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孩子,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2014-05-28 10:17:41)
标签:

亲子

学习

妈妈

辛苦

理解

育儿

分类: 我爱我的铁锤

                               

理解孩子,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图片来自网络

 

 

 

 

                               理解孩子,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梁小桥

 

 

    前段时间我很忙,忙的像是一个高考的学生。

    去年底百无聊赖,觉得日子不能就这么混下去,于是给自己报了一个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想着这样就可以用外力逼迫自己学习,避免浪费时间,心里发慌。拿到了三本厚厚的教材和一本习题册之后,简单翻了翻,发现根本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有趣!我一直以为的心理学应该是像《重口味心理学》那样的形象生动,或者是像网络上的心理测试一样简单直接,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当我把《基础知识》那本书第一张翻开的时候,什么大脑呀,脊神经呀,顶叶枕叶额叶颞叶呀,好多个外国人的名字,我的脑子一下子乱了,变得好大!我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一个荒唐的决定,很想逃掉!可是我心疼学费,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包里每天至少放上一本心理学的书,每天只要有闲暇的时间,我都会拿出来看看,完全是死记硬背的状态。为了能够记住那些外国心理学家的名字,我用A4纸做了很多表格,有时候睡觉做梦都能梦到,熟悉的好像是自己家的邻居。

 

大人学习,也会不专心

 

    在我学习时,常常有那样的时刻,看着看着书,我就不知道自己去想什么了,有时是回忆一件事,有时候是想一个人,还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漫无边际。等我回过神来,发现桌子上翻开的书依旧停在那一页,而时间却溜出去好大一段。有时候在听网络课程,鼠标总会不由自主的跑去浏览下新浪和淘宝什么的,要不就拿起手机看看微信朋友圈,   

    想想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只要他写作业溜号,我都会好大不高兴。

    “写作业的时候,要学会专心!”

“学习就投入的学习,玩的时候就百分百投入的玩!如果不专心,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

“不就是认真写会作业吗?有那么难吗?”

     这样的话我们做家长的常常挂在嘴边,我们认为不就是专心一个小时写会儿作业吗?干嘛东张西望,一会看看课外书,一会又弄弄橡皮呢?一样的话妈妈都说了一百遍,怎么就听不进去呢?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懂,阅历丰富的成年人似乎更加懂,可是懂归懂,操作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学习,是件枯燥的事

 

我自己心里清楚,对于一个职业女性、孩子妈妈来说学习的机会有多么难得,何况是我自己交的学费,多学一点就多赚一点,何况,我还要面对考试,平时积累的多了,考试通过的可能性也大。我什么都明白,可是为什么学习的时候还会不由自主的溜号,不专心呢?

我承认,学习一件枯燥的事情,即便成年人也如此。记得天净沙•忆春节》里写到:家米酒飘香,就着腊肉熏肠。邻院儿童炮响。寻常楼上,苦读学子推窗。诗里的学子闻到了米酒香味,想着人家喝着米酒还吃着腊肉熏肠,邻院的小孩在放鞭炮噼里啪啦响,学子推窗是偶尔的放松,还是对学习的厌倦呢?

外界的诱惑太多,吃零食只需要动动嘴巴就可以享受美味,追剧也不用动脑轻松愉快,逛街更是自在,血拼过后心满意足。似乎只有学习才需要全情投入,不仅没有舒适的感官享受,还没有立竿见影的开心结果。所以,学习枯燥,没有趣味,很难专心。

学习的人要学会拒绝外界的诱惑,安下心来,让自己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安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孩如此,大人亦如此。

 

理解,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我们常说要理解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的对待孩子,尽量做到换位思考,可是很多事情,你不经历,就永远做不到感同身受。或许你可以尝试着体会对方当时的心境与感受,但若不曾经历,你永远不知道那种感受有多么真切和强烈!说一句粗俗的话,只有针扎到屁股上你才会知道疼,不然你永远想象不到疼痛的滋味也无法对疼痛的人进行劝慰与同情了!

以往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足够语重心长,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理解呢?有些事情,说着轻松,做着不易。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学习,我非常能够理解孩子每天坐在那里的心情。像今天的我,要工作,要管家庭和孩子,我清楚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是我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牺牲了娱乐时间换取的,即便如此,我在学习的时候也无法做到百分百的专注。像我这样有过许多经历的成年人面对学习都会有懈怠甚至逃避的心理,何况一个不经世事的十岁孩子呢!

 

在我们不厌其烦、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孩子的时候,当我们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万念俱灰的时候,请想一想,换做是我们,是我们坐在教室里一天天的听课,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面对那些作业和补习班,又会如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认为好的,或许此时的他们并不认为好,或许,我们在他们的那个年纪或许还不及他们懂事沉稳。将心比心,我们做不到的,就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做到,我们做着都感觉为难的事情,也要体谅孩子的不易。

 

不付出辛苦的指手画脚,谁都可以,但是说出话的力度总显得纤弱,毕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

 

想要知道榴莲的味道,必须尝一尝。

想要让孩子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必须你自己先去吃一点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