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海归女

标签:
刘俐俐天津卫张绍刚羊城晚报非你莫属 |
分类: 留学移民 |
新西兰海归女
日期: 2012-03-09 来源:羊城晚报
新西兰海归女刘俐俐如今也成了节目策划人
在《非常了得》节目中亮相
刘俐俐表现张扬
刘俐俐表现张扬
乙方
距离“毒舌门”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事件的女主角——新西兰海归女刘俐俐已经找到新工作,她在风行网视频原创部担任策划。
我确实也挺欠的
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刘俐俐很讨厌别人称她为“海归”,她自认为骨子里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我确实在国外读了几年书,但我回国都八年了,我的家庭教育也很传统,根本不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节目视频,刘俐俐也被吓到了:“表情那么欠,我都不敢再看,我当时的表现确实太欠了,如果我当时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肯定想打自己几下!”
回忆起节目播出后的情景,刘俐俐还心有余悸。她说视频炒得最火的那段时间,她很害怕出门,恨不得天天窝在家里。在马路上遇到年长一些的人,她会下意识护住自己的脸、怕对方打她———在她的意识中,长辈们很讨厌这种“嚣张”的女孩子。
后悔自己太幼稚
最初,刘俐俐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了《非你莫属》这个节目,冲着对主持人张绍刚的信任,她报名参加了节目录制。现在想来,刘俐俐承认自己当初“很傻很天真”。
刘俐俐表示自己的幼稚还在于没认识到《非你莫属》是一个综艺节目。当与工作有关的问题被打断,一些人揪着不相干的私人问题不放时,她忍不住火大了。走出演播厅时,她以为自己的那段视频一定会被剪掉。没想到的是,这段素材非但没有被剪掉,反而经过重新剪辑,将矛盾冲突点集中放大。
刘俐俐表示,如果一开始知道自己会成为被消费、被娱乐的对象,她一定会乖乖站在台上,把笑容保持到底。
别再指责张绍刚
节目播出以后,主持人张绍刚承担了大部分舆论压力,不少人对他在主持节目时带有私人情绪、“拉拢”BOSS团“欺负”一个小女孩而感到愤慨。对此,刘俐俐的反应令人意外。她说:“一段十七分钟的视频,你看到的只是某些表现,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不能以偏概全。他的一些做法是欠妥,但我不会因此就觉得他是‘毒舌’。
不要这种知名度
随着“毒舌门”事件的再三发酵,刘俐俐成了网络红人,微博粉丝量一夜之间暴增,《非常了得》等国内多家综艺节目邀她录制节目,还有不少单位向她抛出橄榄枝,其中包括姚晨工作室和风行网等多家知名媒体单位。《非你莫属》节目组此前发布公告认为有人别有用心炒作,有网友认为这正是暗示刘俐俐在自我炒作。
张绍刚否认犀利为吸眼球 质疑刘俐俐诚信问题
【主持定位】
“既做好人也做坏人,这是我的职业属性”
《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职场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张绍刚是央视多个社会节目的当家主持。自“毒舌门”事件之后,《非你莫属》收视率节节飙升,成为同类节目之冠。
羊城晚报:你认为主持人在《非你莫属》这档节目中起什么作用?
张绍刚:搭建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
羊城晚报:你接手这档节目有收视率压力吗?
张绍刚:我做节目从来不考虑收视率的问题。有高收视率,我会高兴,因为节目传播出去,自然希望受众能多一些。但我没有考虑过收视率问题,节目收视率低的压力,一般由制片人和领导来承担。
羊城晚报:有人说,张绍刚在《非你莫属》中表现很“刻薄”,是吸引眼球的需要,这个说法成立吗?
张绍刚:不成立。“刻薄”?我更愿意换一个词,叫“直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我跟他刻薄不着;节目中的参赛者虽然也是陌生人,但我不能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来对待他,因为我要搭建一个平台,用最快的速度把他身上的特点挖出来。
羊城晚报:企业究竟在寻找什么样的求职者?
张绍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很重要。能力很强但毛病很多的人,和能力一般但没什么毛病的人一起去应聘,很多企业会用后者。原因是能力越大,破坏力就越大。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谁都不愿意说出来。事实上,我在某种程度上充当好人的角色,把求职者的优点挖出来;同时也承担坏人的角色,把求职者身上的毛病暴露出来。这是我的职业属性。
【争论焦点】
“刘俐俐在‘玩’,我都不知该怎么聊了”
在那期节目中,刘俐俐登场时自称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并在言谈中夹杂英文。她与主持人张绍刚之间的矛盾自此开始。刘俐俐与主持人、评委们多次出现短兵相接的情景,张绍刚说:“为什么我在与你沟通时浑身一阵一阵的发冷……”坐在嘉宾席上的各大企业高管也加入了混战。
羊城晚报:你跟求职者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
张绍刚:就在台上,我们之前不做任何沟通。不沟通,不交流,不聊天。我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跟观众一样,都是他们上台那一刻。
羊城晚报:刘俐俐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张绍刚:抛开这件事来讲,我觉得就三个字———“没礼貌”。我觉得这个特别要命。一个老板问她家庭情况时,她回答“父母健在”;我就觉得她没礼貌。现在的社会是多元的,表达方式可以多元,但多元并不代表混乱。在多元的背景下,我们要告诉大家最传统、最主流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说这话一点都不装吧?
羊城晚报:据说,刘俐俐在台上有一个“细节”激怒了你,这个“细节”没有展示在节目中。能说说究竟是什么细节吗?
张绍刚:其实是录制之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她没礼貌,没礼貌到极点,还涉及到诚信问题。这个问题我不想再纠结了。她前不久在《东方直播室》里说,“我凭什么要诚信?谁说我上电视节目一定要诚信?”她都这么说了,我觉得这就没得聊了。
羊城晚报:刘俐俐当时说业余爱好是写“英雄双行体”,这个词许多观众都没有听说过,你觉得她这样说是什么心态?
张绍刚:她是在“玩”。莎士比亚没怎么写过“英雄双行体”。“英雄双行体”是特别简单的文体,在国外小学生就会学,有点像五言绝句。《莎士比亚全集》当中也不会收录“英雄双行体”,后来提莎士比亚时,为什么都提“十四行诗”?因为“十四行诗”的写作难度特别大。莎士比亚开创了“十四行诗”的流行体,很少有文人能写得有音乐的美感。他还写过“乔叟体”,难度更大,代表作是《爱丽丝遭侮辱记》。
羊城晚报:在节目里,我们看到你当时表情一愣……
张绍刚:我希望求职者上场的状态像在聊天,彼此没有心机。她这么一弄,我都不知该怎么聊了。不管你信不信,如果我把关于“英雄双行体”、“十四行诗”和“乔叟体”的内容在节目里都说一遍,肯定会有很多人觉得我在炫耀。
【面对非议】
“引领公众特别难,迎合公众特别简单”
张绍刚一向以冷面笑匠著称,主持风格犀利敢言,“毒舌门”事件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开,李开复、姚晨、洪晃等“微博红人”一边倒地力挺刘俐俐。
羊城晚报:你关注过刘俐俐这期节目引来的相关批评吗?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
张绍刚:我根本没有看别人的评论。即便看了,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回应这件事,因为不需要回应。比如上课,学生认为你课讲得差,我不需要去回应,但我要仔细想“我真的差吗”?有了自己的判断,再决定是不是要改。在得知这件事后,我重新看了一遍视频。
羊城晚报:你得出什么结论?
张绍刚:如果相同情况重新出现一次,结果一样。
羊城晚报:许多微博名人一边倒地支持刘俐俐,这件事有对你造成心理压力吗?
张绍刚:第一,他们支持的事实在是太多了……(笑);第二,我的内心挺强大的。内心强大是因为我有独立判断能力,不需要听别人说什么,来决定我是什么。有人给我念了李开复的微博,他说:“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如何去做求职节目的面试官?”我的回应很简单———如果我要抓小偷,难道我要先当小偷?
羊城晚报:你觉得那些支持刘俐俐的微博名人心态是怎样的?
张绍刚:我不好分析,也不猜测。我只想说一句———引领公众特别难,但迎合公众特简单!迎合之后的结果是被人喜爱。其实,谁都喜欢被簇拥的感觉,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比较有洁癖。
【回应道歉】
“不会关注她发展,但会将它当做案例”
张绍刚小时候在内蒙古的厂矿里生活,自言从小做事谨言慎行,不敢出格,更说自己的价值观很传统。刘俐俐近期频频在电视上向张绍刚表示歉意,但张绍刚的反应耐人寻味。
羊城晚报:刘俐俐在媒体上向你表达歉意,你会接受吗?
张绍刚:不。第一,我没听见;第二,我接受与否,一点都不重要。还是别“作”吧!说实话,看《东方直播室》那期节目,我是蛮替她担心的。
羊城晚报:你做节目有什么原则吗?
张绍刚:我反复跟我们的团队说:“不干脏活。”就是不能挖别人的隐私,不挖别人痛苦的事。我做节目很传统,可能跟我的成长背景有关。我在工厂里长大,厂矿子弟不能干出格的事。
羊城晚报:你以后会关注刘俐俐的一举一动吗?
张绍刚:对于我来说,她是个陌生人———不是我爱的人,也不是我关心的人,所以我不会关注她的行踪和发展。但我在中国传媒大学里教传播学时,会把这件事当做案例来讲。
前一篇:新西兰到美国留学的分享
后一篇:新西兰式教育的范例