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2023-08-05 15:35:57)
标签:

走遍中国

北京

香山

山行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往下就该去正经转转北京的各大景点了,第一站选择——上香山……所谓秋游香山赏红叶,该是我这个年龄段的国人,自小就被什么月份牌、宣传画、茶壶上的彩绘等等根了的念想,有机会‘刨根’还是要应付一下的。而此刻时节正好……
说到‘红叶’,好像总绕不过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太脍炙人口了,几乎不用过脑就能脱口溜出来。但就‘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对‘坐爱’的解释……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这辈子已经查了不下几十次了,但依旧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而且,随时看到‘它’还就会随时大脑一片空白。因为,它系着我一位小学同学的命运……

同学姓杨,回族,人生得虎头虎脑。他家就住在学校,因为他老爸是学校总务上的一名校工。杨的学习成绩很不好,总在班里垫底的那种,但这却并不影响他调皮捣蛋……他完全坐不住,能稳当坐三分钟该都是奇迹。现在想,那该就是典型的多动症了,可当年哪有几个人会知道这些。因此,他就成了所有人公认的麻烦制造者。(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那该是我们三、四年级时的某天,语文老师有事没来,所以上午的语文课由英语老师来给代课。英语老师人过中年,岁数不清楚,已经当妈了是肯定的。老师这天要讲的,就是《山行》。(当时是1980年前后,学校就到底要不要上英语课还没得到个准话,所以英语课就也是上几天、停几天。于是,那几个英语老师就也是忙几天、闲几天,而闲下来的时候,当然就得去给那些有事没来的各课老师们代课。如此想来,他们该也是挺郁闷的)
课上,已经好久没进过这个班了的老师,先用了近半堂课的时间跟大家说,英语课还是很重要的,原因有一二三四五六……所以回头肯定还得上;因此,大家最好还是不要把课本撕了折成纸飞机,云云。然后,才开始讲关于《山行》……其它不记得了,只记得好像有说 ‘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中的‘斜’字,要发‘xia’音,这是古汉语发音……前后不到十分钟就了事了,之后就说让我们自己背课文。

然后,就出现神奇一幕……那个在课从来没有提问过的杨,突然就举手问说:老师,诗里写的‘坐爱’是什么意思?——可以百分之一千的肯定,当年那个年纪的我们,是没有人知道它同音那个词的意思的,而且应该听都没听说过。于是,大家就都把目光转向了老师。
当时老师的反应却让大家颇感诧异,她先是一愣,接着就抛出一句:现在的孩子咋都这么复杂?然后才又解释说:这个词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的,它的意思是……(‘复杂’这个词在当时的新疆用法真是很复杂,其中要是特意地用在年轻人身上,几乎就等同于骂人家‘流氓’)(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这节课是上午的第四节课,下课后同学们就纷纷离开教室,放学回家了。而英语老师却就等在了教室门口,看到杨出来就一把抓住他,并一直拖他走出教学楼,往后面的锅炉房那边去,——因为杨的老爸在那边。我因为要走学校后门回家,所以目睹了那一幕……
老师拽着杨来到锅炉房的院门口,正好碰到准备要下班的杨老爸。于是她故意远远地大声喊道:唉,老杨,你们家杨xx今天问我‘zuo爱’是啥意思,你觉得我是给他说好吗、还是不说好?那里当时聚着好几个杨老爸的同事,听到随即开始爆笑,然后杨老爸和老师也就都笑起来……我当然不敢停下来凑热闹,就赶紧走开了。走开时还在想:杨应该不会有事,大家都笑了嘛。(关键也是实在不知道他到底惹了什么事!)

——哪知下午去到学校,杨的半边脸已然尽显瘀青,一只眼睛里还充了血。整个下午,原本蹦豆一样的杨就好像被施了定身术,定定地坐在那里,眼睛望向窗外,不再搭理身边发生的一切。(杨经常挨揍,被老爸追着满操场跑我们都见过,但这次的反应特别不同)
接下来的第二天,杨没有来上课,他,自杀了!——但杨没有死,他吃下了家里所有的药、和一切他以为吃了死的东西。结果听说,发现时他正在口吐白沫,之后赶紧医院……就活了下来。——但,脑子坏了。到他家看过他一次,他认得人,但对答却完全天上地下,你问东,他答西……

上面有调查过这件事……调查人员由校领导和班主任陪同来到教室,他拿着一份问卷问大家一些问题,一方面为要还原那天的事;一方面主要是问老师有没有骂过杨……其他不记得了,只记得班主任突然问大家:那你们现在知不知道‘坐爱’是什么意思?大家面面相觑,全班都在摇头。之后班主任就疯了一样的,连续叫了好几个同学起来确认……大家依旧摇头。班主任就哭了、且哭出了声,后就捂脸跑出了教室。
所以,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坐爱’是什么意思;而且每看到这两个字,思维保准就会卡壳,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当年我的那些同学们,可能也多会如此。(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2011年10月17日   礼拜一   

一大早出门,先乘地铁13线转4线到动物园,之后转乘360路公交,就可以直达香山了,单程需两个多小时。下车后,自车站到景区门口,有一段长度不远不近、阔度不宽不窄的路要走。而那不宽不窄的道路两旁即是香山人家的居民院落,于是这个时间段的路上,就混杂起了两种人:不得不在院里院外晃的香山人;和从那些院门前经过,汹涌上行的游客。
知道这个时节来赏红叶的人一定会很多,所以特意选了个周一来。可这还没走到山门就已然明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你能选日子的事。

香山景区的门票,10元/人。值得赞一下的是,虽然各售票窗口前的队伍蜿蜒,却秩序井然。这当然有景区方面管理设计上的功劳,但游客的素质也可见一斑。事情好像总是这样,渣的人能渣到刷新人的三观;可要是他们一个不到场,情形马上就又会好到叫人有些不敢相信。那里没有管理人员,大家全凭自觉。那可是好多好多的人啊……(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验票进入山门,先就看见道路两旁被无数花卉妆点着,于是一下就有了游园的感觉;而后稍稍往里,在空旷处偶尔被干爽的、含有土腥味或绿植味的山风拂过,更就连秋游的感觉都找到了。
登山的步道好像有好几条,但因为没看攻略,所以就也不知道各有什么不同。而眼前的实际情形是,那每条步道上都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所以感觉就没什么选择的必要了。

想象中十月的香山,该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层峦叠嶂间红叶尽染的气象。因此赏红叶秋景,该要走走停停;有心旷神怡处还需哼哼唧唧几句,抒发一下情怀……那样的。
可实际却不然!首先,不知道是来早了,还是北京的秋时推迟了,反正此刻那漫山,还只尽显着夹杂了些初黄的残绿;而那所谓红叶,还连意思意思的意思都没有。更糟糕的是,随着攀登不止视野渐渐开阔起来,使被雾霾笼罩的北京城尽显……于是那免不了的一声叹息,就也混乱了原指望登高望远的惬意。
然后就在想:这10块钱算是白瞎了,到哪还爬不了一回山,偏要到这来跟人挤……

应该没用一个小时就上到了山顶。不是有意要奔山,而是你身后的滚滚人潮催逼着你不敢停下,而且山路两旁也尽是倾斜的土窝,又被日光直晒着,全没有能站一下的地方。
而后上到山顶发现,那里更加没处呆……各路人等胜利会师于山顶,那一刻何须握手言欢,胸贴胸、背蹭背才更显得够味儿。但到底是一路上到山顶,累了,无论如何都得歇口气、补充些能量。于是,整个山顶就被覆盖上了各种垃圾……(之前排队买门票时的素质也不知都哪去了)面对此种情形只能有一种应对,——立马下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在上山、或下山至山腰某处时,都有看到那个小有名气的网络歌手——香山男孩。他静静地坐在路边弹唱着自己写的歌,售卖着自己的专辑。间或有粉丝上来找他签名、或要求合影,他也都会大大方方地回应人家。因为很少关注这类信息对他没印象,所以只稍稍站一下就走开了。他在作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打扰人,有何不可?

出来景区后,照原路往公交车站去。期间看到有好些路边门店在卖糖炒栗子,就让给称了一斤,并不贵,10元/斤。之后边走着边吃……吃前面几个还好,可越往下就越不对劲了,不是发霉的、就是被虫蛀了的。那么一个个地试下去,后来竟就搞到满口都是霉味。
稍一回想,就百分之一千的可以肯定,他们一准儿是把那些鼠咬虫蛀的陈年栗子藏在了纸袋下面,上面只给放了几个好的。而且他们应该也是已经算准了,正好游客把那几个好栗子吃完后,或就已经上了自己的车、或就又要开始应对等公交的人潮……总之是不会有人来找他们的后账。——感觉这就对了,体验糟心必须得来全套的。

之后,是好容易挤上了公交,可开出去没多远就又给堵那了。道路越堵就会越堵是肯定的,因为大家的目标和认知基本上相同。公交被堵得不前不后,司机又不敢开门,于是整车人就都只得那么耐着。期间看到有大聪明们选择了步行,他们轻松地游行于车海,成群结队,浩浩荡荡……
午后16:00多一点出的景区,原路返回到天通苑,天已经就完全黑了。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贫穷人说哀求的话;富足人用威吓的话回答。
                                   ——《箴言18:23》

富足的人朋友多,因为朋友都想从富足人那里得到些帮助。但及至真开口时却发现,往往是‘贫穷人说哀求的话,富足人却用威吓的话回答’。因为富足人觉得,这事非但不能获利,还将受损,这样被要求是被极大的羞辱了。因此,真智慧从不会把‘富足’与否,当作可结交的条件。
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而朋友,却可以是永久的财富。想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可以请他先帮个小忙看看他的态度。一次需要付代价的经历,对了解一个人而言,透露的信息该足够多了。(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香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