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的梭鱼》有感——
(2009-12-22 20:36:17)
标签:
教育随笔杂谈育儿感悟 |
分类: 真情实感 |
出去学习了几天,感觉一事无成、毫无所获!小有收获的倒是我随身带着的张静浩教授写的一本《饿死的梭鱼》。关于这个“饿死的梭鱼”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梭鱼与小鱼放入同一个水池中,中间用玻璃隔开——玻璃在水中是“看不见”的。梭鱼看到一群群小鱼在眼前游动,会猛地扑过去,企图捕食小鱼。“砰”地一声,梭鱼被莫名其妙地弹回去;再一次扑上去,再一次弹回来.....经过多次的反复扑撞,梭鱼逐渐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勇气,以至于人们将玻璃拿开后,小鱼游到梭鱼的嘴边,梭鱼直至饿死,也不肯再去捕食小鱼。“饿死的梭鱼实验“说明:当个体多次失败后,将会永远失去再战的勇气。
书里讲的太多了,边看边结合了女儿的实际情况,我知道我的那些方法都是对的,而且都是有成效的,我只需要坚持下去!比如书里提到了“学习魔力圈”——偶然成功——兴趣——更大成功,也就是说要会运用这一“学习魔力圈理论”,使之产生“教育马太效应”,让自信的孩子更自信,不自信的孩子逐渐自信。
书里更多的事例也讲到了如今家庭教育的矛盾,其实我很能理解,我也是众多家长中的一员,也曾经出有过和他们一样的想法和行动,甚至也导致了孩子厌学。后来看了赏识教育家周宏的文章,明白了世间万物皆有差异,孩子也是一样,你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样儿!要知道,只有有差异了这世界才会呈现缤纷的色彩!
其实这本书也是要各位老师和家长,要会种庄稼,不可违反规则,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