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绘本的五个注意
梁小桥
现在绘本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关注并且喜爱,家长也逐渐意识到绘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和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不是一页一页的翻过,一字一句的读就可以,其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家长用心些,那么孩子在这一本绘本中就会得到更多的信息,
一、父母是最好的朗读者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阅读绘本时,非常拘束,好像小学生在读课文。因为在家长的心里有
顾虑,自己不是播音员,也不是主持人,没有一副好嗓子,也不懂得朗读技巧,担心读出来的效果孩子可能不喜欢,或者是被爱人和孩子笑话。其实家长们完全没必要顾虑,毕竟从事播音主持专业的家长少之又少,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那么我们的声音就是最美丽的。尤其是妈妈们,更要放一百二十颗心,因为怀胎十月,每一天孩子在妈妈身体里听到的都是你的声音,所以在他(她)心里,妈妈的声音是这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最安心的声音,胜过周遭一切。
在给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家长注意不要一字一句的读,因为绘本的文字量很少,家长可以根据绘本的画面进行发挥,或者是加上自己创作的对话内容,或者可以家长配上动作,甚至你可以喊叫,只要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她)关注手中的绘本,那么你怎么折腾都没有关系。
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和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之前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的家长有疑问,绘本里的字我都认识,即便是第一次看也能够流利的读给孩子,还有什么要预习的吗?有,而且需要做很多功课。
我建议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前两天自己先把绘本读上三遍,在心里设想下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会在哪一个环节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家长可以在心里有一个准备,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家长不熟悉的范畴,家长可以做下功课,避免被孩子问住。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寻求答案的对象首选都是父母。可是,当孩子今天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不出,明天问一个问题又回答不出,久而久之,孩子难免会觉得你什么都不知道,慢慢的不再崇拜了。
可能有些家长说自己又不是什么都懂的百科全书,不是博士不是专家,孩子有问题问到自己头上不会也很正常,的确,我们不是电脑,不是搜索引擎,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是只要我们适当的提前做点功课,可能很多尴尬都会得以缓解。必其实,不提前多久,有些知识只要你比孩子提前一天知道,那么你就是他(她)的老师,你也能获得孩子信任和崇拜的目光。
为人父母,大多已经离开课堂多年,但是学习的脚步不该停下来。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才能够距离好父母越来越近,也能够和孩子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三、书非借不能读也
曾经有一个绘本馆的馆长很无奈的告诉我,他家里的书好多,但是孩子却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能是因为书太多了,不稀罕了吧。
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书不是自己的,总想着要还回去,所以很抓紧时间用心来读,而如果知道这本书是自己的,什么时候读都可以,所以难免怠慢,不珍惜。
孩子也如此。
从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网上买了十几本绘本兴冲冲的抱回家,孩子晚饭后一动不动的坐在书桌前看书。两个小时过去,他往椅子背上一靠,读完了!我不相信,两个小时十几本绘本都读完了?回答都读完了。只见之前还在左手边的一摞子绘本都移到了右手边,真的是读完了。想想一本绘本文字量很少,两个小时的确能看到。但是绘本里面大量的图片信息孩子都错过了,如果只看文字,绘本的大部分价值都被浪费掉了,很可惜。后来不论我买了多少书,一次至多给孩子带回家两本,这样他读完第一本只能看第二本,看完第二本必须回头看第一本。这样他在读书的时候相对会更有耐心,而不是看着这本想那本,只是像知道故事发展和结果,错过了过程的精彩。
孩子读绘本,有点类似于吃饭。当饭桌上有米饭、西红柿炒蛋、排骨、巧克力蛋糕、饼干等很多食物时,孩子难免会花眼,这个吃一口又惦记着那个,结果乱七八糟的吃上一堆,难以消化,甚至还可能消化不良,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浪费了食物也损伤身体。
四、选择适合的绘本
买书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有时候我们买的书今天孩子不喜欢看,明天他也不喜欢,可是后天忽然就喜欢了。在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家里有很多书的情况下,要细心观察孩子近来的状况,然后找到适合的书给他。如果孩子最近生病了,怕去医院,可以找来《牙医怕怕、鳄鱼怕怕》和他一起读,故事里说小鳄鱼怕牙医,可是牙医又很恐惧小鳄鱼,恐惧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要努力战胜它。
每一本好的绘本都是一本心理治疗书,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不舒适的时候,好的绘本似乎是一剂良药,让我们的心灵舒缓、健康、滋润。
五、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常有家长问我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什么好书家里都有,可是孩子就是不喜欢,甚至有的孩子认识很多汉字,依旧不喜欢读书,家长很是头疼。
我想问下家长们,你们期待孩子阅读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呢?或许爸爸工作一天了,非常疲惫,玩会网游放松下。妈妈在看电视剧或者是和朋友煲电话粥,这样的氛围下,你让孩子去读书,他肯吗?他会不服气,觉得委屈,为什么你们在上网在看电视剧,而我却要读书呢?
曾经有个孩子妈妈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她上网看《爸爸去哪儿》,过了一会儿孩子抬起头来对她说:“妈妈,我觉得昨天我写作业你洗衣服的时候,我比较开心。”她觉得孩子凭什么管大人?的确,孩子不曾提供大人吃的用的,没有照顾大人饮食起居,似乎没有资格约束大人。但是小孩也会觉得委屈,也会比较,如果这个家庭中的人都在做自己不是很喜欢做的事情,似乎他也能够接受做些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许就不难理解了。
想得到爱,先给予爱。你想要让孩子如何,自己先要做到。身教胜过言传,自己做个榜样,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会学习。
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且坚持,不是件容易的事。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不是一两次的考试成绩,而是他们是否有好的习惯和性格。成绩只是一过性的,而习惯和性格伴随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