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仅仅如此 118(上)
(2009-06-29 12:04:1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搜索生命 |
今天内容偏长,又是分拆为两个了……
关于书的第二部,海南出版社说将在7月上、中旬上市。
上文:道长讲述,不眠夜示范,解释了整个的“睡功”过程。
道长连带着讲到了静坐功的重要。
亚女听罢、急迫地:“静坐,打双盘,是为了什么呢?我特别想了解静坐功的作用……”
待不眠夜回坐到自己的蒲团,道长才开口:
“我只能先简单的解释一下:静坐双盘,是为了在练功中能够始终保持真气活跃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身患疾病时,我们经常处于头重脚轻、步履踉跄的状况。此时浊气在上、清气在下;在我们双盘之时,却可以保持上虚下实,也就是下盘稳固,上身自然空灵的状态。此时自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周身真气异常活跃。”
大家纷纷试着盘腿。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做到双盘,有几个可以做到单盘。
时间飞快过去……
小洁:“道长,你还有时间回答我一个问题吗?现在没有人问……”
道长笑:“没有人问,时间也剩下不多了。请说吧,你有什么问题?”
小洁:“你总是说不要有分别心,不要以好与坏来区别事物,一切都是来成就我们的,那是不是连善和恶都不需要分别了呢?”
道长:“善和恶是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就像阴和阳一样,它本无对错。当这原本无对、无错的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万有的世界展开了,文明进步了。究竟怎么来看待善与恶?并不是一个事情出现了,它就是恶的,或者它始终就是善的,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还有像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中国的文化里面本身就有一个不断变化,事物不断运动的辩证关系。善和恶简单说就是因为我们有个体差异。是每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待。作为人也好,其他生命也好,众生本来是平平等等的。一切的好坏对错,都是我们人类在一种个体意识下区分的各种各样的状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生老病死,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都是道的体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它都是客观的存在,而且都有它们命定的价值和命定的原因。”
道长停顿下来,看着我们,估计我们对“它们都有命定的价值和命定的原因”会疑惑。
道长:“比方说螳螂捕蝉燕雀在后,燕雀后面还有吃燕雀的东西。科学家说这叫生物链,我们的解释是有很多东西它是命定产生,它必须那么做。而一旦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去简单看待与理解,把这种客观狭隘了,赋予了它很多与更大的成因,或者说更为客观的事实不相符的局部意义。”
(成书于汉代的《淮南子》有一则讲述,之前的宋国,有一户三代行善、从没有放松过的人家,无缘无故的黑牛生下了白色的牛犊子。家人非常不理解,就请教一位先生——估计是通晓天、地,阴、阳之理的高明人。先生回答说,“此吉祥,以飨鬼神”。一年之后,这家人家的父亲无缘无故的眼瞎了,家里的黑牛再次生下了白色的牛犊,家里盲眼的父亲再次派儿子去询问先生。儿子回父亲说,“之前问了先生,说是吉祥的事情,结果你的眼睛盲了,现在还要去问吗?”父亲说,“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和。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儿子又去询问了,先生依旧回答“此吉祥,复以飨鬼神”。他们依照先生的交代而做。一年之后,儿子也没有原因的眼盲了。之后发生了战争,楚国围诚攻打宋国,满城陷入巨大灾难,“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战事过去之后,父与子的眼睛都好了,能够看到了……)
一人:“那对善于恶的区别,其实是我们人很片面,很狭隘的一个理解?”
道长:“首先,要清楚我们这是在哲学层面的讨论,而不是道德的,政治的,人类社会层面的讨论。我们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我们的所知,所觉的局限性。更大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就像更大的世界我们看不见,更大的声音我们也听不见,更多的色彩我们也识别不出来。这个宇宙的道理,怎么可能是仅仅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呢?正是因为我们简单的相信了我们自己的感受,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区分这是一个善人,他是一个恶人。由此类推这个善人所做的事情,那个恶人又做了什么。这是错误的。
“我们说一个人如果可以开碑裂石,八步赶蝉,功夫可以飞檐走壁,或者医术超群能够生死人、肉白骨,立竿见影,这个人肯定是高道;如果还有一个人通经天纬地,奇门数术非常精准,方寸之间心怀天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者体证金丹大法,优游于尘寰之中,也是高道;还有深契宇宙生命不二法门,识穷天下,往来古今,夫物芸芸,皆能以道观之、以一贯之,这也是高道,这三种高道,是一回事吗?
“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理、法、术。理是道理,法是方法,术是技术。理、法、术的三才划分,现在的中国人大多都不懂了,但是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有,那时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明白。
“而我说的这三种非常高明的人,实际上是理、法、术三个层面上的高道,他们不是一回事。理法术也叫道法术,有的人是通道的,那他就是理、法、术圆融的;有的人是通法的;有的人只是停留在某个技术的层面上。像这个会飞来飞去的武功高手,他是高道,但是只是一个高明的功夫师、郎中,或者法中通一术,一术精于技,他能够把某个技推入到一定的程度上去,这只是道中得一法,一法得一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