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新版《红楼梦》》

(2010-07-06 20:08:04)
标签:

90后

杂文

《红楼梦》

先驱者

时评

中国

文化

分类: 杂文

 
    老片新拍有何等意义?

   
    新版《红楼梦》试播以来,争议颇大。到底有多大那是“大师们”的事,身为90后我有自己的看法。我始终不懂老片新拍是对谁的尊重,还是真正崇尚了名著的内在精神。在这里还是看做比歌颂祖国更直接吧,可是无论多虔诚的赞美也是会腻的,譬如你今天一句:“祖国我爱你”明天他一句“我爱你祖国”时间久了,这位祖国,不但感觉你毫无新意还怀疑有“拍国家主义马屁”之嫌。另一方面红楼梦表达的太“艺术”,在四大名著里也不太适合搬上荧屏。因为它本身就不是全民化的东西,不知当年曹雪芹写作时,想过那么多层次么,现在还被按上“红学”的帽子。 播后,观众的肯定程度也不容乐观,有人说,人物演技不佳,有人说,人物装饰不完美的。有人还说,没有87版的经典。这样看来老片新拍只能引领一个“新生代时尚”:费力不讨好!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先驱者”
 

    近些年,好像我们一直在重复一个程序。从影视界来说:重拍的有《射雕英雄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这让人疑惑了为何外国影视能出现《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全球顶级票房影片,而中国只能用“中国版泰坦尼克号”“中国版阿凡达”在吸引观众。我只谈核心问题,不考虑这些影片的社会影响以及制作成本。这样相比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和中国的制度有关,为何近些年每年高考都出零分?其实教育界也就那么回事儿,这样我倒是感觉90后做的比较让人赞赏,只是现在的社会形势不允许这部分人存在,一是人家年长谈及儿子比爹大的问题人家毕竟没有面子(其实各有千秋,只是老一辈的“大师们”不接受现实,还以为在“解放前”)二是爱讲社会阅历,感觉年纪大的讲话就会有分量,成熟、稳重(如果这样,可以把太平洋的千年老龟捞上来给这些“大师们”上一课)

   

 

    国家需要进步,就必须脱离这种拘谨的形式。我不知道高考作文为什么规定题材,为什么不能写诗歌?为什么要拟好核心内容?为什么要不少于800字?大家都知道丑小鸭的故事,照这样下去就不知道耽误多少白天鹅失去他发光的权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一部分“先驱者”要他们带领我们冲出现在的“拘谨主义重围”或许韩寒是对的,但是就现在社会而言,别说一部分就是一个,也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