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2022-05-18 14:46:04)
标签:

走遍中国

西藏

拉萨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2009年8月18日   礼拜二   多云

上午到‘亚宾馆’去见客户后出来,恰看见小0押着一个浑身上下没透半点灵气的哥们儿,正在从进出‘风马飞扬’的那个巷口里出来。两个人没看见我,我也懒得打招呼,之后他俩就站在路边打了辆车,匆匆走了。——他们这是要到墨竹工卡的直贡提寺去看‘天葬’。小0几天前就在策划这事了,跟她一起的那哥们儿,应该就是被她拉去陪绑的。

之前一直都有客人问说,能不能帮忙给安排去看一场‘天葬’?跟他们是这么说的:因为本人是基督徒,是绝对不会去看那个的,所以希望大家也都不要去。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人家那就是一种不同民族的殡葬方式而已,不应该就成为了大家猎奇的目标;另一方面,咱们不是藏族人,对这种习俗的内涵不甚了解,只去看一种形式的表象,可能会对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完全无法承受,甚至留下阴影。所以,实在应该是不要去看为妙。

——可惜,这么掏心掏肺地规劝,其效果却基本等同于一通废话。甚至可能还恰得其反,越发的勾起了那帮人的好奇心。于是越劝那帮人反而就越来劲,还越就要想方设法地去看了。(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那么,既然‘小0看天葬’这事横在这了,不妨就说说呗。但在说之前,要把有关西藏的殡葬方式简单地交代几句……据说在西藏至少有五种以上的殡葬方式,其中最盛行的,当然就是最常听说的‘天葬’了。但如果按尊卑的规格排列,却应该是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等等。

规格最高的两种葬式:塔葬和火葬,多是用于活佛和高僧大德什么的。塔葬,是将死者摆扎成坐姿后,或涂、或不涂金身,之后放置于灵塔内。塔内会陪葬死者生前的常用、及心爱之物。布宫里,即安设着多位达 赖 喇 嘛的灵塔,其中五世 达 赖 喇 嘛的灵塔,据说仅黄金的用项就高达四吨,其它各类宝石更共计约有18000余颗……

火葬,应该比较好理解。高僧大德的火葬,一般多会有舍利子可取。


比较卑下的葬式,是水葬。只用于孤儿、寡妇或乞丐等经济地位低下的人。在藏区的一些‘藏布(江、河)岸边,会有专门的水葬台。那种地方很好辨认,一般看到岸边有一块比较平整的空地,空地周围缠扯着好些白色经幡,而且在空地附近的山体上,有好些用白灰画成的阶梯形图案,那应该就是一座水葬台了。

因为水葬仪式的一切操作都必须要在天亮前完成,所以一般凌晨天不亮的时候,死者就会被送到水葬台。之后由专门的水葬师,将其肢解、并投进‘藏布’……他们对此的理解是,死者的身体会喂养‘神鱼’;灵魂,则会攀沿山体上用白灰画成的天梯,上达天堂……所以,老派的藏家人是绝对不会吃鱼的。


最最卑贱的葬式,是土葬。这跟汉民族的“入土为安”完全无关。这里的土葬对象一般是传染病亡者、非命亡者、以及生前名声极其糟糕的人等等,因为这种土葬,有‘死后也要被人践踏’的意思。(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以上几种葬式,或尊或卑,都只属于小众。真正盛行于大众间的,当然就还得是‘天葬’了。

之前有一次,大约是凌晨5:00左右,我带司机到二环路上的一家民宿,去接一车要当日往返纳木措的客人。那家民宿的位置非但不临街,而且还在拐了好几拐的深巷里,所以我们把车停在巷口等人,自己则就下车抽烟去了。那会儿的天还完全黑着,却就看见巷子里,随同巷子的宽度,地上明白的有两条现撒的白灰线一直伸进了巷子深处。问那个头发上扎着大红英雄结的康巴司机:这是什么情况?他全不在意地说:家里死人了嘛……

——这就才知道,原来那两道白灰线,是从亡者家的家门口一路撒出来,而且要一直连上大马路的。意思是:引亡魂上路。这是天葬程序最初的一部分,也是要从凌晨天不亮就开始的……之后,亲人就会沿着这两条白灰道,把已经捆扎好的亡者背至街口,交给旁系的某位亲属或专门的背夫。由他们,将亡者或背、或用马驮到天葬 tai去。(直系亲属一般不去天葬 tai)

到达天葬 tai后,先要“煨桑”(点燃桑草)通报“神鹰”……随着缕缕桑烟升起,远近的秃鹫就会纷至沓来。然后,天葬 shi就开始操刀了……尸身一般会被分为三部分:内脏、肌肉和骨骼。骨骼部分还要先用石头砸碎,并掺拌上糌粑。

喂鹰的顺序是先内脏、然后骨头、最后是肌肉……藏家人认为,如果能被鹰一次过吃的一点不剩,方为大吉!说明死者生前没有什么大的罪孽,灵魂能以顺利升达天堂。但如果鹰不愿意吃、或没有一次吃完,余下的尸身则就会被用火焚烧后,将灰烬撒向四方……(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那么,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天葬的‘终极执行者’,那些‘鹰’了。鹰,在藏家人心目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为他们以为,鹰,是雪域的精灵,是接通天地的使者,是人之灵魂最终是否能以升天的裁判……天葬中亡者的尸身被一次食尽,——升天;否则就决不会再有机会了。

天葬 tai附近的鹰,因为不必再费力去觅食,大多也就不会再远去高飞了。它们平时里就只在那附近活动一下,而且多数时候甚至连动都懒得动,只干脆就那么懒洋洋地站着了。于是渐渐的,它们的身体开始肥胖,身上的羽毛开始失去光泽、甚至出现脱落……直到后来,它们几乎忘记了自己会飞,变成走起路来蹒跚到好像一只企鹅。

——但整个这期间,它们的喙却依然坚硬、眼神却依然犀利、强爪也依然粗壮有力。


从来没有人在包括天葬 tai附近的其它任何地方,看到过鹰自然死亡的尸体。据说它们天生就有预知生命至终的能力,每当那一刻即将来临,它们就会离群索居,独自去兀立于山崖之上,不吃不喝也不动,只用那乌黑、犀利的双目定定地凝望天际……没有哪个同伴再会去打扰它们。于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这只鹰就会明显地消瘦下去,直至回到它曾经的体态。但是,它的精神却丝毫不见萎靡,双目仿佛还更添了神采。

之后,突然就会有那么一天……已经许久不曾动弹过的那只鹰,会突然展开翅膀用力地扇动几下,然后就稳稳地腾起,且冲向天空……哇哦,它果然还是那只雄鹰!从来也不曾忘记翱翔天际的本能。——它会先围绕天葬 tai盘旋几周,而后就会像一只离弦的箭矢直冲九霄,直朝着太阳飞去……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变成一粒尘埃……最终消失融化在太阳的光芒里。——那里,就是那个让一切的一切都望尘莫及的至高之处,才是它应该的归宿。

而在最后傲视大地的那个瞬间,这只鹰甚至不会留落在人间哪怕一根羽毛……(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鹰的寿命很长,约有六十、甚至八十年。不过此当中,它们必得要经历一次“重生”。那是在它们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它们的鹰喙和鹰爪,一般就都会变的已经非常僵硬,身上的羽毛也会积的又厚又重,于是整个状态就会显得臃肿不堪老态龙钟

届时,它们就会离群,把巢穴迁筑到悬崖峭壁上去。之后它们会有这么一番操作……先用鹰喙用力地击打岩石,直到使整个喙完全破损脱落,——然后,等一个新的鹰喙长出来;之后再用新长出的喙,把鹰爪上老的趾甲一个个地拔掉,——等再长出新的趾甲来;新的趾甲长成后,就又用它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地拔掉,——之后,也会再长出新的羽毛来。

——统统这一切,必然都将是血淋淋的!而这个经历一般至少需要五个月,只有经历了这五个月的蜕变,这只鹰才会返老还童、重获新生,获得它之后又几十年的风光。据说凤凰浴火也能重生,名曰:涅磐。那世上几人又能重塑自我呢?


有一种说法……雏鹰出生后不久,就要开始接受母鹰近乎残酷的飞行训练。每天不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它就不能从母鹰口中获得食物,所以很快雏鹰就能勉强地低空飞行了。之后,母鹰就会把雏鹰带上树梢、或山崖等等的高处,——直接从那里将它们扔下去。会有雏鹰因为胆怯而不知所措,因此就被活活摔死;而也有雏鹰会本能地拼命扇动翅膀,因此,瞬间就真正地破解了飞翔的奥秘……

但即使如此也还是不够的!雏鹰还将面临更艰难、更刻苦的考验,——它们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会被母鹰一次次地折断!而后,继续把它们从高处往下扔……原来,雏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只要在被折断后,忍着剧痛继续振翅,使翅膀骨骼间能不断地充血,伤处很快就能自行愈合。而每次愈合后的翅膀,都会比之前更加的强健有力。只有拥有了这样一对翅膀,它们才真正能够飞越崇山峻岭,飞上九霄,去在天上云间翱翔。所谓‘雄鹰展翅,纵横四海’,从这一刻就才得以启程……(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心中背道的,必满得自己的结果;善良人,则必从自己的行为得以知足。

       ——《箴言14:14


报应早晚会到,只是形式和时间不为人知。人难免犯罪,真智慧是认识到,勇于承认错误是能以改过的前提,认罪、悔改后,人才可以轻装向前。而那些竭力掩饰错误的,则一定会继续错下去。因为他们心无敬畏,所以完全不理会只要认罪、悔改, 神就必会赐下赦免的恩典。(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葬(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