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2023-03-13 11:30:44)
标签:

走遍中国

喀纳斯徒步

哈萨克人家

哈萨克小吃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跟玛依莎走进毡房的时候,她老妈正捧着个足有半张课桌桌面大的绣绷子,在给一块黑色的细毛毡上绣花。仰起脸来听玛依莎汇报过后,她笑着转向我,很重音的用汉语打招呼说:你好!之后就才‘哇呀’的一声,从铺着厚厚的毡毯的地上站起来,一边让玛依莎挑旺炉火开始煮奶茶,一边从角落搬来一张小餐桌置在了我身边。并依次从餐橱里拿来炒面、包尔沙克、奶香饼和酸奶酪等等的小点心摆上。
玛依莎的老妈人正中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玛依莎还有个五六岁的妹妹),牧民生活健壮了她的身体,也乐天了她的性格。虽然她的汉语几乎不能会话,只能颠三倒四地蹦些汉语单词,但却完全不影响她说笑,且喜欢问这问那。最关键就是,她一直都在笑……

介绍一下那几样点心……
先说炒面,其实就是一种用羊油炒熟的干面粉。有点藏区糌粑的意思,但绝对比糌粑好吃的多,起码不会碜牙,还多了羊油的焦香味。炒面可以像糌粑那样直接干着吃,但正经的吃法,却应该是用奶茶冲成面糊那么吃。那样,就可以把羊油炸过后的酥香、面粉炒过后的焦香、和奶茶里的奶香糅混在一起,变成一种香味有层次、且回味有余甘的小美食。
记得小时候好像家家都有在做,我家是每年冬天做,而且一做就是一小坛子,一般是拿来做早餐的。可惜现如今的城市里却看不到这种东西了,说是胆固醇超标,吃多了会三高……给我说这话的是个维吾尔族的点心师。

包尔沙克,就是哈萨克人做的酥油馃子。实话说,比图瓦人做的要细致得多。说是在用奶和面的时候要加多一点点盐水下去,那样和成的面胚才会更精道;而且下锅前,面胚也要尽量地擀薄,那样炸出来才会更酥透。
‘奶香饼’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从来也不知道它叫什么,而且这也才是第二次吃着,上一次是好多好多好多年以前……却也是在上一次亲眼看到它的烤制过程的。
这是一种发酵饼,做法有些好像陕、甘人炕锅盔,但因为是用牛奶和面的,所以味道当然就要远胜锅盔了。奶香饼有草帽那么大、有两指多厚,是用两口平底锅扣在一起,那么在小火上翻过来调过去的慢慢烘炕出来的。那绝对是个细活,当年是躲雨进到那户哈萨克人家的,女主人招待我们吃喝后,就一直在炕她的饼。看她一会儿拨火、一会儿翻锅,半个下午就也才炕出来两张饼。(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酸奶疙瘩)

还和昨天进到图瓦人家一样,先就摸出钱包来抽一张50元的票子,交到玛依莎老妈的手里。并让玛依莎告诉她,多的部分是我的伙食费,而且没有任何要求,她们吃什么给我吃什么就好。玛依莎告诉老妈后,看的出来母女俩都很开心。
其实玛依莎家绝对不能算穷,因为她告诉说,她家至少有300多只羊,因此就还以50元/天的工价,请了舅舅帮忙来给放牧。但不知什么原因,她们好像真的很缺现金。

但之后也发现,那个老妈绝对是个大手大脚的人……晚上偶然让她看到了头灯,就让玛依莎问头灯多少钱,说想买下来。我就卸下电池给她们看,问她们能不能随时买到电池,能的话就把头灯送给她们。她们却摇头……之后的第二天早上,老妈又让玛依莎问我身上有没用带糖?有的话就全部卖给她……她想要的应该是做点心或喝茶用的砂糖和方块糖,我身上却只有几块硬糖,没用。(所以那之后就一再给想要徒步喀纳斯的朋友们交代,可以在包里装些砂糖和茶叶,一路送给落脚人家的女主人)(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始终没看见玛依莎的老爸(不能问,这是规矩)……如果哈萨克人的风俗没变的话,这个已经有两个女儿了的老爸,应该已经高兴的睡觉都会给笑醒。因为哈萨克人的结婚代价是男方要把家里全部财产,包括全部的牛、羊、马、骆驼等等,统统送给女方家。因为被领走的姑娘可以兴旺你家的人丁,这个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所以,如果一个家庭一连生了好几个儿子,而那当爹的却又从来没有过要称雄草原的雄心,那他可能真就是死的心都会有了。从此破罐子破摔,从早醉到晚,三句话不对就用马鞭子抽老婆……这都属于是可理解的正常操作。那把财产藏起来一些,不让亲家知道不就行了吗?——不行!这么下作的事情,人家哈萨克人干不出来。
当然,作为一个‘没有乞丐的民族’,嫁了女儿的亲家一般也不会真看着婆家去死的。所以,他们就又有一个‘回礼’的传统,娘家要返还一些财产给婆家。而且,还有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们给随的礼哪!人家送的可都是双数:两只羊、四头牛、六匹马、八峰骆驼等等……可这仨瓜俩枣的,跟全部家产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后面还有老二、老三、老四……

年轻的哈萨克族男女,常会玩一种叫‘姑娘追’游戏。因为游戏玩着玩着可能就会玩出火花来,所以大可以当作是相亲会来对待。
大家平时都在自家牧场劳作,少有机会见面,更谈不上会认识。只有在过节、草原盛会的时候,大家才会一起聚到某个靠河的地方,搭起帐篷来痛痛快快的热闹几天。哈萨克族人的宗教信仰有点复杂,有信伊斯兰教的、有信藏传佛教的、有信萨满的等等,所以他们过的节就也挺复杂。但这并不妨碍大家都会来凑热闹。

‘姑娘追’的游戏规则是这样:少男少女们骑着马聚到一起,先商量指定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然后就一对一对地慢慢骑马过去……在去的路上,男孩们可以各种地挑逗女孩,说些不咸不淡的废话、甚至动手动脚都可以,女孩却不能生气;但在到达了指定地点的那个瞬间,男孩却就要立刻打马回身,使出浑身解数来想办法甩掉女孩。因为此刻的女孩会飞马追上来,且边追边用马鞭狠抽男孩!而此刻轮到男孩不准生气了。
不过这里面就也是有名堂的……女孩要是喜欢上了男孩,所谓抽打,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在头顶上挥鞭子的动作;而女孩要是真讨厌起了男孩,男孩可就一定要马术过硬点才好……千万别指望人家女孩会手下留情,你刚才调戏人家的时候不是也挺过瘾的吗?所以一定要玩得起,千万不能生气哦。也是被人看出生气了,后传遍草原,就等着打光棍吧。所以即使身上挨着鞭子,脸上该笑就还是得笑。

再说了,惹的是些什么姑娘自己心里难道没数的吗?那可都是自小抱着可爱的小羊羔到处跑的姑娘,小羊羔一天天长大,人家的力气就也一天天的在增强。把‘抱着几十斤重量到处跑’当好玩的人物,是你随便惹得起吗?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十岁的玛依莎,正在布尔津的哈萨克族学校上小学。暑假在家的她,绝对帮了老妈的大忙,关键是她做事不用人说,全凭自觉。见她一会儿从外面的水箱里拎半桶水进来;一会儿往炉子里添根柴火;一会儿又用奶茶调好半碗炒面塞给妹妹……反正是挺忙乎。反观那个老妈,除了绣花和做饭,几乎没见她做什么其他的。但也没见她对玛依莎的工作指手划脚,可见是个好领导,知人善任,且大胆放权。于是,明显激发出了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不然我怎么会住下来呢?

玛依莎家和她叔叔、婶婶家连在一起,哈萨克人的习俗是幼子继承家产、并赡养父母。所以此刻两家的情形是,这边住着玛依莎姐妹俩、老妈和舅舅;那边则住着婶婶、堂弟和奶奶。(所以猜想玛依莎的老爸和叔叔可能外出了)

问玛依莎:舅舅一个人牧养那么一大群羊会不会忙不过来?
玛依莎说:放牧是狗的事;舅舅只要决定让羊群吃哪一块地方的草就好了。所以不下雨的情况下,舅舅是不会太辛苦的。但狗却总是很辛苦,因为晚上也不一定能好好休息,比如前几天晚上有狼来,家里的几只狗就花了好半天才合力把它赶走。
——想想也是,之前在藏区,看那些放牧的人,是可以一边坐在集市上跟人赌钱的。所谓放牧,就是在别人洗牌的时候,他走出赌钱的帐篷,用望远镜看一眼远处山坡上的牛。那里牧养的都是牦牛,牦牛的脾气比狼还大,所以特意守在跟前确实显得多余。(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政府给草原上的每个牧民家,都安装了无线固话和太阳能蓄电装置。但据观察,蓄存了一天的电却供不了一只30瓦的小灯泡照明三个小时。(所以之后拿头灯出来给房间补光的时候,那个老妈才会说想买下来……)而玛依莎一家却就已经很高兴了,她把这些一一指给我看的时候,那神情分明就是:这些东西我家全都有。

在准备晚饭前,老妈又让玛依莎问我想吃什么?还就说随他们……于是,她就开始准备做新疆人最最家常的‘库卡黛’了(羊肉汤面片)。
——她先用盐水和好一块面,并在表面刷一层油,让它在那醒着;之后拿来一块腊羊肉,随意地切成一堆小肉块;后又把些野洋葱、土豆和胡萝卜也都分别切成了小块,这样就完成了准备工作。接着就在炉子上支锅、倒油,先爆香腊羊肉,炒干它的水分;后下野洋葱爆香;再后下土豆块和胡萝卜块,一起随意翻炒一下后,就往锅里倒入开水;等锅滚了就可以往里揪面片了……
当看懂了老妈在做什么饭,就主动上去帮忙。揪面片而已,不用学,看一眼就会,揪不出小而匀,还揪不出有大有小吗?

哈萨克男人可能从不会做这种家务,所以余光发现,老妈和玛依莎有在交换眼神。而且不一会儿,隔壁玛依莎的婶婶突然一掀门帘走进来,看到后也好像给惊着了。然后就说了句大概‘这个人还会干这个?’之类的话,那老妈就笑着一指我问说:看他像不像我弟弟?却偏是听懂了这句,就对玛依莎说:让你妈别乱讲话,我可比她大……并报上年纪。玛依莎说给老妈听后,老妈就笑着改口道:那就是哥哥了。


牧区的作息依旧随着日出、日落。所以,毡房里的那盏小灯还昏着的时候,大家就都已经歇下了。草原的夜好静,临睡前努力地支楞起耳朵,想听几声传说中苍原野狼的呼嚎……却没有,一丝丝的声响都没有。(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一句责备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
                                     ——《箴言17:10》

忠言逆耳,这每个人都懂。却只有极少数的聪明人肯接受,且能因此受益。
愚昧人之愚昧,非但因为缺乏对事物作理性分析能力,更因为他们根本就陶醉于他们的无知,根本就不会承认自己无知这件事。而糟糕的是,可能大多数人在此列。究其原因,一、涉猎面窄,认知低下;二、惰于独立思考,惯于人云亦云。(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徒步喀纳斯--哈萨克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