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henshengtu
zhenshengtu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689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2024-07-31 10:32:39)
标签:

走遍中国

南昌

滕王阁

王勃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2013年3月28日   礼拜四   多云

早餐后,回客栈去退了房。然后徒步去到火车站,把行李寄存在了那里,后就乘车去了滕王阁。滕王阁门票:50元/位。

滕王阁之著名,原因至少有三:一、始建者滕王 · 李元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胞弟,身份极其尊贵;二、建成后的滕王阁,为当时建筑领域的巅峰之作,是区域内地标级的存在,所以后世一再地重建,该就都是冲着这个标准去的;三、初唐神童王勃,集傻气、才气于一身,偶为此阁写下了一篇前无古人(也极可能会后无来者)的华丽美文,——《滕王阁序》。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但有人认为,滕王阁能于后世千余年间一再地被重建,《滕王阁序》的功劳该远胜于滕王阁本身(据说加之几十年前最近这一次,滕王阁先后被重建了29次之多)。其原因也有三:
一、滕王 · 李元婴为人无品无德、骄奢淫逸,历史上的他分别在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等地都建有滕王阁,另外两处就鲜有人会纪念;
二、历世历代兴建起的宏楼广厦多了,却之后毁了也就毁了,并不见有多少会被重建;
三、在《滕王阁序》之后,唐代如张九龄、白居易、杜牧等等的一众大家,就也都有到此来登楼远眺,感极抒怀,并以华文颂咏之。因为有了这等榜样,后世文人才会有样学样,如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等等,也都来这么干。如此,有了这许多名流美文累积,滕王阁若不见了,大家心里得多难受。
而地方上的各位因为种种原因,也犯不着跟一座楼阁过不去。所以,后世除非是那种特没文化、特没钱的时代,再但凡百姓能有口饭吃,修建滕王阁就会被提上日程。一来,这明摆可以是一项政绩;二来,因四方宾客慕名而来,或就能带动起了地方经济;还有就是,说明这里绝非等闲之地,曾也文华荟萃,只一篇《滕王阁序》就足能傲视天下……(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以及文章成文的背景,大致是这样的……

王勃,——神童!六岁能诗文;九岁即已撰书十卷,并指出了前人著作中多处错谬(古人没有百度,著书全凭脑子里博闻强记的东西,偶有错谬完全可以理解);十岁通览六经;之后,读一般的书已经就没意思了,所以十二至十四岁时即往首都长安开始学医,期间遍通《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等……那么这样的人十六岁入朝为官,该就也不算稀奇了吧?
却毕竟老天公平,不可能让某个人一生都开挂。所以,差不多时候,其命运就会盛极而衰了……于是,王勃之后就因故被罢官;几年后更是胆儿肥,居然又在家里杀了人……故被判死刑!
却又老天见怜,使其命运触底反弹,——逢皇家大赦,罪责被一笔勾销了。只是因故受牵连的老爹,已被贬官至交趾(今越南)为县令,处境依旧。遂王勃出来修养了年余,就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欲往交趾去拜望亲人,以期‘叨陪鲤对’。(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一路南下,途径洪都(南昌)时恰逢重阳佳节。有地方都督阎公于滕王阁设宴,邀远近名流学士雅聚欢饮,并题诗作赋为乐。王勃名流,自然受邀。席间觥筹交错不提,却酒酣兴至时才思泉涌,众人纷纷诗赋闪成,才是那时的风尚;之后将诗文成集,照例需得一人作序……美丽的‘误会’由此而生。

什么样的人能作序?自然是德高望重、功高望重、道高望重……之人,最起码也得位高权重吧!而且照规矩,此刻大家还得谦让一番,彼此道声:您来……不想让到王勃这里时,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想装傻、还是被催逼的才情顶到这了……他竟然就给来了句:我来就我来。
此举必然引得众人愕然,更是气到东主阎公愤然离席,以‘幕后更衣’为名回避了。据说,席上的‘梦学士’为闫公之婿,早数月前即已作得一美文、并熟背于心,专等今日推出,以于日后在文坛立足……不曾想却这么被搅了。局里各人能不来气吗?
后即有人频频去到幕后,向闫公句句转述《滕王阁序》……闻得那段段的旷世绝句,公竟又大喜而出,且‘立于勃侧观望,赞不自己’!

重阳过后,王勃继续南去。终于第二年春夏,得见乃父……又不久便踏上归途。但不幸,南海风急浪高,勃不幸溺水;后虽救起,却也不日便惊悸而终了。卒年仅27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如今的滕王阁,地址随便(反正肯定不是原址),形制仿宋。宋朝的版图不大,却经贸活跃,致人民生活富裕,因此促得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仿宋的滕王阁于此刻的南昌,该就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又据说,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老早就根据旧藏的宋代宫廷画,绘制出了重建滕王阁的草图。却那时国运多舛,就一度被束之高阁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终于第29次重建被提上日程,那些尘封的草图就才被找出来作了参考。

滕王阁主体的重建,从奠基到落成,前后共历时六年。周边的配套工程还一直在进行中,所以参观期间,就还看到一些地方被隔离板墙围起着。(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古时的城池都有城墙围着,而城墙以外又多有护城河。南昌城临赣江,引江水围城即是现成的护城河了。滕王阁,为登高揽胜、临江抒怀之所在,曾经自然是要建在城墙上的。而现如今没有了城墙怎么办?——垫高!
于是,此刻的滕王阁以下,就有了高达十二米的两层台座。台座以上的滕王阁主体据说高近六十米,其外观四层,二层以上皆建有护栏回廊。却是进到阁中才会发现,其内里还另有暗阁三层,如此,其整体形制就变成了‘外四内七’的格局。

滕王阁自兴建起始就显出了傲睨天下的气魄!所以后世再重建该就也不好意思过分的拉跨,即不建则已、建必堂皇。中国古建最显尊贵的基色,势必突出殿式大红,所以阁中一切的撑柱、门窗、梁橼、各斗拱等构件,漆色即统以为是了。至于四处的梁枋上、天花上也都满附有斑斓彩画,更是锦上添花的艳丽。(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参观一般由东抱厦入阁。抱厦内迎面的两根撑柱上挂着一幅楹联,内容为《滕王阁序》中的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书写的字迹更是腾蛟起凤,一看就知是伟人的手笔。
正好有导游带队来到,介绍说果然是……但原作不是对联,却是随手的练笔。导游之后又说:伟人的书法作品多为题字、书信、批示等等,纯粹练笔的作品极少,所以此原作肯定比其它还更值钱。

进入阁中后,就是一层层地攀梯登楼了。期间的每层,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内容,但明摆多是些为要有内容而有的内容;又阁中人行如梭致环境逼仄,那些内不内容的也就真无所谓了……
比如,二层正厅里有一幅大型的丙烯壁画《人杰图》,描绘的是自先秦至明未历朝赣地之名士……本也跟他们不熟,那看不看又怎么样呢?又比如,三层的正厅两侧,各陈列着皇家銮驾仪仗礼器,有朝天镫、月牙戟、 判官手、龙凤屏、金爪等什么的。可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不随便瞄一眼也就过了……(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但五层可以关注一下,这里正厅的屏壁上嵌着长长一溜黄铜板,上面分刻着苏东坡手笔的《滕王阁序》全文。
这里多句嘴……《滕王阁序》牛不牛?——牛!但熟读、背诵、传论,知有美文如斯即可,却万不能为之痴迷、一味临仿,否则必入歧途。王勃,非常人!非常人以非常之能,行非常之举,成就非常之事,这不是随便可以效仿的。这于我们普通人,远没有尽所能的一篇《深刻检查》或《年终总结》来的实惠。说白了,就是‘多大的头戴多大帽子’的道理)

五层外部的回廊,是滕王阁登高揽胜的极处。这里距离地面超过二十层楼高,除朝东一面可览南昌城,另外三面则都可临赣江。于是,虽然没本事看到‘襟三江,带五湖,且控荆引瓯越’之壮景,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的调调却是拉满了的。而且从这个位置远眺,南昌好像也广厦如林、交通纵横,一派的欣欣向荣。——这就是登高的妙处了,俯瞰尽善。(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最高层的七层是一暗层,这里有个小型的演出场所,每整点会有约一刻钟的雅乐演奏。上到时刚好前一场将结束,台上着古装的演奏者们,正在琵琶、大阮、筝、箫、编钟、编磬的齐鸣,好不热闹……却是依旧没能压住台观众的嘈杂。

之后下楼走出滕王阁。继续下台座时,凭栏看到暖心一幕……有一男四女五个白人正站着在聊天,身旁却活泼着三个亚洲面孔的小姑娘。姑娘们好动异常,在不停地追逐嬉闹着,间或会有人跑到某白人身边去佯求庇护。那人就伸手揽住姑娘,且习惯地用手轻轻摩挲姑娘的头头脸脸……而众人皆表情如常,继续聊着他们的天。(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
                                      ——《箴言22:8》

杖,有‘权柄’的意思。虽然 神允许一部分人有权柄,可以管辖众人。但他们该知道,其实自己也跟众人一样,不过是更多了一份责任罢了;如果滥用权柄,不但会自食其果,还更将从此失去权柄。(原创)走遍中国----江西--南昌--滕王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