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评课稿
(2018-06-05 18:46:0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评课稿
听了胡老师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这节课,,这节课深深体现出了她优秀的教学风格,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关键处适当点拨,整堂课收放自如,老师引领的到位,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是一节让听者不由赞叹的好课!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利用迁移学习新知识。
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因此,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中,笔算的顺序以及笔算的算理完全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胡老师这节课在教学例2时先让学生试算240×20,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利用迁移学习新知,只重点强调“末尾的零怎么写”这一新知。
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胡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课堂伊始,让学生在“开心吃水果”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就是考虑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一原因。并且在练习中也设置了学生熟知的绿树开花、当医生、看大象的食物够吗等数学问题等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多学生进行评价。
不足之处:课堂估计不足,后面的知识拓展没有讲完。整堂课老师讲的还是稍多了些,节奏较快,在前面的算法引导中还可以简洁些,要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这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想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