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节。
爬上了驴鞍岭长城,站在驴屁股上远眺驴头和驴鞍部分,最远处驴头上有个残损的敌楼,是响水湖西段194号敌台。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队友给我拍了一张爬墙的照片,今年71了,在此留念。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没有往驴头那边爬,用长焦头拍了一下特写。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队友拍的驴头部分的长城。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从上面下来,开始往西边去,向驴鞍岭口方向沿着长城走,这里有牌子,禁止攀登。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将近两米多高的雉堞十分雄伟、厚重。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最高处是响水湖西段195号敌台,这是一个拐角敌楼,长城在这拐了一个90度的直角。这个楼门是朝东的,门匾已无,敌楼个头挺大,是个3*5眼的规格,比磨石口将军楼体积大。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敌楼南侧的楼门和箭窗。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领队无人机拍的这个敌楼,可以清晰看出这个拐角楼位置十分重要。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敌楼的中室,是架横梁,铺木板的结构,和磨石口将军楼差不多。但是登楼没有蹬道,用的是梯子。还能看到铺房的内墙还刷了白灰。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箭窗一侧的回廊,保存完好。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楼门的门匾被盗取后,券砖缺失了,形成酒瓶状楼门。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过了响水湖西段195号敌台,往南走,不远有一处城墙塌了,过时要小心,有一个女队员就踩下了一块活石,轰轰隆隆的滚下去了,声音挺大,吓人。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望驴鞍岭、水坝和通往擦石口一线的长城。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面是响水湖西段196号敌台,是个3*5眼的规格,保存尚好。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敌楼附近有进兵便门,古籍中有一种说法叫“随墙发券里门”,保存尚好。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便门的外景,可以看到离敌楼很近。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敌楼中室也是架横梁,铺木板,上建楼橹,四面是箭窗回廊。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箭窗一侧的廊道,4个箭窗是开放的,一个是假窗。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就是那个假窗,在里面看是券窗,外面看就是两个射孔,下面的孔有何用途不确定,因为是平直的,弓箭射不到下面。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敌楼的另一面。
在这个敌楼的另一侧也有一个随墙发券里门。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面又有一个敌楼,应该为响水湖西段197号敌台。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个敌楼有个不同,就是没有门匾,而且结构也和其他敌楼不一样,可能是后建的。这个敌楼为3*3眼的规格,结构是三条纵向的拱廊,楼门位于偏于一侧的拱廊。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间的拱廊没有通到对面的箭窗,有道墙堵在一边,那里建了登顶的蹬道。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那堵墙的背面,有蹬道通往楼顶。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楼顶有铺房的残基,楼口开在铺房内部。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楼顶回望响水湖西段196号敌台。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197号敌楼的另一面,没有门匾,也就是说它没在正常排列的敌楼序号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过了197号敌楼,城墙拐向沟底,下面是响水湖西段198号敌台和199号敌台,这两个是驴鞍岭口两端的镇关楼,敌楼之间有条水泥路穿过,那里就是驴鞍岭口。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段下坡很陡,又都是碎砖和白灰渣,很滑,要格外小心,很多地方需要臀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队友拍的,坐在地上慢慢下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响水湖西段198号敌台,由于坡度太陡,敌楼一侧楼顶与城墙齐平,一侧楼门在城墙之上。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198号敌楼上的铺房山墙,从城墙上就能过去。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个敌楼结构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中室为架木梁铺木板,上建楼橹,四周为箭窗回廊。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个敌楼是2*3*3*4眼的规格,和城墙齐顶的一侧只有一门一箭窗,两侧各有三箭窗,朝向关口一侧是3箭窗和1个门,这是关口一侧的回廊。
这是198号敌楼的关口一侧,3个箭窗,1个楼门,有匾额的砖框。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驴鞍岭关口的另一侧是响水湖西段199号敌台,是个3*3眼的规格。下面的水泥路就是关口的通道。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关口处修路,把关城拆了,是个断头墙,不好下。我们就紧贴着城墙边上塌掉的一层包砖,踩着窄窄的一层砖的宽度下到城墙下面,稍微往后一仰就麻烦了。
这就是开公路毁掉的驴鞍岭关口,真是可惜,它的原型应该和大榛峪关口一样。
这里是西距磨石口关1公里处的驴鞍岭口,《四镇三关志》<昌镇形胜·乘障>载:“黄花路,隘口一十有七。渤海所下,……驴鞍岭口,永乐二年建,通步,缓。”就是说当年这里只能步行通过,不是冲要之地。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关口另一侧有文保碑一座,刻着“长城<大榛峪段>”,也就是说在关口西侧属于大榛峪段,关口东侧为响水湖段。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长城网标注的响水湖西段199号敌台,它的标注与文保碑的标注不一样。这个敌楼我没上去,准备以后再走磨石口到大榛峪口的穿越中细看。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顺着水泥路往南走,返回响水湖景区门口我们停车的地方,在这里回望驴鞍岭口。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我们领队无人机拍的驴鞍岭口,近处是关口和两侧的镇关楼,一条水泥路从中间穿过,远处右面红线处有一道石墙,据说是北齐时所建的长城。红圈处有块不规则的长方形,那是驴鞍岭堡。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长城网上,今天我们走的这一段的长城示意图,左面紫色的一段城墙,就是所说的北齐长城。由于当时不知道,就没去踏勘。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沿着水泥路往村里走,路边看到了文保碑“长城<驴鞍岭城堡>”。
驴鞍岭堡位于大榛峪行政村云岭自然村北,为守护驴鞍岭关口的官兵而建。据说城堡东西宽60米,南北长68米,南面开设两门。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 [转载]响水湖磨石口,驴鞍岭口长城之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城堡南面的残墙,城堡范围基本看不出来,堡内种的都是果树,就是无人机航拍还可看出。
我们是从对面的铁牌楼下面来到景区停车场,铁牌楼上写着“连云岭民俗旅游村”,这里是大榛峪云岭村,也是怀柔公交车的云岭站。
我们这50多人分成了大约三条行走路线:一些人进了景区沿长城往东走,到了蝴蝶结(长城驴友的俗称)那里折返回来。大部分人是在景区跟着领队走,也就是我走的路线,从云岭村出来。还有一部分人是从景区往西穿越到大榛峪口返回。
这是六只脚记录我的行走路线。全程8.3公里,爬升390米。路线中有一段缠绕的黄线,那是在景区里转悠,上面有个橘黄色尖角,那是去龙王庙。
我们在这找到大巴车,下午5点45分等齐人后发车回京城里,晚上7点左右到家。这一趟我发现了从景区穿越到大榛峪的路线,抽空和朋友再走一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