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30年 厚积薄发 TCL「剑指」智能时代——创新生命线 布局中国液晶「黄埔」

(2011-10-13 12:47:55)
标签:

李东生

中国

华星

液晶面板

彩电

财经

分类: 封面故事

撰文/鲁宁

  引进技术没有出路,自主创新才使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正式投产。作为TCL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的投资,这是技术、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口。

http://e.lifestyle.com.cn/uploadfiles/2011/10/3/F79B3EC881CA40C4B762EF4A64BB8646.jpg厚积薄发 TCL「剑指」智能时代——创新生命线 布局中国液晶「黄埔」" />

  在硬件上,随着8.5代线的成功投产,TCL已经占据了产业发展的最上游,从而成为与三星一样具备垂直产业链的企业。

  2011年8月8日,注定要在中国彩电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而最激动的莫过于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了,多年负重潜行的修炼,终于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刻,“8.5代线的正式投产,不仅对于TCL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完善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提高中国电子工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李东生表示。

  这里所说的8.5代线,是指深圳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深圳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该项目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其中TCL出资55亿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55%,深超科技出资30亿元人民币,三星电子出资15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11年第4季度量产,预计明年年底项目将全部达产10万张玻璃基板/月,这将占据中国彩电面板总需求量近20%的市场份额。

  对于这个项目,李东生可以说是志在必得,因为只有完成面板项目的建设,进入彩电产业的最上游,TCL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彩电全产业链企业,才能真正实现李东生毕生所追求的“以产业报国”的宏图志向。这不得不说和李东生不服输、坚定执着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尽管这次的“赌注”之大前所未有。

  生命线

  “这个项目总体方向是不变的,就是TCL一定要自己掌握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李东生表示,“这不仅关系到TCL实现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问题,同时这也是中国彩电业的生命线。”这位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超常的冷静和高度。

  事实证明,李东生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TCL集团高级副总裁、华星光电CEO贺成明曾在飞利浦和LG做过液晶的经历使得他成为最合适的人选。贺成明充分施展了自己在面板圈内的人脉优势,不断地为华星光电挖来了重量级人才,“要找到合适的人特别难”。

  实际上,就全球来看,掌握面板技术的企业也只有大概五六家,自然这方面的人才是特别稀缺。贺成明不负众望,同陈立宜博士两人,共同成功地组建了一个由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员200余人,来自国内具有相关产业经验的专业人员100余人的核心技术团队。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员,有着不同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充分发挥了“1+1>2”的优势,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比如,考量面板建设最核心的两个指标是时间和成本,在时间上,TCL面板在建设周期上至少比国内同类项目要提前3~5个月;在成本上,TCL通过技术、工艺流程的创新,节约了几十亿的投资成本。“把不同技术背景的人员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这才是真正的集成创新。”贺成明表示,“8.5代线的成功投产,也说明了TCL内部创新机制的活力。”

http://e.lifestyle.com.cn/uploadfiles/2011/10/3/2A105A3674CB42E4A041960644DA3886.jpg厚积薄发 TCL「剑指」智能时代——创新生命线 布局中国液晶「黄埔」" />

TCL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 第三设计中心总经理 严方红

  TCL拥有手机、液晶面板等产业,关键的问题是要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

  TV非TV

  众所周知,电视作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电器之一,一直是由硬件技术单纯地来驱动产业的升级和变革。无论是CRT时代还是到后来的PDP、CCFL和LED背光的LCD,乃至最近市场上火热的3D显示,硬件显示技术的比拼成为了彩电业的竞争核心和惟一标准。

  但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彩电发展的趋势,这必然对彩电的商业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原来是‘看’电视,现在是‘用’电视,‘玩’电视。”TCL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第三设计中心总经理严方红表示,“内容的差异化成为彩电企业竞争的重要变量。”

  作为彩电终端的生产企业,在商业模式变革中,TCL显然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和逻辑:在硬件上,随着8.5代线的成功投产,TCL已经占据了产业发展的最上游,从而成为与三星一样具备垂直产业链的企业,从这一点上来说,TCL已经具备了与三星媲美的实力;在内容方面,TCL显然做了更多的创新。

  “其实加盟TCL本身就说明TCL的创新。”有着深厚互联网行业背景,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广州欢网科技CEO梁铁航表示,“从事互联网的加盟传统制造业,也说明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实际上,广州欢网正是TCL为内容布局的重要棋子,也是TCL与其他彩电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砝码。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国电视节目内容趋同的前提下,谁能够掌握更多的内容资源比如游戏、应用程序等,就可以在下一场彩电企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但对于内容来说,TCL一方面积极与华数等牌照方进行合作,另外一方面,欢网将成为TCL重要的筹码,目前欢网已经拥有各种应用程序几千个,成为在彩电企业自建网站中拥有应用程序最多的网站,这样足以促进TCL彩电终端的销售。

  这也仅仅是TCL对彩电未来发展的理解之一,更重要的是,TCL将彩电终端视为家庭计算的中心。PC作为个人计算中心的地位已经成为事实,手机成为个人移动计算中心的趋势业已形成,而彩电作为家庭计算中心的趋势也越发明显。“TCL拥有手机、液晶面板等产业,关键的问题是要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TCL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第三设计中心总经理严方红表示。

  在TCL智能电视展示中心,记者看到TCL将彩电作为家庭计算中心的演示,通过彩电可以控制诸如窗帘的开闭、房间灯的开关等,俨然彩电已经成为家庭电器、家居等互联的计算中心。“从前彩电仅仅作为硬件终端,而现在彩电已经成为服务终端。”梁铁航表示,“欢网将争取更多更好的内容资源,以此来增强TCL彩电的竞争实力。”

  显然,在这场TV非TV的产业变革大潮中,TCL无论在硬件还是在内容资源上,都进行了完善的布局,而这些布局也已经成为了TCL彩电作为“服务终端”的能力,使得TCL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http://e.lifestyle.com.cn/uploadfiles/2011/10/3/9B3908E580C747E29E0C43B283550037.jpg厚积薄发 TCL「剑指」智能时代——创新生命线 布局中国液晶「黄埔」" />

TCL研发中心副总 梁铁航

  从前彩电仅仅作为硬件终端,而现在彩电已经成为服务终端。

  创新的空气

  实际上,对于这个投资巨大、极其复杂的液晶面板线,任何企业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相对于技术上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管理团队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其间,团队的信任尤其重要。所谓信任,是指给予工程师和部门负责人充分的权利,让其全权承担本部门的职责,也没有为其配备助手。如果为其配备助手了,很可能会造成有被替代的可能,信任感会降低很多;而对于公平,就是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和每个员工保持相等的距离,这就是管理学中强调的“圆心式管理”,即和每个人的关系距离都相同,否则很容易形成各自的封闭小圈子,这对于团队合作是非常不利的;至于注重细节,也就是说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很可能是一个人被尊重的开始,比如华星光电的食堂专门为韩国员工配备了泡菜、配备中文翻译等、为员工安排更舒适的公寓,给的都是相当好的待遇。为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陈立宜率先示范,把家属都接到了深圳,真正把华星光电当做自己的家。

  即便这样,TCL还要求人力资源要多办一些融合的活动。比如经常举行部门聚餐或者是比较大型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在工地的时候办年度晚会,而且大家下午过来吃户外的自助餐,甚至要求高层都必须参加。“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下,大家更容易交流和融合。”陈立宜认为。

  事实也证明,华星光电也正在按照这个思路,建设一种新型的适合技术人员的企业文化氛围,比如每个季度对专利的评选,对专利技术强、应用价值大的专利评选为本季度的专利王,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这不仅仅是物质奖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尊重员工的创造,进而形成整个公司的创新氛围和文化。”陈立宜认为。

  如果从更深层次来看,纵观TCL30年,创新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基因。像华星光电如此大规模地招聘外籍员工的现象之所以在TCL能够出现,这本身就说明TCL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列,同时也充分证明了TCL海外化的成果正在逐步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也难怪李东生一再强调,“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华星光电,也没用TCL的今天。”

TCL再启程

http://e.lifestyle.com.cn/uploadfiles/2011/10/3/B722048BA75A46DDBAEF0D01BC949FF1.jpg厚积薄发 TCL「剑指」智能时代——创新生命线 布局中国液晶「黄埔」" />

  李东生对于TCL要做什么和要成为谁,目标和方向越来越清晰。

  1999年企业愿景“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2002年企业愿景“创建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2006年企业愿景“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科技创新模式 逆向创新模式

  ◆从吸收创新到自主创新,TCL比普通企业的优秀之处:在吸收引进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且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例如超强接收电视是TCL在成熟的彩电技术基础上深度挖掘创新点,实现自主创新,平拓市场的典范。

  ◆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这一点在TCL另一个主导业务移动通讯业务上体现得最为显著,TCL手机科技创新采用的是标杆瞄准的方法,以此来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突破。

  ◆从外国技术到核心技术,成功地掌握PDP(等离子)显示与控制技术是TCL掌握核心技术的一个典范。TCL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P驱动电路与进口的PDP显示屏组成PDP模块,较大程度地降低了PDP模块和整机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管理创新

  ◆新一轮架构调整:将“4+2”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架构调整为“4+6”产业架构,包括多媒体、通讯、华星光电、家电集团四大核心产业,以及系统科技、泰科立、新兴业务群、投资业务群、翰林汇以及房地产六大业务。

  ◆深圳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首期设备正式投产启动,计划于2011年第4季度量产,规模达到18000张玻璃大板/月,预计明年年底项目将全部达产10万张玻璃大板/月,年产量约为1750万块电视模组。仅华星光电面板产量就占据中国彩电面板总需求量近20%。

  市场创新

  在北美和欧洲业务进行了一定的收缩,而将海外拓展的重点放在了新兴国家市场上,并且将在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复制到澳大利亚、印度、西亚等其他市场。

  ◆目前TCL在越南、印尼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进入前三,仅次于韩国的两大巨头。

  ◆目前TCL已经在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推出了自有品牌液晶电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1年6月15日, TCL集团与意大利多媒体、通讯、家电3大领域共9家客户举行了经贸合作签约仪式,签约总金额达3亿欧元。

  文化创新 “鹰之重生”

  ◆人才内生培养策略。TCL大规模进行人才培养计划,雄鹰、精鹰、飞鹰、雏鹰四大工程针对培养高管到基础干部,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作,李东生亲自讲课并且送大批干部出国进修。

  ◆引入了KPI机制。全球经理人的KPI指标每年要签订严格标准。低于70%的上交工作报告时,顺便递交一份辞职报告,KPI主要考察财务指标、内部运营管理指标、客户指标、员工学习成长指标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