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哪儿最“地质安全”?

(2012-08-14 16:32:53)
标签:

北岛

新西兰

喷发

火山灰

火山口

分类: 新西兰印象

 

新西兰哪儿最“地质安全”?

  日期:2012-08-13  来源:新西兰联合报

 

 

 

  http://news.skykiwi.com/d/file/news/na/zh/2012-08-06/0bd88d4507e3f6a3067caa4d0ed16c75.jpg
    White Island火山

http://news.skykiwi.com/d/file/news/na/zh/2012-08-07/082daf1fd4cc0c658d62db8d7fa43aaa.jpg

     Mt Tongariro火山

 

 

    新西兰北岛似乎正跨过一个新的地质节点,8月10日媒体报道的消息显示,自1897年以来首次喷发的Mt Tongariro的Te Mari火山口,经科学家几天以来的实测——主要是测量火山口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含量——结果显示岩浆距离火山口的位置相当近,这意味着另一次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区别于威力较小的蒸汽喷发——是有可能的。

 

  GNS的科学家说,也可能是先喷发岩浆,接着再来几次蒸汽喷发。在周五的早晨,Mt Tongariro火山口上仍蒸汽弥漫。

 

  Mt Tongariro火山的喷发、以及最近同时喷发的北岛外海的White Island火山,在地质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这是因为Mt Tongariro是12年来首次喷发的大型火山,而周五早晨Bay of Plenty地区还发生了里氏4.7级地震,同属Bay of Plenty地区的White Island也是11年来首次喷发,科学家本周观测的结果也显示,White Island很可能间断性喷发并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是White Island的喷发特点,当然因为在外海,所以人们对White Island的关注更少一些。

 

  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居住在奥克兰,不用担心地震,只要担心火山就可以了。其实,火山和地震往往有连带性,所以才有“火山地震带”这种说法。

 

  1840年代的早期英国殖民者,曾经一度认为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适合殖民的地方,气候和土地条件都很优越。其后几千人的先驱欧裔移民进驻,然而到了1855年,惠灵顿的一次大地震给他们上了新西兰自然灾害的一课,他们开始意识到,脚下是片不安宁的土地。

 

  在基督城地震之前,1855年1月23日的惠灵顿大地震(M8.0)是新西兰迄今已知的最大地震,其次才是1931年2月3日霍克湾7.8级地震,那次地震共造成256人死亡,是新西兰历史上地震灾害最重的一次地震。但地震活动频繁的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汤加等相比,新西兰只属中等地震活跃水平。

 

  地震和海啸,似乎是新西兰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课题。但谁说极端天气、暴雨成灾、火山的威胁不会给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造成灾难呢?

 

    从地质上讲,新西兰什么地方最安全呢?

 

  可能很多人都会惊讶——汉密尔顿才是新西兰最安全的地方了,首先,这里远离海岸,因此没有海啸风险,另外,这里离主要的断裂带都较远。火山方面,如果Mt Ruapehu火山喷发,根据新西兰大多时间的风向,火山灰多半也会向东飘去(新西兰的西风带也不太会把北岛的火山灰吹过库克海峡到达南岛),比建在火山带上的奥克兰安全多了。

 

  即便汉密尔顿河暴涨,由于其河床较深,市区受到影响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不过如果你住在北岛,那受火山的威胁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奥克兰以及中部平原。如果Taranaki,Ruapehu,Tongariro或者Ngauruhoe这些火山中的一个大爆发,整个北岛中北部地区都会弥漫着火山灰,将会影响到废水处理厂,堵塞空调机,影响电力供应以及航空运输。

 

  火山灰没有毒,但是很扰人。最大的伤害可能是在屋顶清扫时摔下来——因为到时候,家家都得自扫火山灰呀!

 

  新西兰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灾害应对和教育体系,许多学龄儿童第一天学到的不是“长大了想当什么”,而是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学校里的紧急疏散地在哪等等。

 

    笔者以为,自然灾害没有“意外”,因为自然的演进不属于任何“意外”,只有你视而不见才是“意外”,不管是一场突入起来的大雨,或者13级的台风,所造成的人命和财产的损失,所谓的“意外”都来自于过高估计了自己,过低估计了对方。

 

    因为,自然的风险中无处不在,而当我们移民来到新西兰,逐渐适应了新的地理和水土特点,了解到各个层面的自然风险后,谁说这不是自然的馈赠,是为了让我们更美好地生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