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零2天之前,“飞豹”战机试飞员余锦旺在执行试飞任务中牺牲。今天网友贴出其战机坠毁牺牲现场的卫星照以表哀悼
http://s13/mw690/5f56caa2gdc900aa64d8c&690
余锦旺相关介绍
http://www.jeixun.com/uploads/allimg/121017/0950245328-1.jpg
坠机现场卫星图
http://www.jeixun.com/uploads/allimg/121017/09502422Q-2.jpg
坠机现场卫星图
http://www.jeixun.com/uploads/allimg/121017/0950243944-3.jpg
坠机现场卫星图
http://www.jeixun.com/uploads/allimg/121017/0950244X5-4.jpg
814号“飞豹”坠机前的照片
http://www.jeixun.com/uploads/allimg/121017/0950243352-5.jpg
试飞院烈士公墓
飞豹坠机现场:牺牲的飞行员曾驾歼十
15日上午,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执委会在西安确认,14日上午在陕西蒲城举行的飞行表演中坠毁飞机的另一名失踪飞行员已经遇难。据网络消息,牺牲的飞行员为余锦旺,试飞过歼十等,为功勋飞行员,之前曾两越生死线两次成功处置空中特情。
获悉失踪飞行员遇难后,15日上午11时05分,出席通用航空高峰论坛的全体人员在论坛现场默哀1分钟。
14日上午,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陕西省蒲城县内府机场举行飞行表演时出现意外。一架国产飞豹飞机在飞行表演完成通场任务返航途中发生意外,坠毁在陕西省蒲
城县党睦镇董楼村二组一块盐碱沼泽地中。飞行员余锦旺没有来得及跳出牺牲。据网友发布的坠毁现场照看,整个飞机大部插入五六米深的沼泽地中。
余锦旺的生前英雄故事如下:
蓝天勇士两越生死线---------试飞员余锦旺两次成功处置空中特情纪实
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是飞行安全的“大敌”,如果空中起动不成功,会对飞行员和飞机造成极大的风险。特别是对单发飞机而言,每一次空中停车对飞行员来说都是“生死考验”。就算是在最理想的状况——飞机在机场进行空滑迫降,由于停车状态不能调整飞机油门,飞机目测过低会掉在跑道外,目测过高则会冲出跑道,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致命的!而降落作为飞行最复杂的环节,正常时都会产生误差,何况是停车状态。因此,处置空中停车不但是对飞行员驾驶技术的考验,更是对飞行员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
单发停车,空中历险救“山鹰”
4月9日12时08分,余锦旺驾驶国产新型高级教练飞机——高教9(山鹰),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机场腾空而起,执行飞机性能试飞
飞机很快跃升至11000米的高空,在这个领域,天空呈现出最动人的蓝色,格外静谧,格外纯洁。余锦旺驾驶的飞机像雄鹰一样自由翱翔,机身下的白云层层叠叠,鳞次栉比。12时35分,飞机刚刚改平,飞行马赫数0.85时,突然,飞机发动机发出一声像打雷一样的“爆响”。随即,发动机转速、温度指针瞬间下滑,飞机推力迅速下降,无法维持高度。余锦旺此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动机停车了!”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作为一架单发的飞机,空中一旦失去了动力,情况会非常危险。运输机等中大型飞机具有较大的滑翔比,如果没有动力还能依靠滑翔争取处置的时间,而像高教9这样的飞机遇到这种情况时,飞机就会变成急速下坠的“铁疙瘩”。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试飞员,余锦旺清楚:此时飞机距机场还有80多公里,按滑翔比计算根本不可能回去。更复杂的情况是,由于这是一架还未定型的新机,飞机设计还不完善,对试飞员的处置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这时驾驶舱内的“停车”、“断电”、“液压压力”等各种红、黄色告警灯全都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而语声告警系统的“女中音”也不断地用“温柔”的语调和“平缓”语气提示他各个系统发生了故障。但此时,这些光源和这种声音却令余锦旺感觉格外的“刺眼和刺耳”。它们不但分散了试飞员的精力,甚至严重干扰到他和地面指挥员的联系。现在,他只能靠自己了。
余锦旺迅速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在极短的时间里思考了处置方法——首先进行空中起动,并为空中起动创造有利条件。他先推杆下降高度增速(8000米以下空中起动成功率高),尽量将飞机表速控制在450公里/小时左右,并一直保持到7000米的高度。随后,他在集中精神操作飞机的同时,在心中反复默念空中起动程序。他知道,此时不允许他有任何的误操作,因为一旦出现误操作,就会造成发动机“富油超温”等情况,那样飞机就不能正常起动,发动机温度是升高了,但转速却不会上升。这样不但会损伤发动机,还要进行重新起动,也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重要的是会丧失宝贵的高度。
最佳的起动时机到来后,他毫不迟疑地拨启空中起动电门,眼睛紧紧盯住转速表。终于,转速表开始慢慢上升,发动机也发出了“嗯嗯”的起动旋转声,空中起动一次起成功!余锦旺此时仍不敢大意,他接着轻缓地(这个操作方式很重要)推油门至慢车位,最后将油门保持在85%左右的控制量。
在飞机状态稳定后,余锦旺立即再次与指挥员取得联系。在地面指挥系统的准确指挥引导下,他操纵飞机不断下降高度,于12时48分安全降落在机场跑道。事后,飞机生产厂家贵航的徐文坚副设计总师紧紧握住余锦旺的手,激动地说:“你处置的非常得当,挽救了我们的飞机”。各方专家在问题发生后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问题发生是飞机系统意外突发故障所致,试飞员处置准确及时有效,不但有效化解了风险,还发现了飞机设计中存在的部分缺陷,提供了飞机相关系统改进的直接依据,为型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