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外面吃饭,很少吃包馅的食物,因为妈妈说不知道里面包裹的是什么肉,吃了不保险。
前几天看了郑渊洁一篇关于“肉丸子”的文章,觉得我妈妈说的很有道理。
他说他的一个小童话迷长大了,开了家饭店。向他透漏行业秘密。好的肉用来做菜,因为顾客能够清楚的看到肉的形状与质地。而那些不太好的肉呢,就用来做肉丸子。因为剁碎了放在一起,任你是火眼金睛也没办法分辨出是什么品质的肉。
看看我们身边的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真的和肉丸子里面的肉差不多!没有个性,没有独特的味道和形状,和别人拥挤的混作一团,人云亦云!
今天看着人家的小孩钢琴弹得好,恨不得明天就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钢琴老师!看见别人的小孩三岁学英语,他也要送孩子去那家英语学校。凡事都要和人家看齐,生怕和人家的孩子落下一点点!
他们很忙,忙得没有时间想一下自己的孩子究竟适合哪一类的教育?
他们很盲,盲目的跟着周围的环境起起落落,没有方向。
好像肉丸子里面的肉,拥挤在里面,同样的味道,同样是乱七八糟的形状。
我们的孩子在上同样的学校,师从同一名老师,为什么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呢?
因为孩子的所受到的教育不完全来自于学校、教室、老师,所以和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才是给予他们最多的老师。孩子是爸爸妈妈生的,从生理的角度上他们应该遗传自己的父母。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最早遇到的人,所以孩子天生的就相信父母,依赖父母。也因为父母与孩子最亲近,他们长时间的语言与行为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这种影响不可小看,因为它是不间断的,润物细无声的。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他少有机会接触和外界接触,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刻又长远。
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和孩子同时说出了同一句话,孩子吃饭的习惯和口味和你一摸一样,甚至那个思考时的表情也和你如出一辙。
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为肉丸子中的一块没有味道、没有形状的肉,所以我们必须先让我们自己不变成那样的一块肉。
只有我们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家长,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有机会成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只有我们不随风摇摆,我们的孩子才可能坚定;
只有我们不人云亦云,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有自己的主张。
在无数焦灼的面孔中,我们要有一张自信的脸庞。
在无数茫然的目光中,我们要有一双坚定的眼神。
为了我们的孩子终将成为一块色香味俱佳的“肉”,我们坚决不做“肉丸子”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