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态,还是真诚最美!

标签:
人间百态真诚最美 |
分类: 留学移民 |
人间百态,还是真诚最美!
弹指间半年,浏览这“两群”(指网上某两个武汉新西兰群),多偏重于留学、微留学(游学),而关心移民后的话题不甚多,加上新的一年会有些忙,不想在群里“潜水”不“冒泡”,我便悄然一一隐退了。
“退群”本是很普通正常的事啊!有话还可通过微信、电邮、qq沟通交流。诧异的是,人刚走,第二天就有一女子在群上发贴,摆出一幅“傲慢与偏见”的得瑟样子(用武汉话说这种人:“伙姐,你有么斯值得这么‘泡’的唦?”),如此信口数落、贬低嘲讽,而对待半年前还是经你介绍加你群的朋友,亦是过去之同事、老师、长者,恐缺失对人应有的尊重吧?
“发贴”人把“坐移民监”(指为了依法获得永久绿卡,要在移民国按规定时间居住)的人,看成“哑巴”和“瞎子”,让人毛骨悚然。这并非善意的比喻,而是得意的嘲弄,更带有恶意的耻笑,这不有损人的尊严么!群友们也吃惊:这移民之路何其难啊!瞬间,这女人又一贴:移民并不难,带着钱往前冲就行!
我到过新西兰南北岛,看到和听说过在华人移民群体中,不乏从广东、福建、山东、陕西等地移民来的农民朋友,他们可能因有其子女在新西兰而移民而来,不要说他们的“英语零基础”,就连汉语水平也偏低;另一移民人群中,有在国内当过厅长、局长、校长、教授的移民朋友,他们放下在国内的“身价”去打工。他们不是“两眼一抹黑”,而是眼前闪着光明和希望,有的在这个新的家园干得风生水起。
追溯中外近代史,我们的华人先辈们携家带口地来到新西兰淘金,开辟了早期华人移民的一片天地。这可歌可泣的壮举令世人景仰,永载新西兰史册!
因此,华人移民如何生活?如何交流?如何融入社会?都有各自的方式和舞台,有着他们多样的“活法”。诚然,移民是“重头来”的生活,舍弃很多,投入很多,初期也要付出很多,各种压力袭来,汗水伴着泪水,咬紧牙关要迈过一道道坎,才能收获成功。
的确,也有些人不适应这里的移民生活,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家庭生活重心还在国内,或耐不住寂寞或留恋国内繁华热闹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网,我有的朋友是这样回国了。总之,不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梦”,就有他们的世界,大可不必杞天忧人!倒是有那种人一定会伤感失落的,等待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拿到NZ绿卡。嗨!何必跟自己较劲又看别人不顺眼呢?心态、心态、还是心态啊!
再说拿绿卡,新西兰是移民国家,有它非常成熟和完善的移民政策体系,符合则易,反之则难。这不是找关系走捷径使然,更不是用“钱”铺路就能清障摆平的。更何况,这个国家的政府廉政形象在国际上享有美誉。
毋庸赘言。《哲夫NZ》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jyaa,是博主八年前首抵奥克兰后开页的,其中记录了一个普普通通人的普通移民生活,还将继续下去。
这里,有必要对“发贴”的人作出一次“回应”吧。
几年前,你从网上找到我的博客并留言:“老师:您好!从对您的称呼,想必您可断定我们是同事。呵呵!”
这突如其来的亲热招呼,一连好多天我记忆不起来,她是谁呢?
之后她又失望地感叹:“给您印象不深,看来我的确是蛮失败的,记不得我了,呜呜”。
先把你的老师“美言”多多,如春风拂面。接下来想从老师那里获取多多,借用“迫不及待”一词真不为过。我总的感觉和印象中,你所提问最关注的是这个:“一心想去新西兰赚钱、打工、拿福利。”对吗?一点没错!我真是耐着性子逐一答复了你(附后)。
你多次谈到要去新西兰,我说得最多的是:实现你想要的一切,要符合新西兰移民条件,争取把身份办下来。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团聚移民等类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打分。既使有了PR,还要坐两年移民监,再申请等着拿永久回头签。有了身份这个前提,来去可自由,就是你的子女上学也和当地洋人孩子一样,不属于国际学生。外来的国际学生要付全额的留学费用。
你是一方群主,总给大家一点惊喜!你曾“低调”的说:离异后你又认识了这位洋老公,当时交流也是yes,no的。有了“一对一”培优,语言进步快多了。现在守着一家小旅馆生意,又搞点微留学个人中介,还网上代购羊毛被、奶粉差价什么的,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是的,你从那老家一步一步走出来,确实比别人更不容易。如今只拿着限期的“旅游签”却在新西兰有这“业绩”,自我感觉特好,还自诩“资深教育家”、“留学移民专业人士”,自我欣赏地有了“优越感”和“成就感”。
现在手中还是那页“一年有效期的旅游签证”么?还有几个月你又该续签了吧。像这样每年一次的“旅游签证”,在没拿到绿卡前要想久留新西兰是挺麻烦的。望再加加油,让心想事成,早点把好消息分享给大家。
相比之下,群友赞许“流星雨”、“山百合”等人在群里的交流和发声。她们真诚、直率、热情,实实在在地为群友解惑答疑,无条件也无推销盈利意识地帮助他人,这就很好。她们做人做事的风格,值得大家学习!
这里,“重温”你所关心的移民问题(时间:2011年11月)
老师:您好!
发现您的博客。一看竟与我当时的需求不谋而合。甚喜!然后再搜索博主的信息,一看不得了,竟遇到过去红桃K公司的同事,的确是万分意外和惊喜。
真的是觉得您的博客内容全面公正客观,而且!特大气,我特喜欢。我是10月30日晚上大约7点搜索到您的博客。您可能意想不到,我是一口气看到10月31日凌晨3点半才罢休,差不多8个多小时。要不是想到10月31日是周一要按时上班,需要稍微休息一下,我可能会一直看到天亮上班的。
从博客看,好象您小儿子是在国内读书,还看到您小儿子的表现十分优秀,发表了文章,钢琴弹得也特别好,还有其他很多特长。看到您跟大儿子的家书和您两个孩子的成绩,真是佩服您这样一位父亲的付出和父亲的成就与欣慰。值得我们每个家长学习和反思。真的。
我现在“下海”跟同学一起办起了出国留学公司。得过且过,呵呵,觉得儿子和日子最重要,所以,照顾好孩子和开心地过每一天就是我简单的全部生活。
您的博客,我是特别喜欢,今天早晨又细细拜读,很多内容和信息与我的工作很切近。先说声谢谢!不知您有没QQ,呵呵!
老师:我好象有很多幼稚的问题要请教您呢。
问:象我这个年纪(能说点口语)陪孩子去新西兰读书(新西兰的读书费用几乎跟新加坡差不多,算比较低一点的),有可能赚到钱的机会有多大(呵呵,我知道陪读是不能打工的)?按道理外国留学生在中国读书期间是不能打工的,但几乎100%的外国留学生都在打工。
老师答:是你打工还是孩子?现在打工都要有PR,即绿卡,被查到就很麻烦了。陪读可能类似旅游签证性质,用人单位一般不用,除非是特殊人才或有某些关系。陪读期间首要是完成学业和有正常生活规律,不可因小失大,孩子照顾不及,适得其反。
推荐一陪读博客:
问:能问下您现在在新西兰英语练就得咋样了。我是这样打算,万一我没机会打工,也可以专心把英语学学。今后可以有机会在英语国家当汉语教师。也是是做梦吧。呵呵!
老师答:我过去学过英语和俄语,学杂了都不行哦。我刚移民,现在的圈子一般还是华人,与洋人打交道时通过我的孩子或华人朋友。至于你在新西兰当汉语教师或其他,首先是要拿到身份PR。
问:您多久回来一次,下次回来给我发个信息好去看看您,当面请教。
老师答:谢谢。我回来没有什么规律和时间表,因两边都有家人,还要看打折机票情况而定,还是用电子邮件方便。
题外小插曲:
在国内应你之邀(5月30日周六),我携夫人从汉口驱车前去武昌见面。真不好意思,提起这事我太太都觉得难为情。
一一你早预订了珞狮路一家餐厅,多次表示你请老师客。结果“你请客,我太太买单”,这都没关系的。本来多年难得见面,借小聚谈点你关心的移民话题,你却中途电话叫来富婆朋友聚餐,冲断了谈正事。直到朋友用餐退席了才切入正题,这时心情和时间也不知去哪儿了。
一一餐厅包房里,我太太点了一桌子家乡菜,盛情招待你们。用餐时,你们却热议过去公司那几位总裁们,如数家珍地说长道短:现在哪个有钱,哪个缺德,哪个消失,还有哪个“出家”了。我太太坐着冷板凳,听不懂你们的滔滔不绝。
一一出于礼节,我太太(军队医院人员)频频给你们斟满刚热打的有机玉米汁,这是她专挑最贵的一款。席间,不时听到你们刺耳的声音:“最不爱喝这玩艺儿!”场面好尴尬哟。
一一餐毕,我让太太下楼去服务台结账买单,似乎也没见你离开餐桌半步,低下头不吭声地、佯装触摸手中的平板电脑(颇有微信上流传的讽刺搞笑段子的味道)。
一一步出餐厅时,我们提出开车先送你回家,你说不用,示意有车。之后看到大街上你骑一辆小电动车远去的背影。
唉!十多年一见,我们还算够哥们、够姐们的给了你莫大的尊重和面子。要说我太太与你也是同龄人噢。
请不要不在乎上面的“细节”,也许“细节读懂人”,还真感觉这样做人倒是差点什么呢?
问:新西兰现在还有哪些福利?
老师答:在我的博客有一些,你也可网上搜索:“新西兰福利”。
问:我现在是留学做久了,对留学的好处以及国外的福利也知道一些,也并非象中介吹嘘得那么好吧。希望能从您这里听到一些客观的评价和信息。
老师答:享有国外福利,还是要拿到移民身份才行。
真不可思议啊,一个还没有拿到国外身份的人,或许只办了一张普通的“出国旅游”签证的游客,却如此般地渴望要享受别国的福利和待遇,真挺搞笑的。如此之心态,不觉得贪婪与丑陋吗?要知道,既使移民到新西兰的华人也和当地Kiwi一样,忌讳谈福利、要待遇的。因为这个国家欢迎合法移民身份的人,这个社会崇尚人人都有手和脚,劳动光荣,纳税点赞;舆论鄙视不劳而获、伸手索取。
感叹:岁月稍逝,判若两人。回放所谓称你老师的“画面”,这前“秀嘴”,后“露脸”,再“变脸”,反差怎么就这么大呢?看来,眼睛看到的许是假象,耳朵听到的许是虚幻,乃“人心叵测”哟!生活真是一面镜子,于其中,或真诚善良,或假意虚伪。相信,一个真诚和真实的人,不会生活在虚伪和虚荣下。
送给老师的“真诚”,另类奇葩;“恭维”的背后,这般“真相”。这富有“诙谐幽默和戏剧性”的一幕就让它过去吧。走远的是过眼云烟,留下的是无奈反思。
遭遇这种“烦恼”,总想忍着吧,选择放下或保持沉默,但“尊严”的神圣让我蓦然惊醒!是的,不能也不情愿在这无声的沉默中放弃做人的底线!
人间百态,真假善恶;世界依然坚信,还是真诚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