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洛伊》观感

(2013-05-20 11:53:24)
标签:

阿喀琉斯

希腊文明

赫克托尔

特洛伊战争

布里塞伊斯

分类: 影视观感
最近看了一部美国大片《特洛伊》、被片中的两位勇士英雄气概感动了。西方人为了祖国、为了荣誉和爱情敢于与对手决斗的大无畏精神是一种贵族精神、敬佩他们那种不怕死的精神。做人就应该有勇气、敢于担当责任。鄙视那些贪生怕死的贪官、鄙视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很赞同网络对该片的评价。把自己的感受与网络的评论放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http://s3/mw690/5defe1ebtdcfa89b4c6f2&690
 2004年,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根据《荷马史诗》等改编
左面是 阿喀琉斯、右面是赫克托尔

http://s6/mw690/5defe1ebtdd1e2685dbe5&690
左面是
阿伽门农、右面是墨涅拉俄斯

电影《特洛伊》主要人物介绍:
       阿伽门农(Agamemnon):迈锡尼(Mycenae)的国王,联军统帅
       阿喀琉斯(Achilles):弥尔米冬人(Myrmidons,意思是凶悍勇士)的首领
       奥德修斯(Odysseus):伊萨卡Ithaca国王,最精明的将领
      墨涅拉俄斯(Menelaus):斯巴达国王,海伦丈夫,阿伽门农的弟弟
      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阿喀琉斯的堂弟 
      
赫克托尔(Hector):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子,特洛伊第一勇士
      帕里斯(Paris):诱拐了海伦的特洛伊王子
      普里阿摩斯(Priam):年迈的特洛伊(Troy)国王
      海伦(Helen):斯巴达国王的王后,她跟从帕里斯Paris 而引发战争,后跟从Deiphobus
      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赫克托尔的妻子,Astyanax的母亲
      布里塞伊斯(Briseis):赫克托尔和帕里斯的堂妹,阿喀琉斯的情人

从古至今,人类就不断发动战争:
有时为了权利,有时为了荣誉,有时为了仇恨,有时为了爱情。
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就是特洛伊战争。
希腊历史上一对传奇式的情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和斯巴达王后海伦之间的爱情,激起了一场毁灭特洛伊的战争:帕里斯将海伦从她丈夫,国王墨涅拉俄斯身边诱走,这是不可容忍的耻辱。当时最强大的迈锡尼王国的国王阿伽门侬认为:自己弟弟墨涅拉俄斯所受的羞辱,就是自己的耻辱。他很快联合起希腊众多城邦,以夺回海伦和保护兄弟的荣誉为理由,发起了特洛伊战争。
其实阿伽门侬早就想控制特洛伊城,巩固希腊人的霸权。
为了权利和荣誉,两个城邦国家集团,交战了。
为了荣誉,千万人赴汤蹈火;为了爱情,一个城邦国家将被彻底毁灭。

       这部影片,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很多奖项,包括多项奥斯卡奖。
       这部影片,是最古老的希腊文字记载历史,《荷马史诗》改编的神话。
       这部影片,也是现代考古学家挖掘的真实历史:在特洛伊遗址上,人们发现九层古城遗址。
       也就是说,这座城市曾经九次重建:从公元前2500年至今,已经有至少4500年历史的古城。
http://s3/mw690/5defe1ebtdd0057fd4fb2&690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3200年前的古希腊

http://s14/mw690/5defe1ebtdcfac13f315d&690
 海伦(Helen,由德国女演员Diane Krueger 扮演),斯巴达国王的王后,特洛伊战争的引发者。

http://s9/mw690/5defe1ebt7c7f7a608388&690
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Paris)原来是陪着哥哥赫克托尔,前往斯巴达商谈和平。
帕里斯性格风流,他对已为人妻的斯巴达王后海伦(Helen)投入了忠贞永恒的爱,不惜为海伦引发了战争,直至抛弃了自己的生命。貌美如仙的海伦(Helen)同样是一个敢为爱情不顾一切的烈性女子。她的一段台词:“我并不怕死,我只怕明天的到来,我只怕你将扬帆而去,不再回来”。情到深处,促使帕里斯毅然决然带走了她。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acdfc936f&690
 战争与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http://s10/mw690/5defe1ebtdcfad0d71959&690
       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是一条爱情主线。
       阿喀琉斯与布里塞伊斯的爱情,在美国电影《特洛伊》中是一条爱情主线。这两条爱情主线,使得《特洛伊》获得了无数的奖项。这两条爱情主线,都来自荷马的原著。
       区别在于:史诗《伊利亚特》和电影《特洛伊》的侧重角度不同。     

http://s9/mw690/5defe1ebtdcfad9ab9128&690
阿喀琉斯成为战神,阿喀琉斯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http://s12/mw690/5defe1ebtdcfaf5dd3d6b&690
 
高傲,叛逆,所向披靡的阿喀琉斯除了荣誉外,从不效忠于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对建立不朽英名的无限渴望促使他加入阿伽门侬的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但是,爱情将最终决定他的命运:他的第一个俘虏是阿波罗神庙的女祭司,他的主要敌手赫克托尔的堂妹布里塞伊斯(Briseis)。
两人迅速堕入爱河,成就了残酷战场上的一段浪漫爱情。

http://s9/mw690/5defe1ebtdcfafce598a8&690
在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领导和王子赫克托尔的保卫下,特洛伊高筑的城墙坚不可破。 被侵略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是必然的。特洛伊人不希望战争,也绝不害怕战争。抵抗,整整持续了十年。在特洛伊沦陷时,特洛伊国王和部分将领带领着剩余的部分士兵,继续奋战,直到整个城市被全部毁灭。

http://s14/mw690/5defe1ebtdcfb02de7add&690
 特洛伊第一勇士,王子赫克托尔和他的妻子,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b119821ff&690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精神支柱和主要将领。

http://s8/mw690/5defe1ebtdcfb1dfc1ce7&690
阿喀琉斯的堂弟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被赫克托尔杀死了以后,阿喀琉斯怒火冲天,重新披挂盔上阵,专门挑战赫克托尔(Hector),在举世闻名的这场一对一的决斗中,杀死了特洛伊的第一勇士赫克托尔,为堂弟帕特罗克洛斯报了仇。
整部电影中,因为爱,仇恨也被一步又一步的激化。

http://s1/mw690/5defe1ebtdcfb25d3da50&690
 澳大利亚女演员Rose Byrne,在《特洛伊》中扮演女主角,特洛伊美女布里塞伊斯(Briseis)。

http://s7/mw690/5defe1ebtdcfb2f0810f6&690
阿喀琉斯(Achilles)是影片中人们最喜欢的角色,奥斯卡奖得主:希腊联军的英雄。阿喀琉斯不为希腊的任何国家战斗,只为荣誉而战。他参加攻打特洛伊的战争也是为了名垂千古。
       阿喀琉斯与特洛伊女祭司布里塞伊斯的爱,成为《特洛伊》的一条主线,并且是比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更加惊心动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布里塞伊斯不仅被阿喀琉斯(Achilles)健硕的身体所吸引,更是为阿喀琉斯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动情。他们两人的爱情的降临,在电影中用身体语言进行了好莱坞式的描述(注:这部影片在美国定为R 级,即13岁以上均可观看)。
       下面的这一组镜头,描述了“两个敌人,如何变成了一对情人”。
       好莱坞的经典身体语言和电影技术,可谓登峰造极: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b4fb7b8bf&690
 阿喀琉斯俘虏了布里塞伊斯,但是被阿伽门农抢走了


http://s10/mw690/5defe1ebtdcfb5af40469&690

http://s14/mw690/5defe1ebt7c7f892f3a8d&690
阿喀琉斯把布里塞伊斯留在了自己的帐篷里。 



http://s8/mw690/5defe1ebtdcfb765ea677&690

http://s3/mw690/5defe1ebtdcfb7737fbf2&690
 布里塞伊斯与阿喀琉斯沉浸在爱情里的时候,阿喀琉斯的堂弟穿戴着阿喀琉斯铠甲出战,被赫克托尔杀死了。

http://s6/mw690/5defe1ebtdcfb7d696a55&690

http://s9/mw690/5defe1ebtdcfba4b2a5c8&690
阿喀琉斯为了替堂弟报仇,单独挑战杀死了赫克托尔

http://s14/mw690/5defe1ebtdcfba78baabd&690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ba909cd5f&690
年迈的特洛伊国王夜里来到阿喀琉斯的帐篷,恳求带回赫克托尔的尸体。

http://s1/mw690/5defe1ebt7c7f919bc9c0&690
同时带走了布里塞伊斯

http://s11/mw690/5defe1ebtdcff8e0ad41a&690
 赫克托尔的父亲在儿子的眼睛放上两枚钱币、然后与小儿子亲自为他送行。

http://s12/mw690/5defe1ebtdcfbb7ad9f7b&690
影片结尾,当帕里斯(Paris)射死阿喀琉斯(Achilles)时,观众们都矛盾了:惋惜,悲伤,不知道……
       这一伟大生命的终结,不仅仅是男主角倒下了,因为这一箭蕴含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化解的,却也更多……
       荷马不朽史诗《伊利亚特》改编的影片《特洛伊》(Troy),不仅是男女主人公俊美的外表带来的视觉冲击,它把人类的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
       特洛伊沦陷时,阿喀琉斯(Achilles)不再追求名声的千古流传,而是在大火中寻找布里塞伊斯(Briseis),直至最后为了心爱的布里塞伊斯而死去。

http://s3/mw690/5defe1ebtdcfbbcc6f182&690
赫克托尔是一个悲情英雄:为了父亲,妻子,弟弟,人民,他牺牲了一切,最后牺牲了自己。 在电影《特洛伊》中,木马计进行了一点改编:赫克托尔死去后,双方约定停战12天。在这12天里,希腊人建造了一匹硕大的木马,然后假装撤军了:这是奥德修斯的一个诡计。

http://s9/mw690/5defe1ebtdcfbc3b1b2c8&690
特洛伊人把这匹硕大木马,拖进城里,举行了庆祝活动:战争结束了。但是,这是希腊联军中的奥德修斯的一个计谋:在木马里藏着一批精兵。当时帕里斯建议烧毁木马,祭司却说:“这是神的赏赐,应该将它迎接到城内”。夜里,木马里藏着的精兵出来,打开了城门,将希腊的主力部队放进了毫无防备的特洛伊城。

http://s3/mw690/5defe1ebtdcfbcbfe5ad2&690
阿喀琉斯和希腊大军的战舰,先是假装离开,放弃了海滩的军营,船队躲藏在远处的海湾里。木马和木马里的希腊精兵进入特洛伊城之后,希腊的战舰也返回了岸上:希腊军队终于攻进了特洛伊城
       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最终以特洛伊的彻底毁灭而结束了。
       电影《特洛伊》中,阿伽门农和奥德修斯的军队,对城市进行了屠杀和焚烧。
       但是,阿喀琉斯的军队没有参与这些暴行,阿喀琉斯只是四处寻找他的爱人,布里塞伊斯。

电影《特洛伊》的结尾,也是曲折动人的。阿喀琉斯疯狂地四处寻找布里塞伊斯,因为阿伽门农(Agamemnon)想抢走布里塞伊斯。
       最后,阿喀琉斯找到了布里塞伊斯,从阿伽门农及其卫兵手里,救出了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正在为布里塞伊斯治疗双腿的伤口时,帕里斯用弓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踝,布里塞伊斯大声阻止她的堂兄帕里斯,但是,帕里斯继续一箭又一箭的射向阿喀琉斯的身体。
       阿喀琉斯,没有还击帕里斯,只是关心他心爱的布里塞伊斯的伤势。
       最后,心胸如大海的阿喀琉斯催促帕里斯:必须赶快把布里塞伊斯带走,离开火光冲天的特洛伊。
       所有的特洛伊人都逃走之后,阿喀琉斯拔出了身上的箭,只剩下脚踝的一支箭没有拔出,就死去了。
       希腊士兵们找到阿喀琉斯的尸体时,他身上只有脚踝上留着一支箭。美国影评:这个结尾“符合了阿喀琉斯死于年迈的特洛伊国王夜里来到阿喀琉斯的帐篷,恳求带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上的一支箭的神话传说”(fulfilling the myth that Achilles was killed by a single arrow to the heel)。
       第二天,希腊军队为阿喀琉斯举行了葬礼,在那个年代凡是英雄火葬前人们会在他的双眼放上两枚钱币、以示敬意。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bfa6f7b2f&690
在特洛伊城失陷后,阿喀琉斯不顾一切四处寻找,从阿伽门农及其卫兵手里救出了布里塞伊斯。

http://s3/mw690/5defe1ebtdcfbfdbd9d22&690
 帕里斯正在准备用弓箭杀死阿喀琉斯。

http://s14/mw690/5defe1ebtdcfc018c820d&690
 布里塞伊斯大声呼喊,阻止帕里斯向阿喀琉斯射箭。

http://s16/mw690/5defe1ebtdcfc05b3611f&690
阿喀琉斯中箭的时候,仍然紧抱着布里塞伊斯。

http://s11/mw690/5defe1ebtdcfc08b1ad2a&690

http://s4/mw690/5defe1ebtdcfc09f21af3&690
布里塞伊斯,在身上多处中箭的阿喀琉斯即将死亡时,辗转缠绵,难以割舍,令人动容:当真正的爱情来临时,两人却面临着生离死别,人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了……
       阿喀琉斯的身上,不仅仅体现出爱情,还有亲情和人性的光辉。
       阿喀琉斯的流芳百世,不仅仅在于他的天下无敌,还有他的悲天悯人的善良与爱。

http://s8/mw690/5defe1ebtdcfc0d91ff87&690
 虽然为了替堂弟报仇,阿喀琉斯杀死了他恨之入骨的赫克托尔(Hector),当年迈的特洛伊国王前来乞求要回儿子的尸体的时候,在特洛伊国王的真情感动下,阿喀琉斯归还了赫克托尔的尸体和布里塞伊斯。
       当特洛伊城沦陷时,阿喀琉斯在特洛伊城里遇到了一个普通士兵,这个士兵向阿喀琉斯祈求,只说了一句话:“我还有个儿子,放了我吧!”这是最令人难忘的台词之一:假如没有儿女,一个抵抗了整整十年的特洛伊战士绝对不会乞求敌人给自己一条生路。因为父爱,这位战士放弃了尊严。悲天悯人的阿喀琉斯,也仅仅回答了一句话:“赶快逃出去!”这也是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台词之一。
       残酷中,不失人性,敌对中,不失爱情:
       这,就是深深埋藏在人们心底的共同人性……
       阿喀琉斯的故事,因此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仍然被人类歌颂。
 
       与忌讳谈论“爱”的东方文化,完全不同。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个文明,一开始的动力源就是爱。
       希腊神话:世界的本源处于最初的“混沌”,
       正是由于“爱”,使得混沌分成为天空和大地。
       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直到基督文明,都是既有恨,也有爱:
       东方文化则始终没有或回避或忌讳。
       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到好莱坞的《特洛伊》,都是既有恨,也有爱:
       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差别。
       正如某些权威的说法:(西方文化)“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
       希腊文明,的确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文明。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喀琉斯抚摸着被自己杀死的赫克托尔的尸体,他轻声啜泣着:安息吧,我的兄弟。他只是一个人,这个瞬间,和神无关。 
电影中,我只看到了两个人:阿咯琉斯和赫克托尔。彼德森也许只愿意我们看到这两个身处战争旋涡中无法逃避自身悲剧命运的英雄。
 
悲剧首先在于无法选择的命运和自身内心挣扎的冲突。阿咯琉斯注定是个战士,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中的荣誉。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是为某一个人而战,我是为了全希腊,我是为了希腊的战士和他们的妻儿而战。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还会有爱情的发生,他的温情脉脉和被夺取的惨痛欲绝让他在战场之外同样显得高贵。他甚至已经选择了逃避这场战争,尽管痛惜战友的牺牲,尽管痛心生命的践踏,可是他依旧按捺住自己沸腾的战火。他最后倒下了,为了拯救一个女人。他钻进木马的唯一目的竟然就是找到并且保护这个女人。他奔跑在这个被厮杀抢掠的城市,目光急切,呼喊悲戚。这个时候我感怀于一个神的人性回归。 

赫克托尔同样充满着高贵和悲凄的命运,这该是西方艺术的一种主脉络了。赫克托尔该是电影中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代表了。从允诺承担弟弟的行为后果开始,他就已经知道城邦和自己的命运。尽管他鄙视弟弟的怯懦,可是作为兄长他承担了罪责;而在误杀阿咯琉斯的堂弟后,他坦然地接受挑战,走向死亡。他让他的士兵明白一个男人的尊严:维护自己的荣誉,爱护自己的妻儿,保卫自己的国家。做个简单的男人,是那个时候多么难以实现的梦想!
两个男人用生命谱写了一场神话战争中的人性悲歌。

点击《特洛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这里欣赏这部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