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聚移民新政引發震盪

标签:
申請新西兰移民政策家庭移民局 |
分类: 留学移民 |
團聚移民新政引發震盪
来源: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作者:康妮
今年三月份,曾經有報導稱一份從政府內部傳出的文件顯示,新西蘭將大刀闊斧的改革本國的團聚移民政策。尤其是父母類別下的團聚移民,將大幅“向錢看”,移民政策向富有的家庭傾斜。消息公佈後在本地移民社區引發討論。
時隔兩個月,正當人們已經開始逐漸淡忘這件事情的時候,新西蘭移民局突然在本週四晚間發佈消息,正式公佈了新家庭團聚移民政策框架。
這回,狼真的來了。
團聚移民新政:富有申請者進入快車道
移民局宣佈,舊政策將於2012年5月15日關門。移民局15日之後不再接受父母類別的家庭團聚申請,直至7月新政策開始實施。在新的政策下,移民政策有幾個大的改變。
首先,移民政策將申請者分為兩類。第一類進入快車道,也就是說優先申請,第二類是慢車道,將進入漫長的等待過程。
第一類(T1)的申請人需滿足:
1,申請人需要提供至少每年27203紐幣(每人)或39890紐幣(每對夫婦)的生活保證金,或;
2,至少50萬紐幣的安家費,或;
3,做為擔保人的成年子女有至少65000紐幣的個人年收入,或90000紐幣的家庭年收入;
4,T1不需要滿足家庭重心要求。
第二類(T2)的申請人需滿足:
1,做為擔保人的成年子女有至少33675紐幣的年收入;
2,家庭中所有的其他子女生活在國外。
對於目前擔保人在新西蘭三年居住期的要求暫時沒有改變。
此外,不管是第一類還是第二類申請者,申請人都必須滿足:
1,良好的身體狀況及品行要求;
2,被證實的申請人與擔保人的親屬關係;
3,一定的英文能力:IELTS考試中的至少兩項達到4分,否則需要交納1735紐幣的培訓費;
4,沒有未成年子女。
家庭最後一個成員團聚政策被永久性取消。
“未成年子女”的定義是:
‧18歲以下的孩子被直接認為是未成年子女;
‧18-20歲的孩子,已經工作但只要仍然單身、沒有孩子就也會被認為是未成年子女;
‧21-24歲的孩子被證明完全被父母供養、沒有工作、單身及沒有孩子。同樣會被認為是未成年子女。
此外,在2012年5月15日前遞交的申請將會繼續沿用老的政策來審核。但由於7月份之後屬於T1的移民申請將會被優先審理,因此可能會影響到已有申請者的審批進度。
政策解讀:有人歡喜有人愁
綜合以上政策,我們可以看出,子女或擔保人屬於高收入階層,或申請者本人可為新西蘭帶來投資的,被歸入第一類別;子女或擔保人屬於低收入階層,同時申請者本人也不存在投資新西蘭可能的,則被歸入第二類別。
來自IEF國際教育基金的專業人士Robson Liang,對於移民新政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解讀。他說:“在新的政策下,來新西蘭的移民會有一個調整,有些人會失去申請的資格,也有些人會得到申請資格。
對於大家擔心的英語,以及要求申請者帶到新西蘭的50萬資金,他說,英語不達標,可以交費通過。對於大部分來自中國的移民家庭,50萬並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數字。
他說,新政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取消了家庭重心這個門檻,如果有好幾個兄弟姐妹都在中國,自己的收入還不錯的話,就可以把父母接來。
當然,任何政策都是有受惠者,也有受損者,對於收入不達標,或者還有未成年的子女,這樣的一道硬門檻,就成了一道天塹,無法逾越。從政策的制定也能看出政府放出的明確的信號,那就是:自食其力。
Robson說,目前移民局給出的信息基本上是一個新聞性的消息,許多細節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比如說,50萬的資金是投資?還是現金?怎樣帶過來等,這些政策性的細節都會在日後逐漸放出。
移民新政民眾褒貶不一
早在數月前,國家黨將這一政策放出後,就在本地社會以及華社引起不小反響。支持和反對的人士都有。支持者認為,這樣的政策調控可以減輕負擔,而反對者的理由則是,政策向富人傾斜。當時的一份網絡民調顯示,大約七成網民支持這一改革。
昨天當這個消息在新浪微博@新西蘭先驅報上發出以後,得到了許多網友熱烈響應。尤其是在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華人社區,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
支持的網民說:“我舉雙手贊成,我父母一直不能申請團聚的原因是我在國內還有兩個兄弟姐妹,現在雖然要求門檻不低,但是,我至少還有希望賺錢,把父母接來。這很公正。”
“我們已經到了賣資產、賣地的地步了,我們希望保住我們的財富,不希望我們的負擔太重。”
“我們需要能講英語的,受過良好教育的移民,給國家帶來技能、資金或價值觀。讓富人來,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任何國家都會這樣想。”
“我們的政策就決定了我們歡迎什麼樣的移民,難道我們想要那些永遠領取失業救濟的新移民嗎?!”
“說英語,找工作,養活自己的家庭。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嗎,為什麼會質疑呢?”
反對的網友說:“早知政策要變,但是沒想到的是變得這麼快。政客們,你們太惡俗了。”“都是錢鬧的!引用網絡名言,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就都不是問題,不能用錢解決的加錢同樣能解決!”
“把最後家庭成員的團聚機會都給剝奪了,這沒有道理呀。”
“紐西蘭需要的是有技術、有能力、工作努力、願意吃苦的新移民,而不僅僅是金錢。”
“新西蘭已經失去她最初的淳樸了。”
“如果因為我們的父輩語言不夠好,或者我們的收入不夠高標準,便影響申請團聚移民的機會,有可能會大大降低決定移民的積極性。”
據悉,不少符合申請條件的新移民這幾天在積極準備,希望在5月15日截止日之前遞交申請,趕上舊政策的“末班車”。
新政釋放信號:新移民們請自給自足
紐西蘭的移民類別主要分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和家庭團聚類三種,而家庭團聚類又分夫妻(伴侶)、父母、家庭成員(兄弟姐妹或成年子女)等幾個類別。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截止今年1月31日的12個期間,由於大量紐西蘭人奔赴澳洲,這一時期紐西蘭的移民人數增長數為負3134人。吸引更多的高素質移民加入,仍然是關係紐西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家庭團聚類移民的申請者則多為年紀較長的老人,除了來自英國、南非等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從其他國家來的家庭團聚類移民的老人們的語言能力相對較差,因為年紀大、本地工作經驗欠缺的關係,在紐西蘭找到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新政策的改變,放出了以一個明確的信號,希望新移民至少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而不是一來到這個國家就直奔工收局申請福利!但是怎樣在不給國家增加負擔的情況下,同時照顧到低收入的人群,這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前一篇:新西兰人前往澳大利亚谋发展
后一篇: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