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房产商人为制造市场饥渴

(2008-12-28 22:38:45)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视线

    2004年初夏,南京出现了第一家"万元楼王"。时隔三年,南京城中更是频现2万元每平方米的高价房。在新街口长江路上的一处售楼部,销售人员说:(价格)没有什么好谈的,"一口价"!弄到一个房号就"很给面子了"。记者从公开信息了解到,这家外地上市公司已经连续数年严重亏损,被ST后面临退市风险,但今年上半年,南京项目的成功使其利润从去年同期的巨亏5.49亿到"同比大幅增长,将全面实现赢利"。

   就像每一个"庄股"都有消息支撑一样,许多楼盘的销售人员都是经专业策划公司和公关公司培训过的高手,其游说客户的故事"版本"多多,两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是"绝版"稀缺资源,有人眼睛都不眨"一把头买了七套";有留学回国人员"看都没看"丢下20万定金就走,"要买赶快,迟了没你的份。"二期房子还没卖,每套20万的定金已收了若干。但相关银行介绍说,这处楼盘以在建工程抵押10个亿,所有房子都抵在银行,高额定金实际上是给银行的解封资金。

    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现象在许多大中城市上演,房地产市场再起波澜,投机炒楼花、开发商囤房、捂盘惜售、制造"楼荒"假象、虚假交易等重新抬头。明明房子已经封顶,面对购房者,开发商却说"相关手续还未最终办妥,凭定金参与摇号,暂不销售。"好不容易盼来半夜"排队开盘",房子还没卖,但销售进度牌上"小红旗"满目飘红,信誓旦旦对你说"已没几套房子了",还关切地提醒你一周后每平方米铁定上涨,诱使一波又一波的人跳高抢购。本来说是"没有几套房子可卖的",开发商在盘点战果时还是露了马脚:一期200套一周内全部售空,二期即将登场,敬请关注。"然后同样的伎俩再玩,房价自然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上海最近针对开发商囤房捂盘等坑人伎俩,集中曝光了包括汤臣一品在内的一批楼盘,让过热的市场冷却下来。在市场失灵、信息严重不对称时,政府果断介入是一种正确选择。由此想到,房价高企的南京有没有这样的无良开发商?这样的监管措施,能不能再多些?

    房价畸高影响社会和谐。各地也多次出台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有效抑制高企的房价,但由于对市场种种违规现象缺乏有力的刚性制度约束,有些临时性补救性措施出台后往往不着边际,事倍功半,甚至有推波助澜帮倒忙之嫌。最近有的地方物价部门出台规定,房价在开盘价基础上"只许降不许涨"。好,那就一步到位给你开出两万元,有开发商甚至挑衅式地戏言:我涨了你又能拿我怎么样?再比如,开发商常常利用土地和信贷"双紧"来制造耸人听闻的故事,散布土地供应越来越少房价越来越高,不买还得涨的信息。这时,地方政府应该果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及时公布每年的土地出让计划,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多少,用于商品房开发的多少,避免开发商"一个声音"误导市场。对容易造成市场剧烈波动的传言进行控制和引导是政府的职责,上海在对汤臣一品进行调查的同时,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告诫市民对房地产市场要冷静观察、冷静分析,目前上海楼市发展总体平稳,后续供应充分。政府的鲜明立场给市场一种正确的信号,小道流言就会不攻自破。

     一个楼盘的成本如何核算,建了多少套房子,签约了多少、退了多少、还剩多少,不是听任开发商说了算,相关部门要有严密的监控和处置措施,对那些可能构成误导市场的虚拟交易,对那些动辄冒出的天价楼盘、对开发商的道德风险和法律约束等都是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果断出击,这样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正确引导市场。

    市场历经几年的调控,现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房地产市场不能再听任开发商一手操控。坚决贯彻各项调控的政策措施,努力完成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显然有许多具体而艰巨的工作要做,也需要更大的智慧、勇气和决心。只要理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勇气跳出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小圈子利益,通过强有力的市场调控建立政府信誉和权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才有保证。

(2007.6.11新华日报 合作汪晓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