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也不能让孩子被忽略,老师您也不能例外

(2009-03-10 08:11:15)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学和堂堂专栏
    学学是个乖巧的女孩儿,因为父母工作特别忙,一直寄宿在幼儿园,只有周末才能见到爸爸妈妈,有一天,学学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非常想和爸爸妈妈通个电话,于是她鼓足了勇气向自己的班主任刘老师借小灵通。刘老师正在忙乎,随口应了一声“奥,等一下”,随即就忘了。学学惴惴地跟在忙碌的刘老师身后好长一段时间,再次鼓足勇气问了刘老师,可这回老师却甩下一句“不行,我暂时要用”就进了办公室,但是,学学分明看到刘老师的小灵通就躺在教室的讲台上。学学站在走廊上伤心地哭了,同班同学小东知情后,主动地将自己的手机借给学学,并且还帮助学学拨通了给爸妈的电话。
 
    当听完她的叙述后,我的眼里已满是泪水。泪眼中始终晃动着走廊上那位无助的、哭泣的小女孩的身影。她是在为想念亲人而哭吗?显然是的。她是在为老师对自己的忽略而哭吗?我想,6岁的小姑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事后我问她,老师坏不坏?她说,不坏,只是老师说话不算数,又太小气了!“说话不算数”,“太小气”,这就是6岁的小学生通过这件小事所能作出的对老师的判断。

    我们经常以繁忙为借口忽略身边的孩子的要求,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少不更事”而忽略孩子的想法,我们也经常以一己私利违背自己的职业原则而忽略孩子的健康成长。说实在的,做教师的没有不忙的,尤其是做一名好班主任,可是,对教育者而言,“教育无小事”,当你帮助孩子拨通亲人的电话的时候,你也就成功地实现了对孩子的一次互助互爱的教育。孩子是“少不更事”,可是正因为“少不更事”,白纸一张,才显得清纯与可爱,才显示出了教育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份量。至于教师违背职业精神,矫揉造作,那么,当你将矫情与伪饰当作自己的美丽外衣的时候,你的教育真诚和责任以及良心便也没了。

    好在现在还有能主动伸出援助的小手的小东同学;但是,如若我们一再放纵这种残忍的“忽略”,那么可爱的“小东”们的一颗颗温柔关爱的心灵也会结上冷漠和虚伪的坚冰。到那时,鲁迅先生的那句深沉的“救救孩子”的呼唤,定会毫不留情地像铁锤一样锤击咱这些为人师者的灵魂。

    孩子的心灵其实是敏感而脆弱的,我们没有放在心上的不经意间的小小忽略会让孩子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从生活中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细节中,捕捉到教育的真意。把孩子平等看待,答应的事必须做到。这样一来,从教师自身做起,会起到很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不要以孩子小想不了那么多为借口去忽略孩子,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是单纯的,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需要家长用心去呵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