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情感型”考点

标签: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郝老师语文山西高考太原高考语文杂谈 |
分类: 高中语文资源 |
【考情引路】
1、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词)中表达的感情;
2、这首诗(词)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3、某一情感在这首诗(词)中是如何体现的?当然题目设置并不囿于上述类型,有时它和其它题型一起出现,有时也不需要去具体分析这种情感。考生应根据试题的设置要求去准确作答。
下面结合2011年高考真题,浅谈古诗词鉴赏题“情感型”考点备考策略。
如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的答案示例: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考生反复揣摩诗歌对意象“山泉”描绘的词语,如不知名、为天色、作雨声、深涧满、小池平、恬淡、长自清等,很容易把握山泉具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进而,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借咏山泉表现自己清高淡泊、任性自然的情怀。
二是抓情感词。这里的情感词是带有作者明显感情倾向的词语,如明显揭示作者喜怒哀乐的词语。有时我们鉴赏诗歌感觉“山穷水尽疑无路”,实在没有“突破口”,这时我们不妨留意情感词,在情感词的牵引下去综观全诗,用心领会,这样我们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地鉴赏诗歌了。如广东卷第10题(2):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中“最是一年春好处”中的“最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花不看开人易老”中“人易老”表现的是一种伤春之情,“莫待春回” 中的“莫待”表现的是惜春情怀。这样我们通过分析情感词,就能较容易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了。又如,大纲全国卷12题,只要我们抓住词中的情感词“无雁影”和“孤灯”等词,就不难体会词人思乡和孤寂的心情了。
三是抓关键处。关键处往往是鉴赏诗词时必须要攻克的“战略高地”,忽视了关键处就很难正确的鉴赏诗词。诗词中的关键处指能醒目揭示诗词主旨、情感变化的句子或词语,诗词的题目,诗词的注解等。在这里笔者仅分析诗词的题目和注解。因为考生合理利用标题提供的信息,就能了解诗词的结构或主旨;合理利用注释就能理解诗词的背景或写作目的等。
我们还以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为例。我们在反复揣摩诗歌意象中能捕捉到诗人的情感,但前提是认真领悟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提供的信息,离开了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就无法捕捉到诗人想表达的真实情感,这足见题目是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的。
又如,安徽卷第8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此题通过揣摩意象考生能较容易地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但要理解准确理解诗人情感,一定不能忽略诗歌注释:[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综合诗歌描绘的画面和诗歌注释,我们才能体会到作者对琅琊溪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以上三点是笔者在指导高三学生备考中的一点总结,实践证明,只要同学们严格按照上面做法去多练习,多体会,多总结,是能够较容易突破此类题型的。当然破解此类题型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三点,考生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法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