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日参加半段第三届北京研究生科史哲论坛

(2012-11-18 10:01: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开会
    昨日下午三点赶到中国人民大学(上午未能参加,是由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学科建设会议,对于我们学科发展极为重要的一次定调和发展空间确定的会议),参加了半段第三届北京地区研究生科史哲论坛。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现在第三届是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整个会议议程如下:

第三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2012)会议日程

 

时间20121117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日程说明

1、  本届论坛报告分为大报告和小报告两种。大报告4组,每组4报告人,每个报告人发言12分钟,评论人评论5分钟,4个人集中提问12分钟,参与评奖,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优秀论文;小报告2组,每组3个报告人,每人8分钟,无评论,3个人集中提问6分钟,不参与评奖。上午安排有2组大报告;下午2组大报告,两组小报告。

2、  论文评奖,每组大报告评选出一个优秀论文。在本组报告提问结束时,请小组评奖负责老师将写有优秀论文的题目、作者的评奖单交予会务组同学。

 

8:008:40 签到、领取材料

 

8:409:00 开幕 主持人: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致辞

吴国盛(北京大学)致辞

 

9:009:10 集体照相

 

9:1010:30 1 科学哲学专场 主持人:郑珏垚(中国科学院大学)

吴展昭(中国人民大学)普兰廷加的保证学说的评析

评论人: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晓青(北京师范大学) 关于疼痛状态的哲学分析

评论人:张君 (北京理工大学)

 

张涛(北京化工大学)从对索伯-威尔逊模型的批判入手浅析利他行为进化难题

评论人:奉公(中国农业大学)

 

王振(北京师范大学)论石里克证实原则的有效性

评论人:廖苗(清华大学)

 

本小组评奖负责人:奉公(中国农业大学)  

评奖小组成员:蒋劲松(清华大学)、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君(北京理工大学)、白欣(首都师范大学)

 

10:3010:50 茶歇

 

10:5012:10 第二场 科学技术与方法论专场 主持人:胡翌霖(北京大学)

黄兴(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扇车类型考察与性能研究

评论人:张明国(北京化工大学)

 

樊小龙(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牛顿三棱镜实验与颜色之谜的破解

评论人:韩连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绪涛(北京理工大学) 蜈蚣博弈悖论成因探析

评论人:李元明(中国人民大学)

 

刘剑凌(清华大学)回到问题本身——半费之讼的法律本质

评论人:陈晶晶 (中国人民大学)

 

本小组评奖负责人:张明国(北京化工大学)

评奖小组成员:韩连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志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张峰(北京理工大学)、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柳林(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

 

12:1013:30 午餐

 

13:3014:50 第三场 科学思想史专场 主持人:李帅(北京师范大学)

蒋澈(北京大学)莫斯科函数论学派的思想背景

评论人:符征(河南大学)

 

任安波(中国科学院大学)论丹皮尔的科学中心及其转移思想

评论人:袁江洋(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

 

陈丹阳(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母亲河”的塑造——从黄河意象嬗变看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地理观念的转变

评论人:胡翌霖(北京大学)

 

李金湜(北大医学部)我国近代生理学学术谱系研究——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理学系为例

评论人:刘兵(清华大学)

 

本小组评奖负责人:刘兵(清华大学)

评奖小组成员:袁江洋(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孙永平(北京大学)、王巍(清华大学)、江洋(北京理工大学)、符征(河南大学)

 

14:5015:20 小报告1  主持人 邓哲(北京工业大学)

路卫华(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般的“科学表示”与特殊的“心理表征”——科学与科学哲学中对“representation”的翻译与理解

王志佳(北京化工大学)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关系之方法论初探

王子明(中国科学院大学)论人类的本质

 

 

15:2015:40 茶歇

 

 

15:4017:00 第四场 科学、技术与社会专场 主持人:李彦昌(北大医学部)

  烨(清华大学)协同学及其方法论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应用和展望

评论人:胡明艳(中央党校)

 

林祥磊(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内外生态学实验的分类概况、欠缺及其完善

评论人: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

 

杨发庭(中央党校)生态价值观与生态文明构建

评论人:肖显静(中国科学院大学)    

 

赵俊海(中国人民大学) 技术想要什么——凯文•凯利的技术哲学述评

评论人:练新颜(清华大学)

 

本小组评奖负责人:肖显静(中国科学院大学) 

评奖小组成员: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王巍(清华大学)、胡明艳(中央党校)、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张风帆(北京工业大学)

 

17:0017:30 小报告2  主持人:王洪见(首都师范大学)

  响(清华大学)印章文化产业的两极(未能到场),替换为  徐源(北师大)内蒙古地方戏剧中的科技作用  

徐丁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二战期间美国青霉素生产的工业化

  沐(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周作人散文中的博物学

 

17:3017:40 茶歇

 

17:4018:00  闭幕 主持人:吴展昭(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论文颁奖:吴彤(清华大学)

总结发言: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

闭幕发言: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

 

18:0020:00 晚餐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技哲学研究所

第三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会务组

20121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