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男,1966年6月生,广东深圳人,工艺美术师,第五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世界非物文化遗产、从事珠宝行业28年,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6项,设计创作的作品先后获16份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及26份作品著作权证书。擅长首饰镶嵌工艺制作,对珠宝原材料认识较广,在创作中力求表现中国风和自然美。其首饰镶嵌作品兼具美感、佩戴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呈现出独特的美和生命力。获外观专利证书及作品版权著作权证书近60份,并获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十余项。在珠宝首饰加工业较集中的广州及深圳工作三十余年,对珠宝原材料认识较广,擅长首饰镶嵌工艺制作。
自1992年来一直从事珠宝行业,对每件作品认真构思、仔细制作,不断地深入生活,感悟天然之造化,同时研习传统文化,力求从古人的智慧中摄取营养,以达到真挚的珠宝质感,表现传统中国风和自然美。对宝石有自己的认识,将它们运用于创作之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独特的美和生命力。制作出来的珠宝首饰兼具美感、佩戴性和实用性。在耕耘珠宝事业的这些年,一直坚持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的创作思想,刻苦钻研,勇于实践。近年来致力于个性化珠宝首饰及各类高档金银艺术品的镶嵌制作。
熟练掌握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擅长镶嵌工艺技术。珠宝首饰作品《象神》荣获2016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并荣获2016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作品《孔子》荣获2016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作品《莲花》荣获2017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作品《手工曼茶盘》荣获2018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奖金奖。珠宝首饰镶嵌作品《觅》荣获2019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金奖。珠宝镶嵌作品《吉祥轮吊坠•金轮宝》荣获2020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李彤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采用悬浮镶嵌技术及手工錾刻工艺,其个人作品体现了他在镶嵌和手工工艺方面的高超技艺。他以深厚的东方文化及国学底蕴,赋予了作品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1、纹样纹饰图案在珠宝设计中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中纹样纹饰元素自身的产生和发展通常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有关,是对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形象反映,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现存的纹样纹饰来看,它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内容丰富多彩,色彩绚丽。而我国的纹样纹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也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绚丽与璀璨。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任何一个时期的纹饰,都对一个民族以及一段历史有着一定的反映,所有的纹案都蕴藏着一定的精神文化。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精神文化又是推动纹饰图案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当前纹饰图案在珠宝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来看,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具有我国传统文化韵味的龙凤图案,不管是本土的设计,还是国外的设计,只要一提到东方文明与中国传统元素,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必然是龙凤图饰。除此之外,还有如意、水波纹、万字、寿字等等,这些都是当前珠宝设计中融合得最为广泛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民族设计元素。以笔者个人作品《孔子吊坠》为例,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当前有非常大的国际影响力。现今国内外开办的孔子学院数不胜数,《孔子吊坠》重点是突出孔子的神态与衣着,体现出了作品本身浓重的中国元素,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纹在珠宝设计中的融合
除了融合传统纹样及纹饰,在当前的珠宝设计中,图腾和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也在珠宝设计中广泛融合。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图腾以及画像砖等工艺品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瑰宝和艺术遗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作出了许多瑞兽图案,并赋予其吉祥美好的寓意。这些图案也与装饰及珠宝设计不断进行融合。当代的珠宝设计师们对传统图腾以及图案进行色彩等方面的处理加工,从而收获高超的艺术效果。这些传统图腾以及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在纹饰以及造型方面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设计感。笔者在创作个人作品《莲花》的过程中,以我国诗人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灵感来源,取莲花之雅静、君子之高洁来表达作品本身所传递出来的理念,莲花是国民佛教花,以黄金作为主要材料,更能表现出与该件作品情投意合的欣赏者们清新典雅、超然脱俗的个性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