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借壶中沉香酒 还我男儿真颜色

标签:
沉香文化国宝沉香奇楠酒真沉香沉香酒 |

且借壶中沉香酒
还我男儿真颜色
杜甫的吟酒诗
杜甫的吟酒诗中有不少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作,读了,分明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脉,它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喜怒哀乐融合在一起:“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以酒后追忆唐玄宗去骊山与杨贵妃寻欢作乐之事,委婉地指出唐玄宗的骄奢淫逸造成了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之恶果,于沉郁之中见哀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勾勒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贫富图,反映出人吃人的社会现实。“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其三),含泪写尽兵荒马乱之中人民生活之维艰,统治者穷兵赎武之危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获悉官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喜讯后兴奋不已的心怀,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诗人热爱农村,亲近农民,熟悉农民的生活习惯,善于用农民的言行写出农村的风俗习惯与农民憨厚爽朗的性情,吟酒诗因而散发出村酒的芬芳、乡士的气息:“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杜甫吟酒诗内容丰富多彩,除上述具有现实性、人民性与爱国精神的诗外,还有一些缅怀往事,思念亲朋,描述自身与别人生活、性情的作品:“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遣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赠卫八处士》),“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醉歌行》),这些歌咏诗人与李白、高适、郑虔等友人往来,以及饯别亲友的诗,于真率中见深情,于朴素中见厚意。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壮游》),这是诗人豪爽、正直、嫉恶如仇性情之真实写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草堂纪事》),“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屏迹三首》其三),这些诗写诗人穷困潦倒之生活,流寓他乡之愁苦,颇显“老杜”之风。写他人生活、性情的《饮中八仙歌》堪称其代表作,诗中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贺知章等8位酒家狂士的嗜好、醉态及性格。
在杜甫的吟酒诗中,也有一些吟咏放怀畅饮、借酒遣怀之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位宅守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屏迹三首》其二),“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九首》其四),这些写放怀畅饮的诗句,与李白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竟近在咫尺了!“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绝句漫兴九首》其八),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又是何等相似!“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落日》),“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水槛遣心二首》其二),写诗人借酒浇愁,诗的内容情味,实与老杜生活境遇相吻合。
前一篇:深圳市传统詠春文化发展中心
后一篇:熏用沉香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