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2024-10-01 12:59:58)
标签:

走遍中国

杭州

龙井问茶

九溪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2013年4月9日   礼拜二   

今天准备去嘉兴的西塘。西塘和周庄都是杭州附近的水乡古镇,同样都闻名遐迩,也同样都被网上的口水毁誉参半,所以虽然二选一即可,却也难免让人有些头痛了。后是经过了再四的比较,才终于就选定了去西塘,因为偶然发现了一条重要信息:西塘在下午16:00以后进入就免门票了。(前面一再的说过,决不会故意逃票。但却也并不傻,明明人家有这样的规矩,就该安心、乐意地照规矩来)

既然是下午去西塘,那上午就去干点别的呗,于是就决定了去一下‘龙井问茶’。所谓‘龙井问茶’,说的当然就是龙井茶的源产地,——杭州城西风篁岭下的龙井村了。村子距离城区不远不近,查了一下,说是可以乘Y3路区间车过去。

出门早餐后找到附近的公交车站,看站牌上却没有Y3路车,就问旁边个等车的人,有没有另外的什么车可以去龙井?不想人竟就反问道:你去那里干嘛,现在谁还要去那里?去也是要去二队杨梅岭的啦,我们杭州人自己就都也是去那边的,因为很多老家伙年轻时曾在那边插过队,有情结的。
我们去到嘛,吃吃农家菜,胡闹一番,完了会随手再买点应季的好茶回来。你去也是会买茶吧?你懂龙井茶吗?不懂的话随便买一点意思一下就好了,千万不要买多,因为这些年那边的茶农越来越不厚道了……

显然是碰上了个杭帮话痨,于是赶紧就再四地谢过后抽了身。却也是遵指点,倒一趟车后搭上的Y3路车(说是每半小时才有的一趟车,赶巧,几乎是无缝对接的)(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忘记了当年跟老妈是乘什么车去到的龙井……只记得那些天总阴雨着,几乎每中午以前天就没晴过。因此那天也一样,去的路上照旧在下雨,却是去到后雨就停了,但天还依旧阴着。
记得是在快要到龙井的路上,就被那连山累坡的茶田震撼到了!那是第一次看到茶山、茶田……山田上的茶树们被修剪的规规矩矩、整整齐齐,那么一排排、一层层的在山坡上铺张着,惊叹于它纯一色的翠绿、和那么那么大面积的被人工作业过。(新疆都是原始林,其间树木的颜色、长势等等,永远就都是它们自己各随其己意的,再也没可能被这种统一了)

记得当年是在一个完全被茶山怀抱的地方下的车,那旁边是个由一大圈两层的堂式建筑围起的院子。院子没有大门,就也不见有招牌,只外墙上大大地书着‘龙井茶庄’几个字。随老妈往茶庄里去,先就隐约听到里面有评弹的琴词流出;随即看到那整一圈的堂式建筑,其正面除了间隔的大柱子,中间就全是由精工木作的菱花格门做墙的。
茶庄里当然要卖茶和一些旅游纪念品,但那卖场的面积却只占了不到茶庄的1/6,多几个人进去完全没法转身的那种。而茶庄里占地最大的两块,则一是个饭庄,一是个可以品茶、听评弹的茶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和老妈先只在茶庄里打了个旋儿,后就随众往后山去了,因为‘龙井’在那里(龙井、龙井嘛,龙没有就算了,井总得有一口吧?——有!)。那井围约有十人一围的圆桌大小,井并不很深,其间井泉纯净若琉璃的浆液,致水下井壁的石料、及井底满满的各国硬币统清晰可见。
当时正就有几个国籍不明的华裔孩子蹲在井口叽叽喳喳。上前去看,就见他们正在将一枚枚硬币小心翼翼地平放在水面上,看谁放的能浮的时间更长。——可见井泉水的密度之大。转身跟老妈讨来几枚硬币去试,浮浮沉沉,一会儿都祭了龙井
当年的那口井泉被半圈宽宽的白墙围起着,墙身以上的墙檐用绿色琉璃瓦盘起着一条青龙,这该算是把‘龙 · 井’都给圆上了。

再转回茶庄后,老妈就先去买了一两茶叶,说是回头要送给大舅(我们去过上海后回疆时,要顺路到兰州去看望外婆他们)。问老妈,为什么就只卖一两,不多买点?她笑道:你好阔气哦,还多买点……你猜猜这一两茶叶多少钱?15元哪!这可是工厂一个学徒工半个月的工资啊(当年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月薪该就还不到90元)。(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之后老妈就说累了,要到茶馆里去歇一会儿。两个人进到茶馆后坐下,不一会儿就有服务员过来布茶,先给摆上了一小碟瓜子和一小碟花生,后才就是两只白瓷盖杯。杯子里已经有了茶叶,但提暖水瓶过来冲茶的却是另外一个服务员。她冲了茶后随手就给盖上杯盖,然后用方言说了句什么,就才放下暖水瓶走开。老妈给解释说:她说茶要泡一会儿了再喝。(很奇怪,老妈从没有在江浙生活过,但她却能听懂这一带的方言)
——于是,就生平第一次嗅到了茶的清香!完全是无意的……就只因为老妈随口了一句:这应该是今年的新茶。就掀起杯盖,想看一眼新茶泡过后会不会变成仙汤?结果却就被一阵极其的清香面侵了鼻息,后先是上腾醒了脑、又再落下净了肺腑,完全是立马就能起飞的感觉……然后就惊呼了一声:哇,好香!
表现明显是极失态的,因此就引得邻桌的一位中年人侧身过来调笑道:香吧,好茶吧,杭州是好地方吧,那就留下来给杭州人做女婿罢……

新疆主要喝的是茯茶,茯茶要煮着喝,所以茶汤里没有清香,有的是一种似淡淡霉气的酵香。那种香会给人亲切、踏实、满足的感觉,喝着喝着人就想卧下了,倒真是就不会有想飞的感觉。所以,当年在龙井茶山下的龙井村的龙井茶庄里的龙井茶馆,15岁的少年因为第一次品得了名茶的清香,失态应该就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从此就刻骨铭心了,甚至至今都还记得当年的那杯茶……八毛钱。

记得那天在茶馆,和老妈直坐到她说:咱们就到对面的饭庄去解决掉午饭吧……午饭点的几样菜都清清爽爽的很好看,味道也都极鲜,尤其是那道龙井虾仁,更是应景到拉满了调调。只是记得老妈当时边吃还边说:你长大了要是没本事,这几道菜该就再也吃不到了。——果然被她言中,至今就都没再吃过龙井虾仁了。(真就也没啥好吃,比广式烧鹅差远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学院之前的副院长夫妇就都是杭州人,具体哪里不清楚,但感觉他们应该起码是有亲戚在龙井的。因为曾经他们每年都能收到从杭州寄去的,好几大面粉口袋的龙井茶(当年是想买的人买不到,而想卖的人又卖不出,那拿来送亲戚就刚好了)。因此他们全家喝茶的阵仗,就在新疆整个文教界出了名,——夫妇俩的茶杯里永远就都满是茶叶的那种(绿茶性寒,新疆人是没人敢这么喝绿茶的)。
于是大家为了‘帮助’他们,就会常到他们家去做客……而走的时候,就都会揣着一包用报纸包起的龙井茶走。

副院长夫妇都是画家。公认的,无论什么时候到他们家去,两个人就准是都在各自的房间里创作着、创作着、创作着……所以就据说,他们家从来没有炒过菜,因为夫妇俩都不会,他们永远就都是,把一切食材一股脑地下进锅里去用水煮着吃……他们说这样省时间。而孩子们长大参加工作有了宿舍,他们就还又对孩子们说:没事别回家,回来了还得给你们做饭,完了还得多洗几个碗,太浪费时间了,有事打电话回来就好。
夫妇俩还都是老烟枪……这在新疆文教界也是出了名的。他们抽烟是一根接一根的那么抽的,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工资低,没那么多钱买香烟,因此两个人就还都学会了卷新疆土炮 · 莫合烟……还仍就是一根接一根那么抽

夫妇俩退休后按政策回了杭州,数年后,杭州方面相继传来了他们去世的消息。唏嘘过后,学院老人们的口径竟大致相同,说:这两个人不死谁死呢?有他俩那么抽烟、那么喝茶、那么不好好吃饭,还没日没夜搞创作的吗?他们老实在新疆呆着,至少就还能有牛羊肉养着,回了杭州后怕就只能成天吃草了,那身体当然就要完蛋了……不过,这两口子实在都是极正派的好人。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乘Y3路车,在龙井茶室站下车。下车的地方全看不见有第二个人,于是就有点懵,想是不是来错了地方?但附近确有标识,又不远处确见有书‘龙井’的石坊。就硬着头皮走过去,拾阶穿过石坊……这就才略略见到些人。
之后驻步环四,哪里还有半点当年的痕迹,却是多了多少建筑。按着指示牌的指引,很快就来到了那口‘龙井’……却是从前十人围的井口,此刻已变成了只可以勉强四人围的大小;且井中水已浑浊,还水面上浮着枯叶;而那曾经半围绿色琉璃瓦盘起龙墙的地方,也已然变成了一座堆石而成的假山。最无奈是,真就全没有了哪怕一丝丝的热闹。
于是,当年跟老妈耗了大半天的‘龙井问茶’,此刻,一进一出没有一刻钟就算是过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网上有人说起:从九溪徒步到龙井,路上会如何如何……本来是没那打算的,却被眼下这一刻钟就打发掉了,本该是仪式感满满的一次故地重游。有些尴尬到往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好了,后就才决定去把那条路线反着走一遍。

沿途经过了龙井村、翁家山、烟霞洞等等,以及早晨给指路的那位杭帮话痨所说的‘二队杨梅岭’。途中景致并无甚出彩,只是目及处尽翠绿,又山郊空气清新,且一路幽静,该就也算是惬意了罢。
途中经过的村庄,看似是家家都开了农家乐、办了制茶作坊,所以户户的小楼都不差。期间看到一家临街的小店,店门前长着一株有了些年头的老树,树下又有石桌凳。就去坐了,并招呼掌柜给泡杯茶来……10元,茶一般。却期间听到掌柜跟人通电话说:肯定是明前茶不会错的,给你五斤,一共6000元。

午后快到九溪的时候,迎面稀稀拉拉地走过来了一长溜人,然后就听讲了至少一分钟的粤语。(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
                                   ——《箴言23:4》

也可译为:不要劳碌求富,要用聪明来节制。获得财富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一味的劳碌求富,非但会令人身心俱疲,更可能会毁掉人身边的亲情、友情、乃至静心向  神,等等的关系。人凡事节制,让一切张弛有度,才就会有冷静的时间;而冷静即可生理智,理智即可以端正品行,人有德行就才能使一切所得有保障。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龙井问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