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青年文摘》上个看到的一个故事。
郭桂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的儿子1987年出生,三岁后双腿常常骨折,到了六岁时双腿就已经不能行走了。去过十几家医院,当最后一家医院也表示无能为力时,她改变了主意。儿子的病在不断的恶化,她问儿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儿子已经不愿再忍受病痛,对妈妈说什么也不想了。她问儿子能读书写字吗?儿子点点头。她就帮儿子把落下的功课补上,终于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又如愿以偿考入了洛阳理工学院。在治病期间,这对母子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在上大学前,儿子问妈妈,如果自己活不到大学毕业,那么妈妈欠下的着十几万元钱该如何偿还呢?她笑了:“傻瓜,你撑到最好就是了,妈能背你上13年学,还还换不了钱,妈就是要让你的人生登到最高点,不管这人生有多长多短!”
在生活上只吃每天从家里带来的白菜萝卜和面粉,儿子为了减少在校上厕所,每天在学校只吃一个馒头,不喝水。面对四面八方的援助,他们从不接受,她说只要她能够背动儿子,就不必了。
入学当年,他就成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获得最高奖学金。在大学期间,他离开了妈妈的背,学会了自理。2009年夏天,他已经能够能自己走进教室了!在毕业前,他是第一个收到校外大公司高薪聘用的大学生!
郭桂莲说:“儿子是我生的,儿子命里欠缺多少我就有责任补偿多少,是地狱我就填满地狱,是大山我就背儿子上山顶,这世上只要有别人能去的天堂,我儿子就一定能去。”读到这段话时,我非常感动。只有这样的女人才配做一位母亲。
常常听到周围的人说她的孩子很糟糕、又笨又不努力的话。她的孩子为什么糟糕呢?为什么又笨又不听话呢?
她的孩子是谁生的?遗传了谁的基因?又生活在谁提供的成长环境里?
答案是:爸爸和妈妈。
从先天和后天的角度来说,这个孩子的问题与欠缺爸爸和妈妈都逃不脱干系。
孩子没有有问题,他一生下来连话都不会说,路都不会走,怎么会有那些的坏毛病?他的眼睛干净、耳朵干净,因为不曾看也不曾听过。慢慢的,他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好的或者坏的。
如果他天生顽劣,那是你的遗传不好;如果他后天变得顽劣,那是你把他给“教”坏了。
一切,都怨不得别人。
如果孩子天生很好,我们要让他更好。如果他有欠缺,我们要像郭桂莲那样“是地狱我就填满地狱,是大山我就背儿子上山顶”。遇到问题的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要有“这世上只要有别人能去的天堂,我儿子就一定能去”的决心和坚持。
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和过错。如果有错,错也在我们。
不是你十月怀胎把他生下来,给他一日三餐你就配做他的母亲。你要为他负责、为他规划,要有“他命里欠缺多少就为他补偿多少”的勇气与担当!
孩子可以不每天山珍海味,也不用穿得像儿童模特,但在教育上,一定不要省钱。有就给他最好的,没有也要想办法给他。不计较得失,让孩子在充裕的爱与关注中没有负担的成长。
郭桂莲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她身上有母亲的勇敢与坚持。一朝一夕容易,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
她说的那段话我已经背了下来,时刻用来提醒我自己该如何做一位好母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