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高军中国新影联票房盛世华锐贺岁财经 |
分类: 领导力 |
采访·撰文/王翌人
http://www.digitimes.com.cn/uploadfiles/newSite/2011/2/14/A6166EBB97A2456C8752CC0C5D123783.jpg养成这么一种习惯了" />
名人档案
高军:曾经做过媒体、当过演员,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掌舵北京新影联院线多年的高军,被誉为电影界的金牌推手和票房“占卜师”,他曾帮姜文运作发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时风光无限;首开贺岁档期,让冯小刚一跃成为中国第一贺岁导演;他也曾冷语预测《太阳照常升起》的惨败,并“不幸”言中。前不久,他说的“48字箴言”被众多投资商们奉为“电影投资宝典”。今天,高军仍意犹未尽地向《数字商业时代》表示,“还有话要说。”
“用这两个身份看电影,不冲突。”
数字商业时代:《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三部贺岁影片,你观感如何?
高军:按半部影片打分,我给《赵氏孤儿》的前半部分打高分;按整部影片打分,我给《让子弹飞》打高分;按亮点打分,我给《非诚勿扰2》的离婚仪式和死亡感悟打高分。
数字商业时代:葛优把三方的邀请同时接受下来,一个主角领衔主演三大导演的三台重头戏,观众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高军:葛优是一个非常好合作且投入产出比和性价比特别好的演员,他片酬不是很高,但是票房号召力很强,所以人人都愿意找他。至于这三部影片都集中在一个档期上,那是一个偶然。我觉得从葛优身上还可以折射出另外一件事情来,就是我们明星不要自抬身价,抬得太高,以免曲高和寡。
数字商业时代:看电影是看别人的生活,体验自己的另一种人生。哪部电影你印象最深刻?
高军:《小兵张嘎》,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是我童年的时候完整地看过的第一部影片,对我人生道路影响特别大。英雄情结从那时候就开始有,那部影片我看了有100遍。然后就是另一部外国电影《多瑙河之波》,它使我走上电影从业之路。当时我在内蒙古插队,后来成为影后的斯琴高娃当时和我一个连,在看那部影片的时候,斯琴高娃看那个安娜的表演特别好,她说回城后她要当演员。当时放电影是用手扶拖拉机发的电,那个银幕一会亮一会暗,我说斯琴高娃,你当你的演员,我回城后就去放电影,这样我能天天看电影。后来我们俩美梦都成真了,这部影片对我印象特别深。第三部影片就是我认为目前最优秀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无论是表演、导演还是电影语言、故事结构,最牛的仍然还是《霸王别姬》。
数字商业时代:多年的从业经历,看电影时,你以一种什么身份在看?
高军:实际上,我一般用两种心态和两种身份看电影。一种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会投入进去,跟大家一样,看《唐山大地震》时,别人在流泪,我也在流泪;看一些喜剧电影,别人笑的时候我也在笑,这个时候我是没有职业眼光的。
我还有另外一种思维,我在看它的商业性、它的市场可操作性、它的宣传切入点、它在什么时间上映比较合适,或者说用自己的眼光找到别人没找到的卖点,考虑怎么样宣传它和运作它。
这两个身份实际上不冲突。常年已经养成这么一种习惯了。
“不考虑这六个因素,不敢张嘴就说票房。”
数字商业时代:你曾冷语预测《太阳照常升起》的惨败,并“不幸”言中。你似乎早已练就了一套票房预测的“神功”,是这样吗?
高军:其实很多业外人士,包括业内的都不太懂得怎么预测票房,他们通常看完影片就敢张嘴预测。但是我预测会参照起码六个方面的因素,才敢预测一部影片的票房。一是要看影片的质量;二是要看它所上映的档期;三是要考虑同期上映的竞争对手和它的左邻右舍;四是要考虑市场覆盖因素;五是要看它宣传投放的效果;最后一个因素,就是看它即将形成的口碑影响。要是业外人士不考虑这六个因素,张嘴就说票房,一般都说不了。
数字商业时代: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终于破百亿了,你认为这百亿背后都是繁荣吗?
高军:百亿背后有繁荣,也有隐忧。繁荣是说它在2009年62亿的基础上增加40%,但繁荣里边也有必然与偶然两个因素。必然因素就是中国电影总体产业发展看好,以及影片、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增加,这都是中国电影可以破百亿的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则是去年的《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它俩基本上就拿走了全年票房的1/5,将近20个亿。如果没这两部影片,中国能到百亿吗?
但是无论如何,即便中国电影市场2010年没到百亿,90亿总有了吧,那跟前年的60亿比也增长了30%。2011年,没有《阿凡达》了,难道中国电影票房就不再增长了吗?确切地说还会增长,增长的幅度有可能会缩小或者放缓。2011年增加20%就可以了。就目前情况看,中国电影观众的增加,票价的小幅抬升,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的快速增加,都使得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能保有120亿左右的票房。
数字商业时代:现在网上有好多人在讨论票房的水分问题。你如何看?
高军:个别现象,不足为训的一个东西。我给你举个例子,全国有一千三四百万影院,这一千三四百万影院电脑的售票系统难免有哪家在哪一天出了毛病。一旦出了毛病了,全影院停业,不再给观众卖票?还是用一种变通的办法,用手写票的方式,先把观众请进影院先看着?哪个方式更好?我觉得后者更好。至于结算,以后再说。但是如果有人拿这个当做不规范操作,也说得过去,因为人家是为了这个产业长远发展考虑,所以你就不能过分地求全责备。
数字商业时代:新影联从数年前全国票房排名第一,到2009年排名第三,再到如今排名第五,下一步新影联有什么规划?
高军:新影联从第一到第三,再到第五,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因为当时第一的时候是东北院线都在新影联的麾下,它们是从2008年底、2009年初全建制(整个辽宁北方成立了一个院线)独立出去了,这样就拿走了差不多新影联1/4左右的票房,如果它要没有全建制独立出去,新影联今年依然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新影联这几年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打造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不但有院线,还有制片、发行、票务、营销策划。
这几年,新影联在投资拍片上下了一些功夫,投资过《集结号》、《画皮》、《叶问》、《锦衣卫》、《大电影》等多部电影,至今还没赔过钱。
数字商业时代:你在做电影投资的同时,还常客串一些角色。在《我叫刘跃进》中,有报道说你为了事业豁出去了,献出了银幕初裸,这是怎么回事?
高军:我觉得没什么,不算豁出去。我演《我叫刘跃进》的时候,编剧是著名作家刘震云,我们平时很熟,刘震云说老蔺这个角色非我演莫属,他认为我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外型都特别像那个老蔺。
其实那个所谓初裸,还是有遮挡的,我没全裸。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演员的身体不属于演员自己,它属于艺术,我觉得没什么。
数字商业时代:在微博上看到你写“高烧10天了,带病坚持工作,为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我豁出去了!!!”对于健康、事业、爱情,你如何排位?
高军:现在肯定是健康第一,事业第二,我这岁数没什么爱情,有亲情,差不多就这么排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