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睛开了一扇窗

(2012-11-25 14:07:00)
标签:

我相信

麻烦

墨盒

花朵

芦苇

分类: 留学移民

 

眼睛开了一扇窗

  2012年11月25日  来源:新西兰华文文化协会  作者:冯楚儿

  

 
眼睛开了一扇窗

 
眼睛开了一扇窗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相聚有时,分离有时,然而我总执着地相信,这广袤的时间与空间里,当真存在着永远不散的筵席。

                                                                          

                                                                          ——题记

 

 

    远渡重洋,来到新西兰这个被称为“最后一片净土”的国家,我用身心体会着这里的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种种感情和心态都在这里发生着细腻而微妙的变化。

 

    二十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纪,林徽音二十岁时立下了学建筑的志愿,因为她觉得建筑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

 

    我虽与建筑无缘,但却与她二十岁时的梦想不谋而合。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具有艺术般的美感,学业之余与海风亲近,应试之余能专注真正的爱好,而这些是国内的大学生活所不能给我的。来到这里,我不后悔。

 

    我常常说我现在所选择的专业只是工具,并非爱好,它一定能派上用场,但我却不奢望与它相伴到老。

 

    商科这个之前被我玩笑地称为“大俗”的学科,我还是未能“免俗”的与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较量,但是我很确定这场较量“不是它死,就是它死”。

 

    我想就把这并非兴趣的深入学习当作一种修炼吧。有朝一日若有机会学习我真正热爱的,比如那些看似在当今社会没有用武之地的书法,茶道,绘画,我自当更加珍惜。

 

    谈谈亲情吧。很多人都知道论语中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但其实完整的原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所着重的,一方面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父母健在时应不远游尽好赡养父母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在我决定“远游”时,我的目标也许没有那么明确,但那个少女时的我隐隐约约心里还是有颗小小的种子,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满足不了我,我不但要走,而且要阔步前行,我要看看更广大的世界。

 

    新西兰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中国相比堪称渺小的岛屿国家,为我的眼睛开了一扇窗。

 

    事物具有两面性,出国留学打开了我的眼界的同时,也在我和父母之间形成了时而有形时而无形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我认为这句话应该以问号结尾。

 

    从小我虽不是那调皮捣蛋上窜下跳的淘气包,却也免不了父母追在我身后为我料理各种大小事务,“出国”这个自我出生以来最突破最有创造力的大事件成为了我告别“父母拐棍”的催化剂。

 

    我认为这是好事,人与人也许因着因缘造化而产生种种联系,然而灵魂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我必定要独立行走,走得好便好,走得不好那也该是我余下人生所必须承担的后果。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妈妈,真的不必追我了,我走得太快了,你已不再年轻,奔跑式的追只怕也会伤了你自己。

 

    关于爱情,尽管我不想多谈,但笔下有情,恐怕我也难免多说两句。来新西兰两年多,经历了我的初恋。我狂喜过,大悲过,给予过,索取过,放手过,强求过,清醒过,迷失过。

 

    到今天,我想我失去了多少,就得到了多少,爱情的酸甜是新西兰最好的Sauvignon Blanc也无法诠释的酸甜。

 

    就像一首英文歌里唱的,爱是河流,淹没了轻柔的芦苇;爱是渴望,是永无止境的渴求;爱是匕首,留下血流成河的灵魂;爱是花朵,而你终将找到唯一的种子。

 

    我仍相信,爱是一个被称为家的房子里透出的温暖柔光。

 

    朋友是我的财富,而且是不会贬值的财富,真正的友情是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变质的。长年在异国他乡行走,尽管我是一个特别怕麻烦别人的人,但我还是得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里,有朋友,就有安全感。即便不是时时事事都与朋友交流,但有三五好友在,就觉得有依靠有肩膀。

 

    我特别感谢在我最沮丧最失望时陪伴我的好朋友们,套一句甄寰对一个小宫女说过的话,你们会因为你们今天的善举而得到好报的!玩笑了,人在做天在看,一切小的善举都与大的善行无异。

 

    有的人会苦恼与曾经国内的挚友疏于见面而会在感情上有了嫌隙,我认为完全不存在。正因为身处异地,远隔千山万水的一声问候难道不比天天见面的玩笑打闹来得更情真意切吗?而且,时间和距离的考验会为你筛选出真正的朋友。

 

    那些愿意等你,愿意倾听,愿意感恩,愿意包容的才是真的才是值得的。我问你:“我们那时吵架……”,话未说完你便打断我“我们从未吵架。”我们会心一笑,白驹过隙,飞短流长,一切任它发生,任它消亡。

 

    我庆幸离开了故土仍身有一物甚至两物与她相连。书与书法。

 

    我曾在留学的第一年间断了阅读,现在想来甚是后悔。关于读书这件事,我认为,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活着,就得读书,读纸质的书,尤其要读母语写成的书。

 

    新西兰我的小小书架上,每本书都像是一味药,本本对症下药。

 

    都说良药苦口,如此良药竞还不苦,你说人能不读书吗?关于书法,没有从基本功练起的我没有资格谈什么,但我以为能发起把笔墨纸砚带来这里的心已属不易。

 

    我的“虚拟老师”林糊糊曾定义书法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字来锻炼心性的功夫”,这也给爱偷懒的我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字写的好与不好且不论,至少我达到了锻炼心性的目的。

 

    我的乡愁啊便是那一方小小的墨盒,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天下很大,我用我的脚步丈量,天下很小,我用我的心去填满。这望穿秋水的留学生涯对我而言是一种寻找,我相信天下有不散的筵席,不散的亲情,不散的友情还有那不散的爱情,我更相信,我能一一遍寻并且满载而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