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小姑娘西西家庭跳舞杂谈 |
分类: 亲子日记 |
西想接近小姑娘,就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然后趴人家边上看书,终于引起了小姑娘的观注,小姑娘的奶奶就让小姑娘念儿歌给西听,小姑娘念,西就跳舞,然后那个奶奶一个劲的夸西说西乐感很强,让我在大点送西去学跳舞,说她孙女也在学,还参加了比赛。让小姑娘给我跳舞看。。。。。
小姑娘真的很历害,身体的柔韧度相当的好了,然后小姑娘就给我翻了好几个跟头,前翻后翻,真是块跳舞的好材料,我正看小姑娘给我表演,就听到边上的人在笑,一回头,西学人家姐姐,也在那翻跟头,累地吭吃吭吃地,也没翻过去,给大家乐哈哈地。。。。
在来两段姐姐唱歌,西伴舞的视频,西西掌握节奏很准,有开头动作,还有结束动作,我都不知道她怎么把握住的,怎么就知道这歌要唱完了,还来个结束动作哈。。。。
小姐姐走了,西一路跟着到了小区外的超市,人家都走没影了,西还在这挥手再见呢。。。。
回来又百般无聊的自己玩,让她跳舞给大家看,她象没听到一样,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跳。
正无聊呢,其其哥哥来了,给西兴奋的上去就把其哥哥抱的紧紧的哈。。。。。。嘴里还兴奋的啊啊叫。。。
抱一会,一下把哥推倒了,哈。。。。
老舅要带其其哥哥去买鞋,呆了一会就走了,有老舅在,西西不敢不让小哥走,满脸不开心的目送小哥他们出了大门,西才哭了起来,要找哥哥。
姥姥忙哄西,西就趴姥姥怀里去了,然后就搂起姥姥的衣服要吃姥姥的咪咪哈。。。。姥姥问西说你饿了呀,西就点头嗯,姥姥说饿了姥姥这也没有汤了,咱回家饭饭吧,一看点快11点半了,回家了哟。。。。姥姥的车现在成了西西的专用车了,出来也坐,回去也坐哈。。。。
到了姥家,把老舅妈的镜子拿出来自己带哈。还真自己带上了。
下午西睡醒,和西爸一起带西去买菜,天热给西扎了个冲天小辩子哈。。。。。
买菜回来西不上楼,西爸回家做饭,我哄她在楼下玩,看到一个大西三个多月的小哥哥,西就跟着人家后边叫人家。小哥哥也友好的往西身边坐,原来还不好意思,一点点的往西身边蹭,看着好好玩。
看小哥哥的小屁股,一点点的往西身边蹭呢,哈,超可爱 哟。。。。。。然后一把搂住西,上脸上亲了一下,晕。原来是个小色狼哈。。。。
和小哥哥玩了一会,西爸在楼上叫吃饭了,带西上楼吃饭,看俺西的步子迈地,大不哈。。。。。。
钢筋水泥不仅禁锢了成年人的交友世界,也让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成为缺少玩伴的困扰人群,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未雨绸缪,带着路还走不稳的小宝宝参加一些派对,甚至有一些准妈妈也挺着大肚子参与其中,为还未出世的小宝宝找寻未来的小伙伴,希望通过这种接触为孩子从小建立一个社交圈。 不过也有人对于这种从小为孩子建立社交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位拥有多年幼教经验的专家认为,过早地将孩子贴上标签,划分出所谓的社交圈对孩子的成长不一定有利,孩子需要与不同的人接触获得成长所必需的不同经历,这样的成长人生才会完整。但是不管怎么说,孩子都应该多接触社会。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里,就不可能离群索居,就必须与人交往 。没有交往,人就不能发展,甚至难以生存。
虽然孩子尚未走向社会,暂时有父母为他遮风挡雨,但孩子毕竟生活在社会之中,终将成为社会真正的一员,有些父母总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因为自己性格内向的原因,也不让孩子与别人交往,但,10年20年以后,孩子将离开温暖的家,独自闯荡社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此,孩子离开家庭,就无法适应比家庭、学校更复杂的社会,患上“社会不适应症”。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和认识社会,从而逐步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为社会服务的各种能力,而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学习做社会的人,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孩子从小与人交往。
当然,作为父母,光是鼓励孩子交朋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孩子毕竟还小,生活阅历不丰富,有时很难分辨对错,真假,父母应该适当帮助,指导孩子交朋友。
第一,父母教育孩子正确交朋友。孔子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与正直、真诚、有学问的人交朋友会得益;与奉承、心术不正、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会受害。父母要教育孩子,交朋友不能只看人表面,而要看他对事、对人的态度,用正确的标准衡量人。当然,指导不等于横加干涉。即使父母与孩子有不同意见,父母也不能强行阻止,而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和孩子沟通,把孩子引到正确的路上。
第二,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与朋友相处。父母应教育孩子,朋友间要互相谦让,要互相谅解,不能一有不合就翻脸;要言而有信,以身体力行取得朋友的信任,要开诚布公,互相督促,敢于指出对方的错误,要不骄不嫉,平等相待;要互相竞赛,共同进步。让孩子在正确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真诚的友谊。
第三,父母要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新在家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帷我独尊的不良习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为人处世缺乏热情,不懂得迁就别人,对别人漠不关心,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很少顾及他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交往意识,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周围有他人,心中有他人。父母可以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参加一些聚会,多制造机会让孩子交往,多让孩子走到集体中去,久而久之,孩子性格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会成为人人喜欢的孩子。
第四,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父母为人热情,真诚友善,尊老爱幼,与人团结和睦,才能培养出待人热情,善与人处的孩子。
要想培养孩子成材,父母就要多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并能够帮助指导孩子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因为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强化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