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外资金融机构“动静不小”
(2009-01-15 00:01:12)
标签:
财经 |
分类: 新闻调查 |
过去说到洋银行、洋保险,这些偏居写字楼一隅的“洋行”似乎离我们很远。但进入2006年底,仿佛是一夜之间,他们说来就来了。岁末的这几天,外资金融机构在江苏“动静不小”。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实现银行全面开放的第一天,在苏州低调潜行9年的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举行了盛大的招待宴会,这家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老牌日资银行遍布洒英雄贴,用鲜花和美酒来庆贺“期待已久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市场上,我们没有理由碌碌无为!”12月19日,世界500强企业、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中国代表——光大永明人寿总裁兼CEO薛珍纳在南京与记者交流时,这位极具感染力的女CEO,用一句简短的话表达了她对江苏这个金融大省的信心。
昨天,汇丰银行苏州分行行长李芳远在南京与记者交流时透露,汇丰在苏州的第一个支行元旦前将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昨天的新华日报上,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一个简短公告称,其南京分行已“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等多项金融业务。而记者前些时候在苏州采访时看到,其苏分行也已“下楼”,营业厅即将开门揖客。
“狼来了”喊了五年,如今狼真的来了。2006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出台,全面兑现了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12月11日起,从地域限制看,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将由原来的25个城市扩展到全国;从对象限制看,外资法人银行将获准全面经营国内居民的人民币零售业务。 12月11日,各大门户网站有一条醒目的消息:渣打、花旗、汇丰、东亚、恒生等8家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迫不急待、齐刷刷地明确表示,将尽快完成在中国的“法人银行注册”,为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扫清障碍。花旗银行在北京更是将自动取款机安在了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这是一个信号,更是一个宣言:慧眼独具的外资银行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
记者在苏州和南京看到,中资银行大厅里,卖的基金不外乎是股票型和债券型两种,汇丰苏州分行李芳远行长告诉我,他们可以提供与黄金、石油、奢侈品持钩的基金产品。汇丰在香港的中国区总部,有庞大的金融产品研究部门,产品经理追踪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的行情,若干个研究小组定期发布金融产品报告,保证汇丰这个金融百货公司源源不断地有新产品面世,“我们吸收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不是让他把钱存在这里不动,我们要给客户更多的选择,享受到汇丰在全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我们是客户资产的管理伙伴。”
外资银行有明确的定位和强大的创造力,对进入的任何一个市场都有自己的市场战略。前不久刚刚进入无锡的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行长斋藤宏表示,他们选择无锡,主要是看中无锡是有名的“日资高地”。以电子-电机产业为中心,已有1000家以上的日资企业投资无锡。其中包括索尼、东芝、松下等名列世界500强的知名企业。瑞穗看中的是这个产业链上巨大的辐射力和市场潜能。
中国建设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将外资银行的优势归纳为国际信誉优良、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能力卓著、优秀人才众多、科技手段先进以及服务方式完善,这是十分精辟的概括。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前不久在南大演讲时说:“我们面对的这些国际化大银行不仅是摆摊设点,提蓝叫卖,而且有全球化的网络和我们无法相比的制度优势、管理优势,欧美银行的资产收益是我们的8—10倍。当然,他还是为中国的银行业鼓劲:“中资银行植根于中国,有着对本土市场的深刻认识、架构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客户基础,我们长期以来在民众心目中建立的信用和文化认同,并不会在短期内被外资银行取代。”这种信心和底气有待在未来的竞争中检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