩子可以自由模仿的人。

【此段内容来自:一滴水博客,《成为教师的准备》】

-----------------------------------

生命体在第一个七年里扮演的是身体建造师的角色,专注于身体的成长、器官的建构。“换牙”是生命体出生的信号,代表着人体中即将被使用一辈子的而且是最坚硬的部分——“恒牙”的形成过程都已经完成,因此生命体从建构物质身体的工作中释放出来,这个获得自由的生命体的出生,就是儿童开始正式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生命体的出生,儿童开始拥有独立的、描绘性的、图景式的思考能力,因此,儿童可以通过如童话及大自然故事的原型图景,或者运用各种感官、身体的活动,吸收印象,并内化、回想,如何逐渐形成可应用的概念。

【此段内容来自:TheWings_田伟强博客,《7-14儿童的发展》,作者不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