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本土,美国科学哲学家劳斯所创立的科学实践哲学已经被学界广泛认可,不仅出现了关于科学实践哲学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和著作,而且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基础来阐释科学哲学问题的论著也开始大量涌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科学实践哲学有至少四个基本特征:1、反对表征主义、反对理论优位(against
representationism and theoried-domination),强调科学除了是知识以外,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介入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2、强调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反对普遍主义的科学观;3、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4、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立场。而且其哲学形态也与英美分析形态的科学哲学不同,这是一种半诠释学的形态,是一种力图在英美科学哲学与欧陆科学哲学两种形态之间架桥的形态。科学实践哲学的出现,与其他后现代的哲学一起,极大地改变了科学哲学当代的发展与走向。由于后现代主义有很多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在一篇短文中需要讲清楚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也不是易事。所以,现在我们简要的讨论以上四个特征中的前两条特征,指出这些特征性观点立场对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意义。
第一,反对表征主义和理论优位的科学观。科学实践哲学这个立场和观点有什么意义?我认为,首先,反对表征主义科学观,是对以往科学哲学发展的一剂清新剂。劳斯认为,以往的科学哲学大都持有表征主义科学观;我以为,科学哲学自逻辑实证主义起,其表征主义最甚,到分析哲学为其形态的科学哲学,非表征主义的科学观已经完全不能被其所容纳。在表征主义科学观里,只有成熟的、理论形态的科学才能成为其研究对象,其他形态完全被其排斥出去。因此在表征主义科学观里,只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才能被称为科学,如物理学。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这样做法对不对呢?它有可能忽视了和遮蔽了什么呢?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忽略了科学更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更多的成果不是检验和建立理论,而是在实验室里开发出工具、发现和发明各种物质性成果,介入自然界,介入社会;科学实践才是科学更大的成分和样貌,而这一样貌被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所忽视和遮蔽。所以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实践哲学恢复了科学本身的样貌,把被表征主义科学哲学颠倒的科学形象再颠倒了过来。科学实践哲学这一功绩不可谓不大。第二,强调实践是科学的基本维度,就把研究的目光首先投向了科学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和实验室,这一新的转向,使得科学哲学关注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发现了原本在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视角下发现不了的新东西。如实验室原本在以往的科学哲学中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研究,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因为在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看来,实验室只是或至多只是科学家展开实验研究的场所,场所有什么好研究的呢?而科学实践哲学借助SSK实验室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独特的视角,立刻发现,实验室对于科学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只有定位于实验室,我们才能发现当代科学的求真、求力的特征和背后隐含的各种意义。如实验室科学文化对于科学家的塑造作用,实验室实践里当代科学规矩对于科学家的规训和培养的意义,等等。只有继续按照科学实践哲学(包括科学实验哲学、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等等)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才能深究出其更深的意义。
第二,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批判普遍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观。科学实践哲学这个立场和观点有什么意义?首先,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知识是一种普遍性知识。所谓普遍性知识,就是这种知识的产生与辩护与任何地点、条件和情境无关,适合一切地方,放之四海而皆准,其真理性与地方性无关。而科学实践哲学认为,这种普遍性知识是一种科学制造的神话和幻像,根本没有普遍性知识,有的都是各类的地方性知识。现代科学是以实验室和数学化为其条件和基础的“实验室抽象化知识”,由于现代科学与资本和统治权力的结合,现代科学把实验室和数学化向自然和生活世界推广,按照实验室改造自然、生活世界和社会,把当代的世界做成了人工化的世界。人工化才能按照实验室和数学化的条件,整齐划一地把这种抽象的知识到处运用,而这种知识的当代到处运用,反过来又造成一种普遍化的幻象。加之人们从小就在科学教育下接受其知识规训,这种普遍性的幻象已经成为我们的洞穴假象和缺省配置,很少有人对此假象怀疑和批判。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能够指出这点,实在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哲学之幸。第二,地方性知识观,给予各类知识以平权的地位,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观在知识理解方面的统治地位。在学界,我们一直都有着关于“李约瑟问题”的困惑和纠结,许多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答。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一经提出,则从新的角度给予各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上产生的知识以科学的合理性解释。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一切能够有效的处理本民族与其周遭的自然界之关系的实践知识和活动都是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活动。只不过由于知识是地方性的,是与其周遭的环境、条件和介入其中的人相关,因此它们都有不同的形态。在这样的地方性知识观中,李约瑟问题被消解掉了。反过来,各个非西方民族,也都有自己处理自然的知识以及实践方式,亦即独特性的本土化的“科学”。其实,就是西方古代和中世纪,也没有李约瑟意义上的西方近代科学,西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科学,就是商业资本、权力与科学数学化结合的地方性知识产物。科学实践哲学赋予各民族与自然打交道有效的方式和知识以科学知识的地位,以及把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一样称为地方性知识,给予自然知识平权的认识,对于非西方科学知识的认可与地位的承认,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地方性知识观的建立,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许多学人和社会上的一般人士质疑自己民族中的一些知识,认为这些知识不是科学,至少比起西方现代科学而言,有许多不足,不够精确、文化特征太强,不是科学,掺杂迷信、巫术等等;我以为,对自己的传统知识持某种批判态度和质疑,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各个民族的知识状态和文化状态,而不要用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态度,看待非西方的知识。比如,中医学知识,已经在中国大地运行了数千年的历史,在西医学介入中国之前,是中国人处理自己的身体健康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如若这样的医学无效,中国人在近代到来之前早应该死光了,但是事实恰好相反,说明中医学就是古代到近代之前中国人的本土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我们现代的学者和社会应该从中进行继承、总结、甄别和挖掘,而不应该采取毫不说理的方式一棍子打死。中医药的许多问题,如假药、药效减低,以次充好、中医培养等问题,恰好是由于现代科学、资本求利和权力勾结造成的,而不是中医学本身的问题。
总之,在一篇短文里,我们不可能把科学实践哲学建立的当代意义都阐发出来,并且阐发的极为清晰和深刻,有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科学实践哲学的可以查阅劳斯的几本著作:《知识与权力》、《涉入科学》以及还没有翻译成为中文的:《科学实践何以重要》和2015年新出的Articulating
World;还可以阅读我们所著的《复归科学实践》。当然,近年来,也有滥用“实践”概念的诸多地方,不是一切都是实践,实践是有特指含义的。也希望运用科学实践哲学解释时,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