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同学少年》写的专栏:从模式作文到个性写作

(2012-02-08 13:27:05)
标签:

文化

老祥

90后

分类: 杂文

    脱离传统作文写作理念,一直是很多作家强调的一个问题。好的文章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加到文章中去,用特立独行的视角去表达的,但也不能用太虚构,太不符合情理的方式。写作从我自己感觉,最忌讳的就是刻意的去迎合什么东西。我感觉那样的写作是失败的。譬如说有这么个故事,给大家讲一下。有一次公司安排我去了一趟长沙,因为是公司安排的所以我要尽快处理完公事,然后回公司。但是,我到了长沙后,恰好碰到了老同学。老同学见面难免多喝两杯,最后因为玩的高兴就喝多了,而且到第二天早上才醒酒。当然第二天,已经把公事耽误了。把事情办完已经是第三天了。回公司后,老板就问我,你问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说,因为看见路上好几个老太太要过马路,挺危险的就一个个把她们搀扶到路另一旁。老板就大怒,让我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当然上面仅是我讲述的一个题外的小笑话,生活中帮助老奶奶过马路这类是虽然不多,但是还是有的。但是即使是有一个人搀扶老奶奶过马路也不可能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这个小话是相对来说比较荒谬的。大家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就可以了啊,但并不是所有的,我指的只是刚才的那么幽默小故事,要不我今天在这里讲了半天,大家听完后就给出一句评价:还是国外的教堂好啊!当然,我的讲座未必能和那么外国和尚、尼姑媲美。但是这是两种形式。好了,我感觉我们扯的有点远了。我其实阐述的就这几个字:把自己的观点加到文章里去。就上个故事而言,你有两种方式可以掺入写作里面去。一,你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我就是因为遇见了一个老同学多喝了了两倍。二,说在路上长途车坏了。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表达出你的想法。关于“扶老太太过马路”这些事大家还是少写为妙。

 

 

 

     还有我们有些文章,并不是要歌颂谁!我所谓的歌颂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并不是以后就杜绝大家写文章歌颂人了。我要讲的是,我们一些作品的构成好像非要制作出一个伟人似的。先是叙述他是怎样的受人误解,然后误解终于在若干年“得以解放”了。最后就用这么多年能想到的词汇什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不断成长”等滔滔不绝的赞颂一番。其实,我感觉我们应该摆脱这种枷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写文章定位很重要啊,没有自我的一个定位,很多文章都写不好。有了一个良好的定位,写任何文章都会有想说的。关于这个“定位”就是一种看生活的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是不能用语音表达出来的,它是一种阅历,一种经验,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多看看书,暑假有机会的时候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兼职,这样能很快的提高大家的生活阅历。毕竟学校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环境,要想在文化环境里写关于社会的文章,必须要理解你所处的这个社会是个怎样的。

 

     好了,咱们在谈谈所谓的传统“歌颂文”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都能写出大家满意的作品。当然,也不是歌颂,而是另一种方式。不用这种浅白的。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新闻,2008年最白痴的十种行为。其中两种是这样的:一个是大家都会拍照,但是拍照的时候摆“V”手势,就太过时了。第二个是,1990年在北京地铁卖得刘德华死的小报,到现在还居然有人卖。关键是有人卖吧也就算了,还有很多人在买,这就很让我纳闷。所以“歌颂文”这种种文章,由我看来和刘德华小报的情节一样严重。所以我提醒在北京地铁卖小报的同志,该去换点别的了。

 

         最后做一个总结,关于写作,不是任何人讲出来的。写作也不是说教,所以需要大家很深层次的深入生活,理解生活。在我看来写作无非就是这几个部分:思维方向、生动、衬托、模式转换。大家把这几个能理解透了,我相信可以写出不错的作品。最后用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