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事带给孩子和妈妈的惊喜

(2014-01-29 12:45:56)
标签:

教育

分类: 嘟嘟成长点滴

故事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们以无形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你心灵和内在自我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你的同时成为你的一部分。 -·奥克瑞

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跟他讲故事,但那时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得不选择了出差的日子,就这样在儿子三岁半前给他讲故事也是断断续续的!有段时间,儿子有些叛逆,外婆带着他感觉也很辛苦,后来经过权衡就辞掉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一直认为工作随时都会有,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我要做个全程的参与和陪伴者!

以前有看过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知道讲故事的重要性,也非常关注对儿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跟儿子读故事书的这段时间,我也深深的感觉到了故事带给孩子和我的变化!

在最开始从广州辞职回来的那段时间,由于自己不满意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那时嘟嘟才三岁半,幼儿园就开始教笔画、学写数字,而且每周五安排要写一篇作业!我对这样早的灌输智性教育很不满意,加上嘟嘟每周一去上学时,哭着喊着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肯去,我不让他写,他还哭,哭着说:“如果我不写作业,我就没有小红花了,老师就会不给我小红花的!”我从外婆的口中得知,老师是用小红花来表扬写字的孩子,从这点上我更是反对,反对他们用带有条件和相当于物质激励的东西来让孩子做事!所以在自己考虑再三下,我就把儿子从传统园强行退学了!虽然这种做事的方式给周围以及家人感觉是疯子的做法,但我不想让儿子去接受这样的应试教育!人们经常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所以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些,拼命的往自己头脑里装知识,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过多的知识只能使一个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越多,他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教育孩子,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满。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得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因此,我认为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

从传统园里退学回来,我就给嘟嘟买了很多适合他看的绘本,还好这点儿子非常好,可能是在他小时候经常跟他讲故事有关,儿子对书的爱好胜过他喜欢的玩具,嘟嘟也喜欢去逛书店,每次去都会坐在书店的地上看上一个多小时的书,我不知道他看懂多少,但至少看到他是很专注的在看他喜欢的书!所以在买书上,我是一点不吝啬,曾经因为这事外婆反对过两次,外婆说我应该让儿子上学,让儿子学写字,说三岁多了还不会认数字以后该怎么办?又说我买书花钱,因为跟儿子买的绘本基本都是国外的、硬壳的、精装的绘本,很少买平装的,所以确实很贵,这半年嘟嘟的绘本都花了两三千,外婆也是怕增加我的经济压力!但我仍乐此不疲!

最开始,儿子对绘本的热爱让我真的有些疲惫,每晚睡觉前他都抱十多本绘本放在床上,每晚要讲一两个小时!我每次都会讲得口舌干燥,自己也感觉好累!那时真正明白了汪培珽讲的“其实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辙,只是有些父母缺乏了三样无形的东西,就是耐心、耐心、耐心!”想想每晚坚持讲两个多小时的故事,这得要母亲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啊,我还是这样每天坚持,现在回忆起来,我都感到佩服!

后来在参加成都的《迈向健康的教育》大会里,我咨询了一些国外老师,感觉到自己在给孩子讲故事中也要建立一定的原则,而且睡前故事太多,会让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有所影响,故事太多,也会过早的唤醒孩子的头脑。所以从成都回来后,我就跟嘟嘟慢慢的减少讲故事的时间和数量,最开始儿子是有些反对,还是每次抱很多书到床上,我是经常趁他不注意悄悄的藏几本在被窝里,有时可以混过去,但小家伙的记性很好,他拿了什么书,全都记得,经常被他问起我悄悄藏起的那几本书!就这样慢慢的,我最后跟他建立了个规则,每晚只能讲五本绘本,这是我能讲的,如果还要听,就只有自己去读!刚开始他也会自己去阅读五本以外的,后来也接受了每晚五本故事书的规定!

故事带给儿子和我的惊喜:

我一直不强调儿子去认字,但讲故事的过程中,让我真正感到故事的魅力!这是发生在前几天,邻居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哥哥来家里玩,顺便带来了他上小学的语文书,儿子突然之间看到书就抓在手上,坐在沙发上静静的看,我居然在旁边看到他慢慢的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而且念了两三页!而且有一次去外面看到“璧山人民法院”,他可以全部念出来,而且能说出哪个字在哪本书上组的词语!我不在乎儿子能不能认字,学习成绩有多好,我也不在乎儿子能读出几页书、能念出一句话,我在乎的是儿子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关注,不是老师规定,也不是我强迫他去读的!

故事带给孩子和妈妈的惊喜

故事带给孩子和妈妈的惊喜

用故事胜过任何一次的说教:

听过身边很多做父母的朋友说,哪有你那么好的耐心,哪有你那么闲?因为他们要工作赚钱,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孩子去才艺班,和孩子的沟通少了、孩子的童年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长大,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去讲故事……我认为真正的是父母有没有“心“、有没有”热忱“和”渴望“去帮孩子读故事!嘟嘟有段时间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大叫、打人、爱哭,以前我习惯每次跟他讲道理,但都没有多大的改变,后来接触到华德福教育,知道了教育孩子的过程要少说教、少讲道理,现在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也会用什么方式来跟你应付!我见过一个快8岁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每次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跟他讲一大推道理,我想这跟他说教、讲道理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儿子大叫、打人、爱哭的习惯的慢慢转变,得益于我跟他讲的一个故事!我忘记这个故事的原型,好像是在看过的一本《故事知道怎么办》的书里。有一天早上,儿子因为外婆没有顺着他,就对着外婆大哭大叫的,我站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说教已经无用,但孩子又不能不教。吃饭前,我带着儿子去洗手间洗手,我没有去提他刚刚大哭大叫的事,而是跟他讲了个小精灵的故事:“大意是一个小朋友身上有一个好的小精灵,有一个坏的小精灵,这个坏的小精灵可以是“打人的坏精灵”、“爱哭的坏精灵”……我们要把坏的小精灵抓起来放在袋子里,然后把它扔掉,剩下的就全是好的小精灵了!……“我讲完了就去了餐桌吃饭,儿子也跟着过来爬上餐桌,吃了一口饭,他对着我和外婆说“妈妈、外婆,我有很多坏精灵,你们一起跟我赶走它吧?”我问他有什么坏精灵?他回答“有爱哭的坏精灵、大叫的、打人的、不听话的….坏精灵!”我们都一起答应了他,陪着他一起赶走这些坏精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坏精灵“还真的起了作用,每次他一大叫,我还没说话,他就跟我讲”妈妈,又有大叫的坏精灵了!我要把他扔掉!“我看着他捏着小拳头好像真的抓到了一个坏精灵样,要么扔进垃圾桶,要么扔进厕所里冲掉!然后他大叫的次数真的越来越少了!

记得前几天我带嘟嘟回农村,在田里刚好有一个我认识的长辈,嘟嘟离开时,他们还在那里劳动,嘟嘟跑去跟他们说“拜拜!”那两个长辈就夸他好乖,嘟嘟跑到前面来,跟我悄悄的说“妈妈,他们都夸我乖!“我说“很好啊,每个人都喜欢乖宝宝!”嘟嘟好认真的跟我讲“可是,妈妈,今天我大叫的坏精灵出来了啊!”我对他讲“那你抓住他没有?”嘟嘟说“我已经抓住它,把它扔到水里去了!”嘟嘟指着身边的水田!“哦,那嘟嘟就没有坏精灵了,所以叔公、叔婆他们才夸你乖啊!”

故事带给孩子和妈妈的惊喜

故事可以使孩子静下来

嘟嘟实际上是一个很好动,给外人看起来是个很难静下来的孩子,可是每到晚上,嘟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吃完饭,跟着妈妈做些游戏,然后洗澡或洗脸、洗脚,然后去拿故事书,讲故事、道晚安,每次躺下床基本十分钟之内是可以完全睡着的!这两天,他喜欢听我讲小红马的故事,故事完后,他喜欢让我拿着刷子(用手装着刷子的样子),跟他刷两次,然后他自己就很享受的睡觉。小红马的故事来自《故事知道怎么办》,这个故事是作者写给一个在幼儿园行为粗野的4岁男孩,他总是乱跑,对其他孩子又踢又打,没有办法安静下来,老师为了班上孩子的安全只好一对一看护他。这孩子很喜欢马,就沉浸在一个故事里,老师一次又一次讲完这个故事,让孩子轮流来圆圈的中间,接受其他孩子轻轻的抚摸,享受像马儿那样的刷毛!嘟嘟每晚睡觉前就沉浸在我跟他像小红马那样的刷毛中!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用什么方式去爱是很值得做父母慢慢的去体会!孔子讲,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的人是生而知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学而知之。要想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母亲,不断的去学习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我不是一个很会教育孩子的母亲,但我相信我是一个用着爱心、耐心和热忱去为孩子尽力做着在界限以内的任何一件事!虽然还不足够好,但我仍然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