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步没有固定的标准

(2009-11-12 09:42:25)
标签:

进步

口才

孩子

弟子规

表演

奖杯

记忆力

发现

标准

铁锤

育儿

分类: 我爱我的铁锤
进步没有固定的标准



 

  

 

    周末上口才课,因为去的孩子特别少,老师在课程结束时给每个小孩单独做点评。

    老师说有的孩子进步很快,有的孩子老师建议发声练习,等到铁锤这里老师声音忽然变小满是无奈的说:“铁锤的进步不明显,可能是他的起点太高了吧!”接着老师又说:“不过令我欣慰的是,铁锤的妈妈觉得他进步很大。”老师一边说一边朝我这边微笑,我也报以老师微笑。

    我清楚老师所说的进步是什么意思,是口才课上要求的那些“本领”。要敢于站在台前大方的变现,要有伶俐干脆的口齿,腰要直、背要挺、头要抬起来,重要的是眼睛里还要有“东西”。这些铁锤原来就做得不错,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没有见到“飞速”的进步,所以老师很歉意的对我说铁锤的进步不大。

    可能周围的几位的家长会很同情我,毕竟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进步,而我还在这里颇有阿Q精神的自认为我的铁锤特别棒,进步非常大。

    由于我和那些家长看孩子的眼光不同,我真的认为铁锤自从上了口才课后有了很大的变化。

    国庆前的一天铁锤回来说老师让同学背诵《少年中国说》,因为我忙着准备晚饭,便告诉他等晚饭后我和他一起背。半个小时过去,铁锤跑到厨房来告诉我他能背下来了。我不敢相信,因为那不是简单的五言绝句,而是近二百字的一篇文言文。而且里面有一些平时我们很难见到的晦涩词汇,例如“鹰隼试翼”等等。为了证明他真的可以背下来,他大声的背给我听,除了一处需要我的提醒外,铁锤还真的是完整的掌握了。后来凡是学校有要求背诵的作业,我们都不用管他,只要在课堂上学过的他都能记得住,不用回到家里来特别背诵。还有有一次他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连背下了四首唐诗,我佩服的竖起大拇指,告诉他“创造纪录”了。

    我很清楚这些进步都得益于他在口才课上的练习。因为在口才课上他学了几个月《弟子规》和成语接龙,所以铁锤对于古文的表达方式和韵律感非常熟悉,才能在面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时候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我们知道只有亲近了,才会喜欢,喜欢了,才更容易掌握。

    自从上了口才课后,每拿到一篇新的文章,铁锤都会很好的断句,然后抑扬顿挫的读给我们听。听铁锤美好的童声,和着娴熟的朗读技巧,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在铁锤这个口才班上的很多同学有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有的小孩杀入过全国“金话筒”的决赛,有的小孩代表学校出去表演,她的表姐小骜也曾经在全校的联欢会上演出。

    这些光彩的经历,我的铁锤都没有。但不能因为铁锤没有这些光彩的经历,就否认他的进步和努力。因为他的进步在这些固定的模式以外。

    我们身边常见到这样的家长,因为同一个绘画班上的小孩得了XX杯的金奖,回家就否认孩子的努力与付出。为什么人家可以如何如何,你怎么不行。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上了这个绘画班,我们的孩子坐的住了,比例感也变好了,这就是孩子的进步。进步涵盖了很多方面,不仅仅是那一盏金灿灿的奖杯。

    欣赏美很多的角度,我们常常揣着那种大众的审美心理,只从前面看孩子,而忽略了孩子侧面、背面的种种进步。

    作为家长,我们要立体的看我们的小孩,善于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及时的给予鼓励。

    不是大家都认为好的才是好的,作为父母,不仅要有充满的心灵、能干的双手,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因为很多时候、很多方面,进步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