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柳园

(2009-07-19 11:08:31)
标签:

甘肃

梦回柳园

丝绸之路

敦煌火车站

戈壁红柳

分类: 无心呓语

                                         

    梦回柳园

午夜梦回,依稀中仍然站在离别已二十年多年的地方—甘肃省的戈壁城镇柳园,周围是环抱的石头山,山下生长着红柳与荆棘,一些适宜干旱,生命力顽强的白的紫的红的小花开在零落的枝头在夕阳下迎风摇曳。我的家就在不远处,一排排整齐的平房,一家连着一家,父亲工作的单位就和居民区连接在一起,前方依旧是光秃的偶有几点绿色点缀的山群,山角底下,伫立着几个巨型油罐,担负着西藏人民的能源供给。这就是我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留下了我无数的欢乐与梦想。

 

在那里,常年刮着风沙,气候干旱,冬天最低的气温到零下二十多度。也许是无知无畏的缘故,以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从来也没有对他产生过嫌弃和厌倦。我们上学的时候,常常用纱巾包了头脸逆风而行,到了去处,嘴里常是满嘴的沙粒。但家里是温暖的,单位供应着充足的煤炭,屋里的墙都是空的,炉火每天都会烧得通红,把热量从烟囱抽到火墙里去。满屋的温暖。每个冬天单位至少每家会发两只羊,西北的羊肉味道和内地有很大差别,父亲炖出的手抓羊肉更是天下一绝,我和姐姐至今还常回味和怀念那种鲜美和醇厚和味道。但自从回到内地就再也没尝过如此美味,一则是父亲再也没做过,二则是内地养出的羊肉味和那里截然不同。

 

柳园镇位于甘肃省西端,东迎嘉峪雄关,西通新疆哈密,南与旅游名城敦煌相接,北与肃北马鬃山相连,是连接甘、青、新、藏四省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兰新铁路线途经柳园的旅客列车达13对26列,通行于临近县市的出租车百余辆,年客流量达160万人次以上,年货物吞吐量达400万吨,素有“旱码头”称。1986年改为副县级镇,现辖五个社区居委会,各类驻柳单位176个,居住着汉、回、蒙、藏等多个民族,没有农业人口。

 

我96年前生活在那里,我们是属于西藏驻柳园的石油公司,内地往西藏输送的石油先卸到我们单位,再由此中转到西藏去。我记得我们单位全国哪个省份的人都有,河南、河北、山东、天津、上海、青海、宁夏…..,河南老乡在那里是非常亲近的。记得一个大雪纷纷的天气,父亲带了两个人回家,让母亲做了几个菜开了几桶罐头,热情地招待他们喝酒。原来这是河南洛阳的两个警察追踪犯人到此,在车站冻得瑟缩发抖,向父亲打听此处的情况,父亲知道是河南老乡,非常怜悯他们,就把他们带回了家好酒好菜招待,尽到一点同乡之意,这两人对非此常感激,真是亲不亲故乡人哪!

 

那时的柳园能逛的地方也不过只有两条街,没几家大一点的商场和市面。但对少不更事对外无所知的我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星期天的时候我们都到街上逛逛,买些需要的东西和零食。最高兴的事情是单位发福利券的时候,可以拿着福利券买很多好吃的,但父亲是单位出了名会过日子的,有时候会把福利券换成等价的钱,把我气的暗自流泪。

 

从家里到上学的路上要路过一条小河,不知道那里的河水是从何而来,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水或大或小。上到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每年开始组织种树,地点就在离家不远那条小河边。我记得我亲手种了好几棵杨树,不知道成活了没有?如果成活,二十年了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有几次那几棵小树在我的梦里出现,早已是绿叶婆娑枝繁叶茂了。

 

柳园镇地域广阔,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可供开采选冶利用的贵属,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对可见光强烈反射的结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这一类物质。 金属金、银产地24处;有色金属铜、铅、锌、铜、钛、锡等产地12处;黑色金属铁、钨、锰等20多处;花岗石、大理石、萤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23处。记得从单位坐车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有个在深山里的单位叫锡铁山,初一的时候我曾到那里体检,这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单位,在群山环抱中伫立着高高的烟囱和群聚居民区。那时小什么也不懂得,现在想来有那么多人都在深山里常年开采矿冶,为中国的工业发展默默无闻地奉献和付出,真的是令人尊敬和感叹。

 

柳园地处交通要塞,国道312线、215线、兰新铁路线横贯全境,城镇居民以从事矿产品开采、矿产品加工、商业流通、商贸服务、货物运输等为主要经济。镇区街道畅通,有自建的供排水系统,有充足的电力供应,邮电通讯、物资供应、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体系齐全。2002年底GDP达到3.96亿元,社会消费总额达到1.06亿元,各类税收达到170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达到55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00元。
  

1958年,兰新铁路修建到柳园,柳园火车站也因此得名。柳园在地域上属甘肃,该火车站吞吐的客流主要以敦煌为目的地,但其运输业务又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是一个性质较为特殊的车站。因为敦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0年7月1日,柳园火车站更名为敦煌火车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

 

小时后最常的去处就是火车站了,火车站修的在当时算是很好的地方,有着婆娑的钻天杨和花坛,花坛里种着五颜六色各种的花儿,还有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在这个戈壁边陲小镇是一个亮点,各种皮肤和语言的外国人常往来于柳园的街市之上,有时候还会和当地人来一些友谊互动.,大家都很友好,他们大多是仰慕敦煌的文化而来。

 

由于青藏铁路的修通,我来内地的时候,很多西藏办事处都已准备撤离。在那里,有甘肃本地的单位,有青海单位、西藏单位、新疆单位、还有一些我所不知道的。西藏单位之间都比较熟悉和亲近,有运输站、粮站、供应站等等,我们单位是石油站。当时柳园只有两个小学,一个是我们各个办事处集中的一个柳园小学,一个是铁路系统自己的小学。我是在柳园学校上学,这里的老师教过我的哥哥、大姐二姐,一说是谁的妹妹和弟弟,老师们几乎都知道的。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他们的哥哥姐姐和我的哥哥姐姐在一个班学习过,说起来非常亲切。

 

如今想来那时过的真的是很有意思,学校里经常举行郊游或爬山,大家各自带了父母给准备的各种饭菜、水果和零食,成群结队地到深山里去,山里据说是有狼,但我们都没见过,夏天的时候山下生长着很多植物,开着各色的在内地所看不到的花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欣喜和珍惜。其中有一座叫做哑巴山,在此山中大声呼喊没有回声,哑巴山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我们会爬到山顶去扯开嗓门大喊,痛快淋漓!还有一个去过难忘的地方叫做红柳园,那里有一片不大的湖泊,生长着戈壁红柳,还有许多沙枣树,算是我们闭塞的小时后所知道的一个风景名胜,去过一次就津津乐道,视为天堂。

 

令我怀念的还有那里的哈密瓜和白兰瓜,沙葱和沙枣。这里离哈密非常近,每年单位都会拉回大量的哈密瓜,储藏在各家的地窖里能吃大半年。咬一口,甜的令你舌头发疼,真是甜到心了!白兰瓜是兰州的特产,那种甜是任何省份都没有的,小时后我们都尽了口福。沙枣和沙葱是戈壁沙漠里独有的,春天的时候单位里很多的大姐都到山里去拔沙葱,然后用盐腌起来配饭吃。沙枣花开的时候四处溢荡着芳香,沁人心脾,成熟的沙枣咬一口,里面是沙沙的甜甜的,别有一番滋味。

 

十六岁那年离开柳园,转眼间不知不觉已经二十多年了,父亲也早已退休。当时单位安排退休人员可以到敦煌或者成都安居。父亲落叶归根心切就回了老家。但提起柳园来感觉都非常亲切,他是我的第二个故乡,现在不知变成什么样了?最大的心愿就是闲暇时到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地重游,寻找一些从前生活过的痕迹和从前的同学们,重温一下从前的记忆,也许是少不更事的缘故,如今想来在那里留下的几乎全是快乐。

 

昨夜曾经的柳园又潜入梦境,醒来无限怅惘,我想自己怀念的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轻松无虑的,简单闭塞,知足快乐,没有过多生活的压力和感情的烦恼,傻傻地欢笑哭泣,学习生活,那片风沙茫茫的戈壁滩就是我今生生活过的伊甸园,我怀念她热爱她祝福她,希望她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