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陕西--渭南--西岳华山(下)

标签:
走遍中国华山鹞子翻身长空栈道《圣经》 |


2012年4月17日
礼拜二
阴到小雨
还是比较英明的……躺着没动,然后就屋里屋外地听到了各种的叹息声,说是阴天,不见有日出。可被这么一闹,就也没法睡了,只得起来洗漱。然后,就掏出炉头、气罐来,开始烧水冲咖啡准备吃早餐。
因为昨天已经跟大家聊上了,所以这次的情形就比之前在黄山光明顶上要好很多,气炉的火一燃起,屋子里的大家一惊叹,就都被暖和到了。四月的华山清晨,可是还常会有雪的,可见之清冷,能手捧一壶滚开的水,还是很幸福的。
早餐后,其他人陆续离开,房间里就只剩下了两个硕士和我。我们在等‘鹞子翻身’那边上班。
‘鹞子翻身’是华山奇景之一……紧贴东峰一侧,有一座三面临崖的小山头,山头上仅数丈平方大小,却建有一座‘下棋亭’。而能从东峰上,下到‘下棋亭’的唯一途径,就是‘鹞子翻身’了。
‘鹞子翻身’不是路,也不是梯,而是在上凸下凹的倒坎绝壁上,凿的一个个只能容脚尖借力的小石磴。期间攀上爬下时,人须得身体紧贴着崖壁,手紧挽着护索,然后用脚尖盲探着石磴,如此这般的动作;而在其中某个极处,身体还须得好像鹰鹞那样,完成几次翻转走位……(刺激好玩就在这里了)
——传说那座下棋亭,是曾经宋高祖赵匡胤与道士陈抟对弈过的地方……道士陈抟,川渝人士,晚唐时科举不第,伤心失意,从此开始潜心修道养生,后终成器。因其久隐华山,遂于华山上下诸多名胜皆有干系。







天大亮后,‘鹞子翻身’的工作人员终于来上班。他先就跟大家讲明:游览此地是免费的,但因为知道大家的轻功都还不行,所以为安全计,游览者就必须得穿戴他们提供的保护装备;而租给这些装备是要收费的,不多,30元/位……再就是,下棋亭那边因为还没装护栏,所以大家最好就不要过去了。(跟攻略上说的一样)
刚上班,聚来的游客还不多,我们三个人算是最早一批的。原是想先下去给大家探路的,就把相机递给硕士男,对他说:我先下,你在上面帮忙给拍张照片……而就在这个空当儿,那硕士女竟已经就不声不响地先下去了。
说不好,或者是因为保护设施太齐备的缘故吧,就感觉好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刺激。险当然是够险的,要先从一段上凸下凹的倒坎绝壁上下去,后要平行一段彻底的绝壁……要是没有保护措施,挂掉该是分分钟的事。可因为有了这坚实的保护,原本一切的‘险’就都单纯变成了好玩。尤其在那个该‘翻身’的位置,人家特意给钉了一块图示,于是,游客依图完成翻身后还会瞬间感觉,天下十成神功已然得了八成半的真传。
顺利经过‘鹞子翻身’后,自然要过到‘下棋亭’去看看。(那边的护栏是没建好,但并不代表人不能过去,工作人员提醒那是人家的职责所在,至于听与不听则是各人的胆识所在)。结果大家就都过去了。
亭子是现代新建的,亭中有石桌、石凳,石桌上刻有一局残棋,据说无解。十岁以前就会下棋了,是学院锅炉房锅炉工的儿子给教的……如今还就那水平。破局无望,于是大家只得互相做对弈状留影,后即原路返回。
先回宾馆退房,后与两硕士告别,独自往南峰去。他俩昨天去过了,所以此刻就直接去了西峰。







下东峰,登南峰,至顶可能得将近一个小时。但上至南天门得耽搁一会儿,因为这里有华山的另一处险景‘长空栈道’。过南天门不远有一处石门洞,门洞一侧的石壁上大大的书刻着‘悬崖勒马’的字样;进门洞后是一条两尺来宽依岩壁凿成的小道,小道尽头就是‘长空栈道’入口了。(跟鹞子翻身那边一样,租用保护索也得30元/位)
‘长空栈道’与‘鹞子翻身’大同小异,但这边在下行时有名,叫‘鸡下架’,因为这边下行,藉的是一溜儿垂直嵌于崖隙间,形同支架的铁条(每组两根),而鸡平时就是惯踩抓条、架的,故名;下架后,于一边绝壁上的才是栈道……所谓栈道,就是在绝壁上凿孔洞,后楔入石桩,并在石桩间架木椽而成的‘道’;至于因山体凸隔栈道的部分,则由几步石窝渡连。
行走栈道时心惊一下,望向深涧时头晕一下,也都在所难免。但毕竟身上绑着那么结实的保护索,惊到特别失态该就也不会了,全是好玩。





栈道的尽头,是只巴掌大点的‘思过崖’。栈道是单向通行的,就是说,一拨人得全部过来后,再一起返回。所以,先过到思过崖的得等会儿其他人。那顺便就也思下过呗……可这又才大清早的,好像还并没有来得及犯什么过,于是就先放过自己了。
折回‘长空栈道’起点后,抽身南天门,继续登南峰……南峰由落雁、松桧两峰并称,其中落雁为主峰。落雁峰海拔2154.9m,是华山之巅,也是整个五岳之最高峰。传说就是因为这里高,致鸿雁北归受阻,得落下歇息后再飞……峰因而得名。







南峰与西峰南崖相连,南崖有名,曰‘屈岭’。屈岭上的那道长约300m余的刃形山脊,形似之前自北峰而中锋时的苍龙岭,是华山上的又一奇景。自南峰望向屈岭,那刃脊上蠕动的点点人影,仿佛稍有不慎就会失足于以下那万劫不复的深涧,真正令人望而生畏。
下南峰到屈岭脚下,这之间并不很远,当中还有些观景平台,可以一再地欣赏西峰。西峰是一整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山胆,山色苍黛,高耸挺拔却又不失柔和温润;只它西北面的绝崖,刀削斧劈般的峻峭,尽显得巍峨刚直……如此亦刚亦柔、张弛有度的西峰,该足令人感叹了。
登上屈岭那两尺来宽的凿山石阶,望一眼两边悬壁下的深涧,多少一丝心惊肉跳还是有的;但一路游览至此,已然见识多多,又一边护桩索链齐整,心惊就也顶多是那么一丝了。遗憾是,那本该广阔的视野,却被重重雾霾遮蔽了,能见不过是蒙蒙的苍茫,复苍茫……








在将近莲花洞的地方有个小广场,经过时,看到长椅上依偎着一双已经睡熟了的小情侣。不用问,肯定是夜行上山来的。就有些搞不懂了,夜行上山全不见景,空耗了一身体力;后再一身疲惫地下山,游兴必然大减……那么,图什么呢?这也就是仗着年轻有资本,若换是其他年龄段,这一上一下连续十多个小时的折腾,该得把半条命撂在这。
西峰上的名堂很多,遍山的摩崖石刻自不必说;还有什么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等等等等。而最令人熟知的,当属这里是‘劈山救母’的现场……而且现场至今保存完整,当事人沉香用过的斧子,以及劈开的石头等等,都还历历在目。只是见有很多人都在试图破坏现场,想把那把斧子扛走……但又都力不能及。







自西峰折返至中锋,就是‘华山游’到该下山的时候了。过金锁关后,经苍龙岭、天梯、擦耳崖、至纪念亭,一气奔下来,路上几乎没停过。而后,才照计划开始走‘华山自古一条路’下山……
该是此前已经被足够的操练过了,又全部都是下山路,所以走的相对还算轻松。这期间,山路陡不陡、险不险是次要,主要是它们一段段的够‘长’,比较折磨人。想一口气冲下一个节点基本无望,同样的山路前面还有、前面还有、前面还有……
速度也快不了,因为好多地方的坡度很大,有些甚至要面壁退着走。比如走‘千尺幢’时,神经就得一路紧绷,注意力得完全集中在脚下,因为那些在峭壁上凿出的石阶路极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而石阶的宽度大多又仅半尺,只可勉强放下脚掌,所以就必得手握护索以助平衡……它并不很难,但终归不畅快,会让人感觉有劲使不出。
而动人的是,就在这样的山路上,居然连续看到两个伟大的爹,正或扛、或背着他们约一岁大小的宝,在登山。孩子沉不沉另说,你得随时应付他们的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要聊两句就得聊两句……这些该就够他们受的了。













自‘老君犁沟’到走下‘千尺幢’,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山路就再没有那么陡了……
在到达‘云门’前,见路旁有一块‘回心石’。意思是,登山者至此已属不易,而后的路渐将凶险,遂好心劝人‘回心转意,视险而归’,勉强无益。于是,‘回心石’就也成了一把度尺,专侧人之意志与诚心。
而‘回心石’至‘云门’的一路上,却无论崖壁上、或石阶旁,又到处都书刻着‘迈进’‘余勇可贾’‘英雄进步’‘脚踏实地,步步留神’等等激励人的劲语……鼓捣的人热血偾张,后又劝人‘回心’,还哪个能甘愿?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人作保,谁就要承当。
自己有能力可以直接帮人,自己没有能力就也无须纠结,但于人作保的事千万不要做,因为凡事不可控……事情的发展不可控,人性不可控,要承担的后果也不可控。
这是智慧的言语,人应该要认真对待,不要在乎行慷慨的虚荣,也不要鲁莽做无谓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