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忧”信的回复 ——哲夫之子早年留学书信摘篇
14
爸,您好!
“报忧”信已阅。
公司现在状况对您的情绪影响较大,您应早做好心理准备,现在就开始留意可能的信息,为将来做打算。但需要切合实际,要与您的专业特长相结合,这样才能继续您的职业生涯。
作为民营企业,特别是有的知名的民营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家个人的局限性就表露出来了。结果往往是老总们赚得盆满钵溢后,企业也就慢慢衰落了。这是有些民营企业生存的一个必然过程。
民营企业家就算是心有余也是力不足了,不可能指望国家和当地政府来接管。作为您应该提早认识到这一点,早一点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早一点让自己从心态上适应这一必然趋势。
公司出现销售下滑现象,一方面是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产品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有不同的行销策略与之相呼应。想力挽狂澜,就不得不伤筋动骨。一方面是行销问题,早就说过问题不在行销机构的结构上,而在行销人员的素质,还有中心策略上。裁员是一方面,管理层的固守陈规、守旧也是一个根本原因。
创业难,守业更难。公司想用现有(也是早年的)行销方式,守住现有顾客的想法,只会让公司失去越来越多的顾客。公司需要在行销方面做的工作太多了。顾客忠诚度、产品相对其他品牌有多少竞争优势?都是公司需要严重关注的地方。缺乏有质量的消费者调查分析、市场调研分析也可能是薄弱环节。这些都是决定成功行销策略的关键所在。
公司领导层需要有胆量面对问题的本质,也要有胆量作出一些现在看来可能是痛苦的选择(比如放弃某些发家“法宝”的运用、产品更新等),如果无法做出实质性的改变,那么公司销售的恶化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里转另一个话题吧,建议您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去享受现在的生活。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以后,或者是想着将来何时命运才会有转机。
未来一切都是未知数,只有把现在过好才是最实在的。
告诉自己,失去的东西或者暂时得不到的东西,没有就没有。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拥有的东西,我有没有好好利用?有没有充分运用它们,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好像曾经讲过的“中外老太太贷款买房”的故事一样。
有些东西你等着盼着,真不知道会等到盼到什么时候。索性不去想它,到说不定在不经意间实现了。
西方有句哲言是这么说的:“最幸运的人,往往并不是拥有最好的东西的人,而是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所给予的任何东西的人。”这话的内在含意就是生活的质量,不在乎你是不是永远所拥有最好的东西,而在于你是否能从你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中,得到最大的效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一贯遵循的。当我做到宠辱不惊的时候,往往就是我能心态冷静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应对问题的时候。好的坏的我都尽量去以平静的心情去面对,有时会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结果往往都是令人满意的。
希望您也尽量以这样的心情去面对问题。好好利用现在您所拥有的。超出自己控制之外的事,不要去想它,因为您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好好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尽量让每一天都有质量,其实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想起您当年在报社遭遇逆境的那些日子,家里多了很多自制的纸木大相框,虽然粗糙点,但不失情趣。一幅幅利用旧挂历风景画裱在相框上栩栩如生。您能够从那样极端压抑的环境中,寻找到精神上的乐趣,这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所以,我相信您现在也有同样的能力去找到生活中的乐趣。
未来的日子没有什么好担心,充分利用现在所拥有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锻炼。在现有的条件下,享受到有质量的生活,将来只会比现在好,不会比现在差。
抱歉儿子不是那种喜欢聊家常、恋家的人。所以对于您提出多交流情况的要求可能无法满足。但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您能体谅。
家里经济如有困难,我一定尽自己所能支援,就算砸锅卖铁也无所谓。相信以我现在的实力,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担负自己的生活绝对没有问题。我也不需要有什么积蓄,所以除必要生活费用外,剩余的收入都可以支援家里。
如果有必要将来回国发展,同时照顾家里也是选择之一。总之,既不要对前途丧失信心,也不可过于依赖外部支援。未雨绸缪,趁早规划最为实际。
祝家里好!
儿子
于奥克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