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道长依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解释“运动”与“练功”的根本不同,从而区别出来了西方“健身”与中国人“养生”的质地差别……
无话不说:“这么说来,道长,运动就是比较低级的一种状况,好像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运动,锻炼了……”
人马座笑:“你这么理解就太偏激了,道长没有这么说,是在相比健身,我们中国人的养生观念更为全面和高级。都知道可口可乐没有茶好,问题多多,但也不是说可口可乐就不能够喝了,一个是解渴,一个是滋养生命……”
“对,是这样,”道长点头,“运动不是不好,是相比于我们道家的养生,还不够好。运动的理念和效果,相比我们的功法,就差多了。适可而止的运动还是好的。道家的功法,产生的是身体的整合力,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调整。比如,简单举例,仅仅是一个桩功,或者是走功,就可以调整,改变人的高血压状况。
“我们中国人向来提倡的是‘柔性运动’,而平常我们大部分人涉及的,都是‘刚性运动’,激烈,刚硬,容易造成身体肌体的不同部位损伤。为什么‘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专家们,世界冠军们,在生命长久这个问题上都没有突破性的表率?直白的说就是他们都不那么长寿,没有成为长寿冠军。因为在种种刚性的运动中,他们透支了生命的元气。我们中国人是最看重元气的,我们认为这是支撑生命长久的源泉。运动可以使我们身体的肌肉与骨骼发达,但是过度的运动会透支我们生命的体能,由透支而产生衰竭……”
小男:“道长,是元气在支撑我们的生命吗?”
道长:“引申一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气一元论。我们的祖先无论看待宇宙,还是看待生命个体,归纳到根本,都是气一元论。气构成万物,气为一切生命之本。我们说对于生命的描述,说一个人‘气势磅礴’,‘气贯长虹’,说某人‘正气凛然’,‘浩气长存’,还有一个人生命结束了,我们说‘断气’了,等等,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这个气是生命的本质,我们每个人生命与生俱来的‘先天之气’,就是‘元气’。后天之气,是‘营气’,‘卫气’,‘荣气’……”
“什么什么?道长,请你说慢点……”大家纷纷为这几个对于我们红尘之人极为冷僻的词汇困扰。
道长大致解释这几个字的写法与意味。
(资料:卫气,主要由生命诞生之后,后天水谷之精气所化生。卫气主要有三个方面作用: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3,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相对恒定。“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
“营”意为营养、营运。营气的主要作用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道长:“生命消失了,‘断气’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既是元阳走失,生命完结。所以‘气’,是我们生命的本质。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宇宙的本质。西方提倡的‘运动’,健身,是刚性运动,人体外在形体的运动,我们提倡的是柔性运动,是生命体的内在运动……”
胖子:“太极拳是柔性运动吧?”
道长:“当然是。太极拳是极高级的,并不是现在你们看到的,犹如‘舞蹈’一般的表演。为什么我说现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太极拳舞蹈’?因为其中几乎已经没有了气的运行。原太极拳是属于道家内丹功的,是‘以拳阐道’,以拳揭示生命的道理。这个内涵,以及对于生命的直接,只有我们中国人是这样来思考,看待,反映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的……”
小男:“道长,你的意思就是刚性运动并不能够长寿,但是我们的柔性运动可以?”
道长:“简单的说是这样。柔性运动是我们修炼的一种,目的是结合修炼的其他方式,达到‘后天返先天’,我们练的就是气。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药补不如气补’。还有一句民俗:天有三宝……大家知道这俗语吗?三宝是什么?”
我们这帮生活在俗世、却说不出民俗的修行人,目瞪口呆着;像头几日瞠目结舌得答不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素……
道长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我再问你们一遍,这精气神意味着什么?我们人体的什么?”
瞬间活跃了,大家终于长了记性,纷纷开口:
“精是物质,是我们的身体;气是能量;神是意识……”
道长笑:“对,精就是形之精华,是构成我们生命形体的精微物质;气是我们能量系统,是我们生命的磁场,是产生我们的生物电,生物波的;神,简单的可以说是我们的意识系统,从我们道家的认为,有全方位的意思,意识只是它其中的一个方面,单意识就分有很多的层面。神也是心,所以有安心,也是安神的意思……”
无话不说:“道长,其实我刚才的疑问还没有说完……”
大家笑。一人:“都说这么远了,还记得么……”
无话不说依旧保持严肃:“我的意思就是这样,相比运动,道家的功法更棒,更好。但是,为什么这样‘高级的运动’知道的人有限,而所谓‘低级运动’反而相当的普及?”
道长:“这和你刚才说的为什么西医传播面大,而道医的传播面却那么小,是一个道理。成本的问题。修行也是需要成本的,时间的成本,而且对于初始者来说,它没有球类的,田径的,游泳的等等运动那么有趣。修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枯燥的。就像人们的简单理解,对于‘药’的直接需求一样,药的效果越快越好,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说。在修炼与运动的问题上,运动的快感,乐趣,相对于练功过程比较漫长的入静,花费时间静心,调整呼吸,调整身体状况,调整心灵来说,运动更能够让当代的人接受。但是修炼所带来的对于生命整体的好,却不是任何的一项运动所能够同日而语的。养生是中国人对于生命的认知。健身,健美,是西方人对于生命的认知。”
无话不说点头,并自言自语:“养生确实是好,但是修炼太耽误事,半天了站在那一动不动,是有点受不了……”
道长:“你没有时间养生,你一定会花费更多时间去治病啊,这个道理懂不懂?我平时和人说‘来参加一个养生班’,每天花多少时间练一个什么功,大部分人的直接反应就是‘我没有时间……’,或者问‘什么什么班需要多长时间?要几天?”而那些身体跨了的,由于积劳、积怨成疾的,得了大病的,他们见到我从来不问‘这要花费多长时间’,他们关心的都是另一个问题:‘我还能够治好吗’?是不是这样?”
无话不说:“好吧,是这样。不是我没有良知,我现在是在讨论问题,请道长你答惑解疑。我的问题还没有说清楚……”
笑……
无话不说:“那,这精华的,好的东西,人要是不生病,它就与世人无缘了?或者说,与大部分人无缘了?与健康的,还没有生病的人就无缘了?”
道长笑:“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难道不代表世人吗?你们这些人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因为得病了才到这里来的啊。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文明,文化,是能够被这么大的一个人群(指所有的中国人),保留了将近五千年而不断的呢?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需求与特征。所以我说,在这个世纪,现代的西方文化必定要与古老中国的东方文化,道文化产生结合,对生命产生全新的认识,共同推动……”
无话不说:“何以见得?”
道长:“所以,21世纪世界科学组织提出了‘预防医学’,提出‘人类医学新成果不是用来治病,而是不让疾病发生’的新概念。我们终于到达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世纪。而这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在哪里?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在于滋养’。这是中国人的生命概念。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生病是不可控的,而且疾病也已经‘智能转型’,它越来越聪明了,产生抗体越来越快了,每年都有新的病种被命名,但是我们每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养生是可控的,每天花费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