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女孩死于母亲的棍棒之下
(2010-09-03 09:55:07)
标签:
五岁女孩父母亲情望子成龙棍棒听话育儿 |
分类: 我心所想 |
一天,乐乐不想吃饭,刘全夫妇就自顾自吃饱了饭,然后开始教乐乐学数字,张阅给她一根塑料棒,让女儿在地上把数字写出来。乐乐不肯,母亲就用这根棒抽打她。乐乐哭了,说屁股痛,身子冷。张阅倒了一杯热水给她喝,她又不喝,只是呆呆地站在床头边。此时,夫妻两人看起了电视。下午2时许,张阅出门去买了两个馒头回家,刘全掰了点馒头给女儿吃,乐乐含在嘴里。直到下午5时许,刘全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她嘴里的馒头还含着。
见此,张阅又来了脾气,对乐乐说:“看你不听话,给我站到门外去!”刘全有点不忍心,担心她会冻坏,就把她抱进屋里罚站,直到晚上10点多钟,乐乐还是不说话。刘全才感觉到女儿不对劲,立即抱着她送往医院。然而一切都已为时过晚,年幼的生命就此夭折在亲生母亲手里。
一个从小就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和父母不亲有错吗?不听父母的话有错吗?孩子没有错,错在于孩子的父母。
孩子不是一个物件,她是一个有感情的生命。
事件中乐乐的父母都是小学文化,打工相识,非婚生下了乐乐一年后才办理了登记结婚。然后将乐乐送回到四川的爷爷奶奶家寄养,他们夫妇在外打工。四年后才把乐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此时的乐乐已经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了。谁都知道情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管你是她的什么人,只要你不曾和她在一起生活,对于她来说你就是一个陌生人。爸爸妈妈是最亲密的人,但是因为长久的分离,乐乐和父母之间并没有深厚的感情。这个时候乐乐的父母没有因为四年里没有给孩子很多的亲情而备感内疚,相反却看乐乐怎么都不顺眼。原因就是乐乐不听他们的话。在他们心里不论从前什么情况,乐乐都是他们的孩子,血脉相连,孩子听父母的话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认为乐乐应该像周围那些小孩子一样和父母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然而感情不是水龙头,拧开就会流出来。乐乐不过是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又不是经验老道的演员,她对父母感觉陌生,心里不能接纳,自然就亲近不起来。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在乐乐父母的心理,这些都是不听话不懂事的表现。
从出生后就放在爷爷奶奶家,不曾哄她入睡,不曾陪她玩耍,更别说上堂早教课,去次游乐园。在情感上为孩子付出的那么少,为什么四年相见后就要孩子亲昵的回报呢?
我仔细看了下乐乐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不是说学历低的父母就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很明显乐乐的父母是不爱学习的那一类年轻人。现在的年轻父母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也是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沟通。乐乐的父母不仅不为自己在亲子交流上面的缺失而抱歉,想反还迁怒孩子不懂事?
一个五岁的孩子你要她怎样懂事,在她生长的这几年里,你们教她怎样才是懂事了吗?
“棍棒出孝子”不同于虐待
中国有句老话,棍棒下出孝子。估计现在很少有家长在家里舞枪弄棒了,因为那是种种交流失败后的下下策。乐乐的妈妈教她学数学,乐乐没有学,妈妈就很生气,用塑料棒打她,罚站,然后死亡。记得从前一个老师对我说,现在学校里最终是分数的家长不是高知的那一部分,相反底层的劳动者格外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吃了学习不好的亏,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和成绩格外的重视。小时候常听父母说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你们一定要帮父母完成这个理想:考上大学。我想乐乐的父母多少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因为自己不行,所以格外的希望孩子行。但我就不能明白了,孩子是你们生的,身体头脑都遗传自你们,后天的环境也是你们给创造的,所以孩子始终都会受到你们的影响。为什么你们不行,就一定要逼迫你们生的孩子行呢?
自己不努力,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一定要上进呢?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爱上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中午孩子不想吃饭,夫妻两个自顾自得吃饱了,然后叫孩子学数学,孩子不肯,妈妈就用棒子抽打。孩子哭泣,爸爸妈妈不理睬,看电视。下午两点给孩子嘴里塞了块馒头,直到下午五点爸爸妈妈发现那块馒头还在乐乐的嘴巴里含着!妈妈就更来了气,让她出去罚站,一直站到10点。五个小时!后来爸爸发现孩子不对劲,抱了回来,一切都已经晚了。乐乐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和“棍棒出孝子”完全不同,“棍棒出孝子”还属于教育的范畴,不过教育的方式有所激烈。乐乐父母的做法简直是精神和肉体上的虐待。要孩子懂事,要孩子爱学习,起码先要给孩子一个好身体,一个连孩子身体都不爱惜的妈妈,怎么能说是爱孩子呢?一个不爱孩子的妈妈,值得孩子去爱她吗?
乐乐的故事是个悲剧,她的不幸在于一对根本不懂得如何当父母的人做了她的父母。
不给孩子一点爱,却疯狂地向孩子索要爱。
希望乐乐的故事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