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豆从无知骗局经过理性思考到正确服用

(2017-02-26 07:24:43)
标签:

留学生

分类: 微生物隐形口罩
“纳豆”真的是又一个骗人的把戏吗?纳豆到底是什么?
一、纳豆的起源

纳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它被认为是日本人长寿的 “秘方”,食用已超过1000 年以上。其实纳豆最早起源于中国,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带去了中国的纳豆,于是纳豆开始在日本的寺院里传播,后来才慢慢在民间兴起。

二、纳豆的营养价值

纳豆是大豆经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制成的一种食品。其生产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枯草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 科学家将从纳豆中筛选出的杆菌命名为纳豆杆菌。日本人称大豆为“田地里产的肉”、“山上的金枪鱼”、“黄金的综合营养剂”。

据分析, 纳豆除含大豆各种营养成分外, 在纳豆制作过程中, 微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将大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多肽, 使蛋白质消化率由原来普通大豆的65%提高至80%。据分析, 纳豆含有19种氨基酸和维生素K2、叶酸、生育酚等多种维生素, 22种矿物元素, 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用纤维素等。其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钙、铁等营养成分较大豆均有提高。
各地乱象的频频曝光背后的故事
央视曝部分纳豆产品虚假宣传 专家剖析纳豆胶囊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国内部分纳豆产品。
  这些纳豆产品均利用日本纳豆之父进行宣传,并随意宣传疗效。而实际上,它们都是以食品的批准文号生产上市的,而且与纳豆之父须见洋行博士没有任何关系。
  纳豆这种来自日本的食品,究竟是否有商家宣传的神奇保健功能呢?
  一位自称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某省医院心内科主任,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详细剖析。
  涉嫌虚假宣传,纳豆产品遭央视曝光一种品牌纳豆产品在广告中宣传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在90%以上。
  这种纳豆产品是一种纳豆软胶囊,每盒售价598元。
  生产厂家并在广告中宣称,产品所使用的纳豆激酶是被称为日本“纳豆之父”的须见洋行博士研制的。
  纳豆激酶含量比普通纳豆产品高,不仅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
  而据央视记者调查,该纳豆产品只是一种特膳食品,根本不具备广告中所宣传的疗效。
  博士本人在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在中国授权过一家企业生产销售他所研制的纳豆激酶。
  纳豆胶囊是食品,不能起到治疗效果
  纳豆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食品,由大豆发酵而成。
  日本传统的做法是把煮熟的大豆趁热装在用纳豆菌做成的稻草器皿里,利用稻草上附着的纳豆菌自然发酵而做成的。
  据文献记载,纳豆其实源于中国,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
  而须见洋行博士在1986年发现了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因此被尊称为日本“纳豆之父”。
  目前,在日本和许多欧美国家,纳豆激酶已经被公认为有一定预防血栓作用。
  但是,含有纳豆激酶的产品仍然是一种食品,并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搜索“纳豆胶囊”,搜出的产品有数百种,价格在数十元到600多元。
  但无一例外,这些销售纳豆胶囊的店铺,都以溶栓、降血脂、调节血压等作为卖点。
  服用纳豆胶囊必须在服用日常药物的前提下
  纳豆对心血管疾病到底有无治疗作用?
  对于纳豆产品广告宣传中宣称的纳豆能够溶栓、降血脂、降血压等,我省知名心血管病专家、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恒亮非常客观地表示,站在医生的角度,不提倡患者服用纳豆胶囊。
  “如果患者坚持服用的话,我们也不反对,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在服用医生开具的日常药物的基础上服用纳豆胶囊。”
  绝对不能放弃药物治疗,而单纯依靠纳豆产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药准字,一类是食准字。
  以药准字生产上市的,是药品,有着经过严格临床验证的疗效。“药品批号的取得,非常严格。”
  而以食准字生产上市的产品,则是食品。食品批准文号的取得,则相对宽松,不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验证。
  对于纳豆类产品,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临床数据表明它对心血管疾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没有临床实验数据的验证,是无法说明一种产品具有治疗作用的。而作为保健食品,服用纳豆胶囊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那么,对于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单纯依靠这种保健食品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服用纳豆胶囊,必须是在服用医生所给的日常药物的基础上,这个我不反对,患者服用也许可能对病情有一定的好处。”
作为特膳食品的纳豆产品,并不是药品,不论纳豆产品对心脑血管疾病是否真的有好处,只要这类产品在宣传或者广告中声称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就是违法的。 
  价格还不菲,说是防治血栓,降血压效果很好,介绍的中心思想就是纳豆十分了得,有病吃了治病,没病吃了不得病。
各种品牌的纳豆胶囊还不少。纳豆最早起源于中国,其实就是由大豆发酵而成的豆豉,后来传到日本,经过日本人的改良而盛行,成了日本人餐桌上一种常见的食品,相当于中国人食用的豆豉或豆腐乳之类的。传统的发酵放在稻草中进行,后来分离出一种菌叫做枯草菌来发酵纳豆,纳豆的名字就来源于这种细菌的学名——natto。纳豆之所以被认为具有保健作用是因为纳豆富含纳豆激酶、纳豆异黄酮、皂青素、维生素K2等营养胶囊,其中,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主要的保健成份,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这也是各种纳豆胶囊宣传的主要依据。
   用google学术进行了相关搜索,发现研究纳豆及纳豆激酶的基本都是日本的学者。日本的Sumi H在1987年首次提出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此后不少日本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纳豆激酶活性、结构、药理方面的研究。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对纳豆激酶溶血栓进行过临床试验,特别是口服纳豆激酶及胶囊的体内代谢的临床试验,所有认为纳豆激酶具有溶血栓功效的依据都是建立体外实验上的。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药物的体外试验结果与临床试验区别的,有时候甚至是天壤之别,因为人体的代谢和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试验结果往往不可测,这也是大部分的药物一到人体试验就被淘汰的原因。
  还有一个方面更不能忽略,纳豆激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而我们知道,而蛋白质进入人体的消化道后,有一部分代谢成了氨基酸被人体吸收,更大一部分则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发酵,最后成成粪便被排泄了。所以,纳豆激酶即使体外有溶解血栓的活性,到了体内经过代谢和发酵所剩无几。到底有多大比例的纳豆激酶可以通过胃肠道环境,进入血液系统起到溶血栓的作用呢?恐怕制造商给不出相关的数据吧。
  维基百科上对纳豆激酶的解释是:
  Nattokinase (pronounced nat-oh-KY-nase) is an enzyme extracted and purified from a Japanese food called nattō. Nattō is a food made from fermented soybeans that has been eaten in Japan for many years. Nattō is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by adding the bacterium Bacillus natto, a beneficial bacteria, to boiled soybeans. The resulting nattokinase enzyme is produced when the bacterium acts on the soybeans. While other soy foods contain enzymes, it is only the nattō preparation that contains the specific nattokinase enzyme.
  Nattokinase is sometimes promoted in the alternative medicine community as a clot-buster and blood thinner or as a substitute for daily aspirin therapy. However, this substitution is not recommended since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nattokinase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1] Nattokinase may interact with aspiri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2]
  Nattokinase has been effectively marketed by Kenrico in a patented product that prevents cell damage or apoptosis. Sold under the trade name Lexirin, it is derived from fermented soybean to address gastrointenstinal disorders, dermat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mmunodeficiencies.
  There is also evidence of nattokinase being effective in catabolism of toxic amyloid fibrils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3]
  显然,无论是google学术搜索的结果,还是维基百科上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表明纳豆激酶有防治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保健品一直是我们国家一个比较混乱的行业,很多投机商正是利用药监部门管理上的漏洞,打着擦边球,利用人民群众(特别是老人)信息上的不对称,大肆宣传,赚足了黑心钱。我们很多人,则是抱着即便无益也无害的心理,加上不科学的保健知识,就不自觉的上了贼船了。从以前的红桃K,珍奥核酸,到脑白金,再到现在的纳豆胶囊,无不是如此。保健品真的就无益也是没有害处的吗?实际上,有些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在国外是作为处方药的,吃得多了,肯定是有副作用的。
^ Cho L (April 2007). "Ask the doctor: I have read good news about nattokinase and would like to use it to keep my blood thin. Is it a good substitute for aspirin?". Heart Advis 10 (4): 8. PMID 17500089. "Not very much is known about nattokinase... there is not enough information from human studies to know for sure what it can do or to recommend it for peopl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pirin should be your first choice.".
^ Chang YY, Liu JS, Lai SL, Wu HS, Lan MY (2008). "Cerebellar hemorrhage provoked by combined use of nattokinase and aspirin in a patient with cerebral microbleeds". Intern. Med. 47 (5): 467–9. PMID 18310985.
^ Ruei-Lin Hsu et al. J. Agric. Food Chem. 2009, 57(2), pp.503-5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