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为孩子高考选专业的问题征求我的意见,我反问他孩子自己什么意见,他说孩子自己没主意,全听家长安排。我觉得不能理解,在我上学那会儿对于很多专业和学校真的是很陌生,因为极少有了解的渠道。不过现在不同了,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哪个孩子不会上网?谁不能在各大搜索引擎上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为什么这个孩子不能自己为自己的事情拿主意呢?因为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决定事情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心灵不曾有过独立成长的空间。
这个小孩两岁开始自己睡一个房间,很早就会整理自己的东西,知道自己的书放到自己的书架上,衣服放到自己的衣柜里。我们一直以为他会是一个个性独立、成熟的小孩,但现在看来他依然还是个不能拿主意的小孩子。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给铁锤选家具,想把他的房间整理出来,现在那个屋子里到处是书、衣服和杂物,乱得不得了。朋友常和我说要给铁锤住自己的房间,那语气很迫切,潜台词就是铁锤太大了,再不自己单独睡一个房间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在我心里倒没觉得有那么严重,不过是现在的居住环境好了,有条件了,这件事情就上升到了日程上来。我觉得家长和孩子分房而居不过是一种形式,这个形式能够提供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是家长对孩子隐私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胆量的锻炼。这种分房而居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却不是唯一的。
相对于身体的独处,孩子在心灵上的独立更为重要。身体的独处不过是一种形式,心灵的独立才是内容,而很多家长却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父母知道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房间,让他能够不被打扰的生活和学习,可是在孩子的心灵上,很多父母却以孩子小不懂事为借口,凡事大包大揽、横加干涉,让他们不能够自由自在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有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包办,父母就会说他们是青春期的叛逆。有的孩子慢慢习惯了父母为自己做决定,慢慢的在思想上变得懒惰,一味的等待着父母安排自己的人生。如果一切顺利,大家都开心;如果事情不如预期的美好,也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
我们总说要让孩子健康成长,不仅身体上要健康,在心灵上更要健康。
常常听到有的妈妈在抱怨,抱怨孩子在读了大学后还不会做家务,抱怨孩子在毕业临近时就呆在家里等着父母给找一份体面的好工作,甚至抱怨孩子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依然心安理得的躺在父母的养老金上养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其实这一切都怪不得孩子,因为从小到大他们从来没有自己拿过主意,所以没有参与自己人生的习惯。
人生就是一次旅程,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能一直紧紧拉着他的手,一刻也不放松。这样他永远也不会独自走路,更不用说独具慧眼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了。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我们家长可以做得就是提供机会和建议,最后的主意还要孩子自己来决定。
因为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所以将决定权还给孩子吧!
所以那些急着布置儿童房的父母要注意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比分房而居重要一百倍的事情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