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各年龄段撒谎的特点、原因以及家长对策
(2008-12-30 10:28:34)
标签:
杂谈 |
查看更多精彩亲子信息
三岁半的玲玲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却跑到老师身边指这一个小朋友说:“老师,他把我推倒了。”作为年轻的父母,经常听到孩子有类似的说谎行为,有时候,家长听到的和孩子在幼儿园内表现的不一样,“小孩不会撒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3岁:“说谎”在3岁以下的幼儿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时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还是在说实话。孩子的那些无伤大雅的谎言可能源于活跃的想像力、健忘等原因。
3—4岁:这时的孩子,说话时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讲不符合实际的假话。经研究,这些多半是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初次说假话,经教育后一般就不会再发生。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继续说假话。
4—6岁:这时的孩子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影响他的一生。
6—12岁:这时是个“理智的年龄”,儿童在智力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的最大发现是:大人们在觉察方面的缺陷,懂得了诺言的用途。他们一味地说谎有时是为了好玩、吹牛、避免报复等,但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进入少年时期的压力:考试成功,做个好学生……只要达到父母的要求,不让他们难受,与他们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一切都在所不惜。父母这时可以告诉孩子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自吹自擂,学习成绩是客观事实。父母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找到他想掩盖的创伤并设法医治。3-6岁孩子说谎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想象和现实混淆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某些状况下不是故意说谎话,有时会将想像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例如,明明非常喜欢看奥特曼的动画片,也非常喜欢奥特曼这个艺术形象,所以就告诉妈妈他跟奥特曼一起玩,并一起打妖怪。又如,珍珍很喜欢飞机,就告诉老师:“我们家有飞机,是白颜色的。”其实,孩子并不是有意撒谎,而是在语言中融入了自己美好的想象和憧憬。
2、家长的无意强化 例如,奶奶问3岁的青青:“你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妈妈?”青青说:“喜欢妈妈。”这时,奶奶故意板起脸孔,教训她:“从小我就带着你,给你买吃的,买穿的,你却喜欢妈妈!”青青一看这势头,马上改口说:“我喜欢奶奶, 奶奶好!”于是,奶奶笑得嘴都咧开了,又是抱又是亲。从此,青青学会了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当着妈妈说妈妈好,当着奶奶说奶奶好!青青的奶奶本来是为了逗乐无意识的引导孩子,但是这种无意识的引导却会导致孩子有意识说谎。
3、成人的错误引导 例如,4岁的奇奇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花盆。妈妈告诉奇奇:“如果有人问你,就说不是你打碎的,要不,邻居要打你的,妈妈还得赔花盆。”奇奇按照妈妈的话做了,妈妈夸奖道:“奇奇就是聪明!”这件事给奇奇一种错觉:妈妈喜欢撒谎的孩子。或者,有时候成人在议论别人短处时,无意被孩子听到,会告诫孩子:“别处去说”,孩子会误以为不说实话才是乖孩子等等,在这种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学会了说谎。
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针对孩子说谎的原因去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在此给家长几点建议: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学龄前的儿童,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首先不能说谎,更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错误的引导孩子,对于孩子的一些过错和过激行为,家长要正面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切忌开口就骂,动手就打,以免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而说谎。
2.坦然面对孩子撒谎 家长在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以后,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懂得撒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谁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3.适当的鼓励
4、侧面引导
5.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想像
相关精彩信息:
致幼儿园老师的介绍信(一位细心的妈妈写给幼儿园老师的女儿介绍信)
无法释然的保姆问题
幼儿园为何要建设网站
你们提供免费的建站服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