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杂谈 |
分类: 非洲 |
http://y2.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a443b29b-6086-4717-88c7-563c1e4e13d9.jpg
198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3届会议报告中这样写道。对于在南部非洲行走的游客来说,似乎没有任何自然景观可以和维多利亚大瀑布相媲美。她位于赞比亚南部和津巴布韦接壤区域,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丽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瀑布的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还要大一倍。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54ccc6c9-7511-4699-94cc-7d71fa18147a.jpg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98a038c8-d4c6-466c-ab89-8828d8ae1e71.jpg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ab99bd61-00fc-4354-a403-e6100c33049a.jpg
“不遇风雨何以见彩虹”。这一句国人熟知的歌词,在这里被颠覆。在美丽壮观的维多利亚瀑布,几乎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见到彩虹高挂天空,而且,可以看到多条彩虹同时出现的奇观。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它能上升到几百米的高度。人们远远地就可看到升入300米高空如云般的水雾。
http://y2.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6d8579ff-ade0-47bd-8e18-d12143152579.jpg
关于大瀑布,这有一个动人传说:据说在瀑布的深潭下面,每天都有一群如花般美丽的姑娘,日夜不停地敲着非洲金鼓,金鼓发出的咚咚声,变成了瀑布震天的轰鸣;姑娘们身穿五彩衣裳的光芒被瀑布反射到了天上,被太阳变成了美丽的七色彩虹。姑娘们舞蹈溅起的千姿百态的水花变成了漫天的云雾。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景色呀!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c1dd4608-4bc3-438d-949a-4bfa4217d984.jpg
维多利亚瀑布的形成,是由于一条深邃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断裂谷由1.5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维多利亚瀑布最宽处大约1800米。河流跌落处的悬崖对面又是悬崖,而两者间的峡谷宽度仅75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名为“沸腾涡”的巨大旋涡,然后沿着72公里长的峡谷流向下游。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efbc13b2-b84a-428f-aeb5-0099d83f24a5.jpg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9a12c471-7cf6-41ac-b4ad-0fea183dc42f.jpg
http://y2.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b20af8a4-730d-4122-8fd4-cae7ccbfd7d9.jpg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b6b30be0-ae74-4409-92ac-6a3fd295f57b.jpg
就在这次旅行中的1855年11月16日,利文斯顿(David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713870be-f76e-4780-8593-daae38e750cb.jpg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c0c7f56a-596f-4bd7-929d-5147f131ffba.jpg
http://y3.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aac63e54-4459-487d-ad55-4b303cfd688e.jpg
“你站在瀑布边缘,看着瀑布一泻而下,发出如雷般的轰鸣,你无论如何大喊大叫,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你的肾上腺素在体内涌动,你似乎体会到了临近死亡的感觉。”戴维·若恩回忆着自己在“魔鬼池”中的感受。他说,虽然池水很清凉,但当你真正游起来时,身体会因激动过度而颤抖,这对于在如此危险的地带游泳是相当致命的。只有此时,游泳者才会明白,为什么旅游攻略中会告诫人们,来这里游泳前不要吃东西。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cac63b47-9717-4c0a-9fdd-4ff256ccd3ec.jpg
沿着水流的方向前观数百米,一座151米宽的铁桥飞架大河两岸,那是维多利亚大瀑布桥,它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利文斯顿的大“发现”打破了当地居民的平静生活,1890年,英国人统治了大瀑布南面的津巴布韦,四五年后又控制了大瀑布北岸的赞比亚。殖民者始于“发现”,继而占领。1903年至1905年,殖民者又建造了这座公路铁路桥,打通赞比西河在此形成的天堑,津巴布韦境内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与赞比亚境内的利文斯顿狩猎公园形成瀑布地区,瀑布地区已成为非洲著名旅游胜地。
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847eb0a0-fb39-49c7-b629-1d2c4ed148b2.jpg
大瀑布在赞比亚境内大约有1.2公里宽,在津巴布韦境内只有0.5公里。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形态所致,观看瀑布的最佳位置却是在津巴布韦境内,虽然赞比亚境内也可以看到一部分。最佳观测点在利文斯顿岛上,岛上还有这位探险家的青铜雕塑。从这里出发,沿着湿润的小路前行,你会从各个角度观看大瀑布的不同位置,不同形状。其中你可以看到大瀑布最著名和壮观的一段,你可以看到几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天上的奇妙景色。穿过茂密的郁郁葱葱的雨林,邓羚和野猪不时出现在边上的草丛中,最后到达DANGER
(上图是大瀑布的最危险点,下面就是百丈悬崖,没有任何的遮拦,脚下的石头十分湿滑)
http://y2.ifengimg.com/cmpp/2014/05/07/17/31fd752c-60a2-4762-a9b4-118d2dcf9367.jpg
津巴布韦(2)—最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
“维多利亚的瀑布,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她位于赞比西河上,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
198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3届会议报告中这样写道。对于在南部非洲行走的游客来说,似乎没有任何自然景观可以和维多利亚大瀑布相媲美。她位于赞比亚南部和津巴布韦接壤区域,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丽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瀑布的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还要大一倍。
广阔的赞比西河在刚刚流入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两国边界时,两岸草原起伏,零星散布着树木,河马、犀牛、大象、鳄鱼等等动物出没,河面宽度超过两公里,舒缓的河水浩浩荡荡,流动在宽阔又浮浅的玄武岩河床上。在河水充盈时节,水量高达每秒7500立方米。流抵到此,主河道忽然被河道间俄岩岛分割成数股,河水一下子变得狂涛怒波,汹涌地越过维多利亚瀑布,以万马奔腾之势从106米的陡崖上垂直跌下,飞泻至只有75米宽、狭窄嶙峋的陡峭深谷中。河水形成一条长长的匹练,以无法想像的磅礴之势翻腾怒吼,奔流而下,在此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溅起的水花形成巨大的雾气团,又从峡谷底部沸腾升到空中,在空中折射出七彩的虹桥,连接着两岸的津巴布韦和赞比亚。那情那景变得惊天动地。水量如此之大,且下冲力如此之强,以至引起水花飞溅,远达40公里外均可以看到。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瀑布声如雷鸣,浪花溅起达300米。其景色极其壮观!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雾气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会有整个身体都在被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的感觉。每逢新月升起,水雾中映出光彩夺目的月虹,景色更是十分迷人。
“不遇风雨何以见彩虹”
这一句国人熟知的歌词,在这里被颠覆。在美丽壮观的维多利亚瀑布,几乎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见到彩虹高挂天空,而且,可以看到多条彩虹同时出现的奇观。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它能上升到几百米的高度。人们远远地就可看到升入300米高空如云般的水雾。
维多利亚瀑布被赞比亚当地卡洛洛-洛齐(Kalolo-Lozi)族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Mosi-oa-tunya莫西奥图尼亚或译为莫西瓦图尼亚),津巴布韦人则称之为“曼古昂冬尼亚”,两者的意思都是“轰轰作响的雨雾”。地球上很少有这样壮观而令人生畏的地方。居住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的科鲁鲁人很怕瀑布,从不敢走近它。邻近的汤加族则视它为神物,把彩虹视为神的化身,他们在东瀑布举行仪式,宰杀黑牛以祭神。据考证,远在公元90年即有少数农业人口在赞比西河两岸定居。多数原住民则在距瀑布半径128公里范围内以渔猎为生。
关于大瀑布,这有一个动人传说:据说在瀑布的深潭下面,每天都有一群如花般美丽的姑娘,日夜不停地敲着非洲金鼓,金鼓发出的咚咚声,变成了瀑布震天的轰鸣;姑娘们身穿五彩衣裳的光芒被瀑布反射到了天上,被太阳变成了美丽的七色彩虹。姑娘们舞蹈溅起的千姿百态的水花变成了漫天的云雾。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景色呀!
维多利亚瀑布的形成,是由于一条深邃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断裂谷由1.5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维多利亚瀑布最宽处大约1800米。河流跌落处的悬崖对面又是悬崖,而两者间的峡谷宽度仅75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名为“沸腾涡”的巨大旋涡,然后沿着72公里长的峡谷流向下游。
早在160年前的1853年与1856年之间,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与一批欧洲人一起首次横穿非洲。利文斯敦此行的目的显然是希望非洲中部能向基督教传教士们开放,他们从非洲南部向北旅行经过贝专纳,到达赞比西河。然后,他们向西到安哥拉的罗安达沿海。考虑到这条线路进入内陆太困难,他又调头东向,沿着2700公里长的赞比西河航行,希望这条大动脉般的河流成为开拓中非的“上帝之路”。1856年5月他们到达莫桑比克沿海的克利马内。
就在这次旅行中的1855年11月16日,利文斯顿(David
“你站在瀑布边缘,看着瀑布一泻而下,发出如雷般的轰鸣,你无论如何大喊大叫,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你的肾上腺素在体内涌动,你似乎体会到了临近死亡的感觉。”戴维·若恩回忆着自己在“魔鬼池”中的感受。他说,虽然池水很清凉,但当你真正游起来时,身体会因激动过度而颤抖,这对于在如此危险的地带游泳是相当致命的。只有此时,游泳者才会明白,为什么旅游攻略中会告诫人们,来这里游泳前不要吃东西。
沿着水流的方向前观数百米,一座151米宽的铁桥飞架大河两岸,那是维多利亚大瀑布桥,它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利文斯顿的大“发现”打破了当地居民的平静生活,1890年,英国人统治了大瀑布南面的津巴布韦,四五年后又控制了大瀑布北岸的赞比亚。殖民者始于“发现”,继而占领。1903年至1905年,殖民者又建造了这座公路铁路桥,打通赞比西河在此形成的天堑,津巴布韦境内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与赞比亚境内的利文斯顿狩猎公园形成瀑布地区,瀑布地区已成为非洲著名旅游胜地。
大瀑布有一种悲壮美,这种美能使人受到震撼。就在这座桥建成六七十年后,大瀑布南北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魔鬼瀑布冲走了殖民者强加在非洲人民头上的厄运,马蹄瀑布鼓舞着非洲人民的斗争士气,主瀑布的怒吼声震碎了殖民主义的黄粱美梦,大瀑布两岸的人民先后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大瀑布在赞比亚境内大约有1.2公里宽,在津巴布韦境内只有0.5公里。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形态所致,观看瀑布的最佳位置却是在津巴布韦境内,虽然赞比亚境内也可以看到一部分。最佳观测点在利文斯顿岛上,岛上还有这位探险家的青铜雕塑。从这里出发,沿着湿润的小路前行,你会从各个角度观看大瀑布的不同位置,不同形状。其中你可以看到大瀑布最著名和壮观的一段,你可以看到几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天上的奇妙景色。穿过茂密的郁郁葱葱的雨林,邓羚和野猪不时出现在边上的草丛中,最后到达DANGER
可谓是:
TIPS:
到达:从赞比亚的利文斯顿小镇步行过来这里最方便,但是一定要有签证,才能入境。
离开:VIC
门票:平日:外国人USD30/PP;圆月日:外国人USD40/PP
住宿:维多利亚瀑布(现在也是这里的地名)有不少住处,但是大多都很贵,都是带赌场的星级酒店。Shoestrings
小时,http://www.shoestringsvicfalls.com,
当地其他景点:
“魔鬼池”,是因为它地处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顶部。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叫“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轰轰作响的烟雾”。最早是在1855年,由苏格兰传教士和一些探险家发现。瀑布的水来自赞比西河,当河水充盈时,每秒流过的水量高达7500立方米,汹涌的河水冲向悬崖,形成了水花飞溅的维多利亚瀑布,即便在40公里外都能看到如云般的水雾。“魔鬼池”是个天然形成的岩石水池。据说,曾居住在瀑布附近的科鲁鲁人从不敢走近它。邻近的东加族更视它为神物,把彩虹视为神的化身,他们经常在瀑布东边接近太阳的地方举行宰杀黑牛仪式来祭神。
旋涡潭
飞流直下的这5条瀑布都泻入一个宽仅400米的深潭,酷似一幅垂入深渊中的巨大的窗帘,瀑布群形成的高几百米的柱状云雾,飞雾和声浪能飘送到10千米以外,声若雷鸣,云雾迷蒙。数十里外都可看到水雾在不断地升腾,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沸腾锅”,那奇异的景色堪称人间一绝。赞比西河经过瀑布后气势依然壮观,河水冲进狭谷,汹涌直奔过的“沸腾锅”的旋涡潭,沿着之字形峡谷再往前奔腾64公里向下游进发。
位于最西边的是“魔鬼瀑布”,魔鬼瀑布最为气势磅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落深渊。轰鸣声震耳欲聋。强烈的威慑力使人不敢靠近;“主瀑布”在中间,主瀑布高122米、宽约1800米,落差约93米。流量最大,中间有一条缝隙;东侧是“马蹄瀑布”,它因被岩石遮挡为马蹄状而得名;像巨帘一般的“彩虹瀑布”则位于“马蹄瀑布”的东边,空气中的水点折射阳光,产生美丽的彩虹。彩虹瀑布即因时常可以从中看到七色彩虹而得名。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2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并且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在月色明亮的晚上,水气更会形成奇异的月虹;“东瀑布”是最东的一段,该瀑布在旱季时往往是陡崖峭壁,雨季才成为挂满千万条素练般的瀑布。
人间奇观
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以它的形状、规模及声音而举世闻名,堪称人间奇观。而瀑布附近的“雨林”又为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雨林”是面对瀑布的峭壁上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不过周围的草原在干旱季节时会失去绿色)。它靠瀑布水气形成的潮湿小气候长得十分茂盛。作为这里的一大景点,“雨林”仿佛终日置身于雨雾,即使是大晴天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