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募基金在震荡中 自然分化

(2009-04-24 10:18:24)
标签:

数字商业时代

理财

基金

私募

金融

投资

股市

收益

财经

私募基金在震荡中 自然分化

 

进入2009年,国内A股市场一路震荡上行,间有反复,沪综指季度末收至2373.21点,比2008年年底涨了552.4个点,涨幅30.34%。

 

在这样一个行情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表现惊人地接近。截止3月20日,股票型公募基金近3个月平均回报率为12.22%,而私募基金同期平均水平为12.40%。

 

一季度大部分公募和私募基金都实现了正收益,但与大盘同期涨幅相比,两大类产品中,超越大盘的数量都未超过本类理财产品总数的一半。股票型公募基金同期超越大盘的数量占同类基金总数的39.88%,私募基金同期超越大盘的数量占同类基金总数的45.45%。两者相比,就战胜市场的效率而言,私募基金整体上略强于公募基金。

 

细看一下基金收益率的分布,我们发现公募基金相对集中,一季度收益率在10%~15%之间的股票型公募基金数量占47.02%,而私募基金收益率分布比较分散,说明私募基金彼此业绩分化较大,且有个别产品表现特别优秀,相对其他同类基金的优势较为明显,但这样的基金数量比较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基金经理对后市判断准确性不同;二是在于私募基金本身的产品特性。私募基金走的是信托的形式,没有持股比例下限的规定,可以全部清仓出场,同时单只股票持有比例上限不受“双十”原则的约束,持股集中度可以比公募基金高,而且规模较小,单只基金规模一般在0.5亿~1亿元之间,调仓换股较为灵活。这个特点决定了私募基金在一个较长时间的下跌或者震荡行情下,规避风险,把握机会的能力要强于公募基金,容易出现收益特别好的产品。但同时又造成另一个问题,如果两个私募基金经理对后市判断截然相反,一个重仓压上,一个清仓在外,而行情大涨或大跌,于是这两个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差异将比两个公募基金之间的差异更大。

 

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基金经理个人的能力对产品表现的影响至关重要,选私募基金可以说就是选经理。在过去的2008年里,在大盘跌幅超过65%的情况下,有些私募基金甚至在扣除管理费后,还实现了正收益,实在难得。不过,2008年的成功更多的是凭借仓位控制能力,是对大势触底的耐心等待。而在2009年,预计股市更多地将呈现出震荡的态势,板块、个股的分化、轮动将成为市场运动的主流,因此,要想在2009年取胜,还要有出色的选股眼光,要能够精挑细选出未来可以带来高额收益的潜力股,还要有优秀的抓波段能力以及果敢的投资作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