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给孩子讲解“难题”?

(2012-05-07 12:41:11)
标签:

讲题

奥数

做功课

发火

数学

线段

方法

妈妈

亲子交流

能力

乐趣

育儿

分类: 我爱我的铁锤

 

怎样给孩子讲解“难题”?

                            图片来自网络

 

 

 

                              怎样给孩子讲解“难题”?

 

                                                 梁小桥

 

    一次我和铁锤说起我的朋友给他小孩讲数学题,如果讲过三遍小孩还不明白,他就火了!铁锤听后说:他讲了三遍都没给孩子讲明白,他自己不检讨,凭什么和孩子发火呢?

 

    我没有预料到铁锤会这样说,看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成年人真的有很大不同。之后我一个人的时候思考了下,每个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都可能遇到不会做的“难题”,可能他们会自己在那里长时间的摸索,最后豁然开朗;也可能会求助于身边的家长,可能家长也不会做这道“难题”,更有可能在家长眼里这根本不算是什么难题,但是却讲了几遍也无法让孩子明白。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数落孩子,这个孩子怎么真么笨呢?理解能力这么差呢?却没有检讨一下,为什么自己讲了几遍都没有让孩子听懂?自己讲“难题”的表达方式和思路是不是正确?

 

    原来我没给铁锤讲过题,但是在他学习奥数以后,我也开始了讲题的生活。

 

    一道题你会做是一种能力,如果不仅自己会做还能让别人也懂得,这又是一种能力。

 

 

    讲题前事先做好功课

 

    有的家长实现不做功课,不了解孩子在这道题中的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拿过来题目就讲,几遍下来,孩子依旧是一头雾水,迷迷糊糊。

    所以给孩子讲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铁锤刚刚报名奥数班买材料的同时,我多买了一份奥数习题集,为的是闲的时候我可以自己看。我研究每一道奥数题,不但自己要会做,而且我要做到如果在这道题上铁锤有问题,他不懂,我要怎么给他讲述才能够让他在最短的时间明白甚至掌握。这样功课事先做足,不打无准备之仗。

 

    虽然那占用了我很多个人时间,但是我可以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拿过看看我心里就知道这道题怎么回事,同时因为我事先做了功课,我知道铁锤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这样不仅避免了在孩子面前有题不会而跌份儿,同时也可以和孩子更简单直接有效的交流。

 

    铁锤上小学以后,我和爱人说小学老师其实挺不容易的。我们给孩子讲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了解这个孩子,所以知道该怎样表达孩子才能够接受的好,但是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小孩,她要想办法把这些知识让这几十个经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都明白,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老师比起来,我只给一个孩子讲解难题,真的是轻松许多了。

 

 

    讲题的时候要寻找最好的方法

 

    在讲解题目的时候我常常是运用各种工具,例如画线段,有时候你费很多语言文字想去表达一样东西时,未必有画上几条线段看起来那么简单明了。还有时候我发现铁锤不会的题目和从前做过的某道题类似,不过是绕了一个小弯,这时候我会引导他:你看这道题和做过的那道“乘船”的题目是不是很像呢?他可能会愣一下,短时间内没有看到两道题的相似之处,或者是把“乘船”那道题目的内容忘记了。我会给他把那道题复述一遍,然后对他说:把这道题里面的“房间”换成“船”,把“桌椅”换成那道题目里面的“小朋友”,常常我这些话还没有说完,铁锤就会很兴奋地大声说:妈妈,我会了!

 

    也有时候铁锤问我题的时候,我先不告诉他答案,相反让他认认真真地把题目读一遍,然后问他:这道题求的是什么?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需要有什么条件?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引导着铁锤自己去寻找答案。

 

    很多家长抱怨给孩子讲几遍题目孩子也听不懂,也有家长抱怨孩子孩子听一遍题目很快就懂了,但是以后再次遇到此类题目,甚至就是一模一样的题目时,依旧不会。

 

    他们抱怨孩子听讲的时候不够专心,甚至抱怨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还说孩子是“黑瞎子掰苞米”------放下就忘。他们一味地抱怨孩子,却很少在自身上寻找原因。

 

 

 

    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

 

    回想我给铁锤讲题的过程,好像我没有像大多家长那样把题目拿过来看一遍,然后拿起笔来在纸上一番写写画画、指指点点,之后孩子懂了。因为此时孩子“懂”了,未必是真的“懂”,而是在家长牵引的惯性下向前走,并不是真正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方法。所以,就会出现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依旧是一头雾水,摸不着门道。我在给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就题论题”地只讲这一道题,相反我告诉他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鼓励他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提供给他一个自己探索和寻找的机会,不仅让他会做了这道“难题”,还给了他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拥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更多的“难题”所向披靡!

 

    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就习惯性地像爸爸妈妈求助,我们都知道考试中出现的题目不可能都是见过的熟面孔,如果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时候遇到陌生题目,爸爸妈妈能跟着你进考场吗?

 

    我一直很享受给铁锤“讲题”的过程,这是一场智力的奔跑,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过程,每当我们攻破了一道“难题”,我们无法抑制地微笑,那种欣喜、兴奋甚至是成就感,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只有让孩子体会到攻克“难题”后的这种乐趣,他才愿意勇敢的面对难题,而不是一味地躲在爸爸妈妈身后逃避。

 

 

    让孩子做你的老师

 

    更多的时候,我会在铁锤的奥数作业里面发现“难题”,然后会让他讲给我。我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他会做这道题可能只是会做这一道题,如果他能够给别人讲明白这套题,他必须有流畅的表达和清晰的思路,这是一种能力。

 

    铁锤会像模像样的对我说:把这道题读一遍,然后我就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题,读完后铁锤可能会在草纸上画几条线段,告诉我分别代表什么,或者单纯的写文字,然后在上面圈圈点点还会画上问号。在他给我讲题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他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这道题,所以有时候我会突然打断他的讲述,明知故问地向他提问,通过他反应的速度,我可以清楚掌握他的学习情况。

 

    有一次我看他再做一套试题,其中一道题在有个知识点比较绕弯,我要求他给我讲一下那道题。他讲到中途的时候,我看那个知识点他非常清楚,于是我说:可以了,我已经懂了,不用讲了。他抬起头来说:你就是想检查我这个地方是不是真正明白吧?我说你怎么知道?他撇着嘴巴说:刚才这道题我爸也说不会,让我讲,等我讲这个地方后他也说懂了!你们两个一样!

 

 

    在你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抱怨孩子,请你照着镜子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具备这种能力?有没有真正为这个孩子用过心?

 

    只要你用心,你会发现和孩子相处有很多乐趣,即便是讲解枯燥“难题”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